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知秋,管中窺豹——從細節入手,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作者:毛加林 陜西省鎮安縣米糧鎮米糧小學
發布時間:2018-09-03 09:44:1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細節決定成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也是如此,一堂精彩、高效的語文課同樣取決于對細節的把握和落實。關注細節,推敲細節,欣賞細節,從細節入手,成功處理好課堂細節,常常能使一堂語文課魅力無窮。
一、一葉知秋——于細微處發現細節
當一片黃葉飄落,你不必去踏遍森林,就知道秋天來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同樣需要“一葉知秋”的發現和感悟能力,也就是于細微處發現細節的能力。細節猶如竹筍,一層又一層,包藏著“鮮活”的知識,引導學生一層層剝下去,就會讓語文課堂異彩紛呈。
《飲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把不同氣候下的西湖以生動傳神的筆墨呈現在短短二十八個字當中,豐姿綽約,美如西子。在教學這首美麗的古詩時,我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們播放了一段西湖晴天時的美景,學生們很是喜歡,在欣賞西湖美景中不時嘖嘖稱羨,都覺得晴朗天氣下的西湖太美了!看完視頻,再讓學生們讀詩,總覺得學生讀得還不夠美,沒有把剛才在觀看視頻中的體會和感覺讀出來。發現這個細節之后,我改變了原來的教學設想,抓住了這個細節:“一定有很多同學到過西湖,在‘水光瀲滟’的湖面上,你有什么新發現呢?”同學們的思維被調動起來,“有白天鵝”“有游船”“有水草”“有樹和橋的倒影”……視頻中的美景通過一個小細節與生活體驗實現了相通,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這首古詩的距離,再讀,感覺和韻味一下子就出來了。
有些課堂教學細節不是預設的,而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去發現,隨機應變,把一些有價值的細節巧妙處理,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二、管中窺豹——于關鍵處把握細節
在課堂教學中,細節無處不在,教學過程其實就是通過一個個細節來完成的,細節是實現高效語文課堂的重要因子。這就需要教師敏銳地捕捉細節,不斷提升把握細節的能力,在教與學、師與生、生與生、課內與課外等環節,時時用心,處處留意,細節就會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一夜的工作》是一篇文風樸實的文章,從文本的表面上來看,作者運用了第三視角,作為一個局外人,在描述自己看到的一切,文字非常平靜。在這樣一個平靜的水面之下,不去細細品味,你就不會發現,平靜之下內在的情感和波瀾。其中,有兩個細節,很值得我們推敲和把握,一個是總理的辦公設施,“那是一間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室內陳設極其簡單,一張不大的寫字臺,兩把小轉椅,一盞臺燈,如此而已”。另一個是總理的工作態度,“他一句一句地審閱,看完一句就用筆在那一句后面畫上一個小圓圈。他不是瀏覽一遍就算了,而是一邊看一邊思索,有時停筆想一想,有時問我一兩句”。然后讓學生們反復地讀,慢慢體會總理“一句句地審閱”,作者在這里反復用了幾個“一句”,把總理嚴謹的工作態度展現了出來。從這兩個小細節當中,一個勤儉樸實、一絲不茍、殫精竭慮的總理形象就出現在我們面前。
解讀文本,從細節入手,更便于把握整個文章。由小到大,見微知著,只有緊緊把握住閃光的細節,才能讓一堂語文課細膩而生動,亮點紛呈。
三、庖丁解?!谝μ幗馄始毠?/strong>
教學細節具有臨場性、隨機性和偶發性等特征,有創意而精彩的教學細節往往是在不經意間出現的,敏銳觀察,及時把握,于要害處進行挖掘和解剖,才能彰顯其價值。對教學細節的恰當處理,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撥云見日的效果,讓語文課堂更生動更高效。
比如:在教學《一株紫丁香》時,有一位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怎么也找不到感覺?!耙股盍耍切抢У谜Q?,老師休息吧,讓花香飄進您的夢里,那夢啊,準是又香又甜?!边@樣一段非常動情的句子,他卻讀得很響亮、很生硬,顯然這個學生沒能真正地進入文本,沒能領會其中的情感。對于一堂語文課而言,不與文本產生隔膜和誤讀是最要害的地方,假如不能及時把握和解決,就會導致一堂語文課的失敗。于是,我就緊緊抓住這段話的情感表現,進行深入細致的解剖?!耙股盍?。夜深了是一種什么情境呢?”“星星都困得睜不開眼睛了,老師卻還在工作,老師累不累呢?” “你忍心大聲說話嗎?會不會打擾到老師呢?” “花香可以飄進夢里嗎?”“假如是你,你會怎么做?”通過一番抽絲剝繭般的深入解讀,學生們更真切地體會到了作者的用意和文章的情感,對文本理解得更透徹了。
一堂語文課中的細節有很多,只有用教師的智慧精準把握,合理處理,深入挖掘和解剖,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效率。
語文教學同樣需要在細微處見功夫。用心關注細節,精心把握細節,巧妙處理細節,就會在對細節的不斷打磨中,構建起高效的語文課堂,讓小學語文同樣充滿詩意和靈動,煥發其應有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