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能力培養策略
作者:李小雨 陜西省楊凌示范區楊陵小學
發布時間:2018-09-03 09:48:4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作文能力是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體現,培養小學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多年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少學生怕寫作文,寫不好作文,我結合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閱讀是基礎,夯實作文之基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學生從閱讀中汲取營養,有利于學生從讀中學習寫作技巧,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這是作文教學的基本途徑。
1. 閱讀積累,提高語文素養。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寫作源于積累,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妙筆生花。在教學中,必須加強朗讀訓練。要求學生正確朗讀,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適當增加背誦量。同時推薦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通過讀背使學生把課本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儲備起來,提筆作文就如涓涓流水。
2. 課中指導,學習作文方法。平時教學中有意識地把作文指導滲透到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寫作方法,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3.寫讀書筆記,養成勤于積累的好習慣。寫讀書筆記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引導學生在閱讀時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摘錄好詞好句、精彩片段,并反復吟誦。經過長期積累,語言就會豐富,寫作時大量生動的語句就會涌向筆端。
二、興趣為先導,激發作文之趣
興趣是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充分調動學生的作文積極性,是小學作文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作文教學的重要向導。
1. 以“趣”誘趣,寫學生熟悉的內容。緊緊圍繞生活,以他們熟悉的事物為作文內容,從熟悉到喜歡,再到有感而發,有利于學生情感的表達。
2. 個性激趣,作文活動形式多樣。小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形式多樣的習作活動能調動學生的習作興趣。如開展作文競賽活動;讓學生朗讀自己的優秀習作;或者在閱讀課上,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在課外閱讀中看到的好文章。還可以用導語激趣,或者創設情境來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形式多樣的習作活動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三、練寫是關鍵,強化作文之能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教學中多練是關鍵,“練”是幫助學生打開作文之門的“金鑰匙”。
1.仿中求新,打開習作之門。聯系課文和相關閱讀范文,寫作中可以適當引用或者仿寫,在指導仿寫的同時注重創新,寫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習作。
2. 貼近生活,積累豐富多彩的生活素材。生活是寫作之源,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觀察生活。訓練時,鼓勵學生從細節著手,善于捕捉和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想,通過堅持練寫,不斷提高寫作能力。
3.說真話寫真事,抒發真情實感。在指導學生習作時,要求學生養成說真話寫真事的好習慣。引導學生從小樹立文品如人品的正確導向,引導學生作文時求真務實,把一個個平常題目延伸到生活的每個角落。創設自由表達的空間,讓學生在交流中細細品味,體驗真情實感。對于寫“真”的作文,給予肯定表揚,以弘揚社會正能量。
4. 拓展思維,幫助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寫作教學中,要教育學生敢想,并鼓勵學生多想,讓他們多寫想象作文,最大限度發揮小學生愛幻想的天性。鼓勵學生拓展生活素材,引導學生和動物交朋友,讓學生多練寫,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并且將“練”的方式多樣化,使學生們在“練”中提高作文能力。
四、評改鞏固,提升作文技能
講評、修改是作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要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對作文的講評、修改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教師要認真批改學生作文,通過批改,教師可以了解學生作文的實際水平,便于總結作文教學的經驗教訓,及時改進教學,也可以搜集素材,為作文講評做好準備。使學生了解自己作文的優點和缺點,并從中受到啟發。重視講評過程,不斷提高作文講評的質量。講評結束,嚴格要求學生根據評議認真修訂完善作文,讓習作更精彩。
小學生作文能力是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反映,教師要正視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求解決策略,培養閱讀興趣,積淀素材和語言,在練寫中提升和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借助想象的翅膀,豐滿寫作對象,最后達到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