【摘 要】平面設計作為藝術設計專業重要的專業課,是每個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必須接受的教育,如何提升平面設計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增加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課程的質量是藝術設計專業教育工作者必須要考慮且應當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信息時代 藝術設計 平面設計教學

信息時代下,對于爆炸似的信息人們擁有更多的感官體驗和審美經驗,而講究創新和美觀的平面設計在當前的信息時代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探索藝術設計專業平面設計教學成為高校迫在眉睫的探索課題,只有深入了解信息時代的特點和平面設計面臨的挑戰,認真思索平面設計教學的改革創新之路,才能促進藝術設計的發展,使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平臺。

當前我國藝術設計專業平面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課程的設置缺乏合理性

平面設計作為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主修課,是一門具有交叉性的邊緣學科。平面設計屬于視覺傳達設計的范疇,通過視覺作為溝通的渠道和橋梁。視覺信息就是平面設計的生命力,點線面三大構成、圖形設計以及裝飾繪畫是傳統平面設計主要的專業課程,多數以印刷等工藝形式來實現設計師的設計理念[1]。當前我國平面設計專業仍舊將素描、色彩等基礎課程作為平面設計的重點而不斷強調并強化學生對其的學習。這些基礎課程固然重要,但對于藝術設計早有志向的學生來說基本繪畫功底早已具備,一味強調基本功反而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而設計的根本在于創新,平面設計應當認準自己的學科重點,明確設計中創新思維和設計理念的重要性,除了對平面設計學生的基本功底進行訓練之外,設計理念與創新性的培養應當是平面設計課程的重點。

2.缺乏人文教育的熏陶

藝術設計不同于其他專業的特殊之處在于其創新性的要求,靈感是平面設計的靈魂和基礎。靈感的培養尤其講究環境的重要性,設計靈感不是書本中的理論知識,它講究學生多角度的思維方式和多方面的知識儲備,由此可見人文教育對培養平面設計專業學生的重要性[2]。目前我國的平面設計專業教學培養往往忽略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較少設置人文學科等課程,限制了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看待世界和事物的角度和方式,這些文化和人文學科知識的缺乏也很難為學生靈感的創生提供豐富的滋養環境。

3.缺乏先進的設計理念進行指導

設計理念是平面設計專業學生在進行設計學習和實踐過程中重要的參考體系,缺乏理論的實踐為成功增加了不少阻力。平面設計講究創新,但忽略大環境的創新往往無法更好地獲得時代的接受和認可。因此,不斷更新的設計理念對于平面設計專業學生猶如靈感養料般重要,當前我國藝術設計專業對于先進設計理念的引入尤為不足,只有改善這一情形才能快速有效地促進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提高。

4.僵化的教學制度不利于學生的創新發展和人才輸出

平面設計是一門應用實際的課程,其教學結果是培養學生擁有設計產品并擁有結果,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經驗的要求建構在實踐的基礎之上,但目前我國藝術設計專業平面設計教學中往往缺乏實踐機會的設置,不利于學生積攢平面設計經驗,缺少了對學生平面設計實踐能力的訓練和強化。當前我國藝術設計專業平面設計課程更偏重于理論教學的設置,較少有機會為學生提供實踐能力的平臺,不利于高校的人才輸出。企業對于平面設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要求與平面設計教學制度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不利于企業與高校之間的人才對接。

信息時代對藝術設計專業平面設計教學的新要求

1.新媒體的普及拓寬了平面設計的市場

信息時代催生了新媒體的出現,新媒體的環境導致資訊在傳播和處理上的速度進一步加大。平面設計旨在對視覺信息的傳播,如果說過去的平面設計仰仗于紙質等印刷媒體的傳播渠道,那么如今的平面設計就是不再拘泥于印刷形式的傳統流通渠道,新媒體很好地拓寬了平面設計的市場。網頁平面設計、軟件平面設計、產品包裝、數字廣告牌等都是平面設計新的發展領域。

2.信息時代增添了平面設計教學的方式

(1)新型教學形式——微課

微課強調集中于某個知識點的簡短教授,教師通過精心的設計和編排就某個知識點開展精煉的知識講解,并且較多運用流媒體的形式。教師更多站在學生的立場進行思考,考慮學生在接受新知識點時可能產生的困惑和學習難點,從而更加促進學生對于新知識點的理解和吸收,提高課堂的效率。例如,教師對于設計風格和流派進行講授時,可以充分利用微課的形式收集和整合某個流派的設計理念和設計作品,促進學生對其內在聯系的探索和學習。

(2)新型教學形式——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也是教學方法的又一次改革和創新,學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對于理論知識等內容學生通過在課前進行資料的查閱,學生通過對互聯網的充分利用以文字、視頻等多種形式對知識進行學習。在課堂上學生變為教學內容的主體,教師變為協助者和引領者幫助學生對課前學習后尚不理解或仍有興趣的內容進行再探索,從而使學生的思索和理解更為深刻,這對于設計專業的學生更是尤為重要。平面設計講究創新,而創新必然是思索的結果。因此,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開放式教學風格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和獨立思考等能力的發展。

信息時代下藝術設計專業平面設計教學的改革之路

1.明確設置平面設計的教學目標

平面設計教學是幫助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找尋視覺信息傳達的方法,訓練學生進行創新思維和設計的素質和能力,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以使學生將頭腦中聚集而來的靈感轉化為實際的平面設計作品。社會中企業看重的是學生平面設計的實踐經驗,欣賞學生的創意靈感和實際成果,教師應把握企業的關注重點進行教學目標的設置,而不再如傳統教學方法那樣一味強調基本繪畫功底的訓練,徒然浪費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寶貴的學習時光,加大了學生能力與平面設計實際工作之間的差距。教師應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放在教學的重要位置,強化學生實際設計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水平才能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助力。

2.增添多種人文課程,為學生的創新提供土壤

人文教育為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設計創意的產生提供了滋養的土壤,幫助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時有了多種選擇的渠道。例如,美學的重要性更是遑論多言,美學對于設計學生應當是基本素質的培養,只有擁有了基本的審美能力,了解藝術領域的發展概況從而擁有基本的美學意識和素質才能幫助學生在設計之路上走得長遠。再比如經濟學,看起來似乎與藝術設計專業毫不相關,但考慮到平面設計的實際用途,平面設計的大部分實際工作都是出于商業環境下的應用,而在一個經濟不斷發展的社會經濟和商業因素應當是平面設計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

3.平面設計教學中靈活運用新媒介

新媒介的應用是信息時代對于大多數課程的新要求,平面設計講究設計師與用戶之間視覺信息的溝通與傳達,尤其講究信息時代信息傳播的多種形式,因此,新媒介的參與似乎成為平面設計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新型教學形式——微課和翻轉課堂都是提高平面設計教學質量的有利之選。試想零交流討論的課堂如何促進平面設計專業學生創意創新精神的培養,教師只有應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才能促進學生對課堂深入的興趣和自身主動性的增加,多形式本身也在培養學生多樣思考和學習的精神。微課的形式將課堂的精華濃縮,擺脫了傳統課堂教授的限制,學生對于精簡和含金量高的知識更加容易吸收。翻轉課堂是培養學生獨自思考和學習的最佳方式,只有通過獨立而深刻的學習才能增加學生的理解和獲得感,從而提高平面教育課堂的質量。

4.實踐教學促進平面設計專業與社會的人才對接

平面設計教學歸根結底是培養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實際設計的能力和素質,是要回歸到實際應用中的,不足的實踐學習和積累只會造成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在走向未來崗位時所面臨的諸多不適應和困難。因此,實踐教學對于平面設計教學刻不容緩。高校應當積極支持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構架起高校和企業之間溝通的渠道,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實際平面設計的工作中去,增加學生的實戰經驗以確保學生在未來工作中具有競爭優勢和更高的發展空間,這樣的人才對接模式對學生、高校和企業都是多方有利的舉措。

參考文獻:

[1]叢昌楠:《平面設計教育現狀與展望》,《藝術與設計》2010年第12期。

[2]都奇:《新形勢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