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體育課分層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作者:賀利梅 陜西省神木市第四中學
發布時間:2018-09-03 16:31:0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一、我校體育課分層教學的現狀
1.分層教學法使用的頻率與成效。
在對我校三個年級進行體育課分層教學時,高三年級的教學效果較好一些。我校幾位體育教師在給高三學生上課時較為輕松,相反給高一和高二學生上課時就稍有難度。我們抽樣調查了高三5個班、高一5個班、高二5個班,其中有90%的學生喜歡這樣上課,他們認為對自己的體育課學習幫助很大。
2.分組教學和分層教學的概念混淆。
以學生的心理作為出發點是分組教學的基本教學理念,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可以將學生分為男女混合組、差異組等。學生在組內開展廣泛的交流和合作,從而不斷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識,保證學習任務和目標的順利完成。與分組教學不同,分層教學要求教師要全方位、多層次地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素養,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和水平。分組教學和分層教學是不同的兩個概念,教師要對這兩個概念有清晰、準確的把握,避免誤用。
3.實踐中教師按特長進行分層的誤區。
人的體能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差異,人的體能的形成離不開日常的鍛煉和自身的生理成長。此外,學生還存在著認識和思維方面的差異,有的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和領悟能力較強,消化知識的時間短;有的學生卻不能很快地理解教師所講的知識,還需要教師反復強調和講解,這就是學生思維層次方面的差異。同樣,學生的體育基礎也存在著差異,平時的鍛煉和生理成長決定了體育基礎的差異,有的學生體育基礎較強,能很快接受知識,但有的學生就難以從事激烈的體育活動。調查數據顯示,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有個別體育教師忽視了學生的體育基礎差異,單純以特長、興趣作為分組的出發點,完全不顧忌學生的體育基礎差異,就是在忽略學生的主體性。
二、關于高中體育分層教學的建議
1.立足實際,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
因材施教,就是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制定具體的標準。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體育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時,要堅持實事求是,以學生實際的身體素質情況和學習情況為根本出發點,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成效。例如:在100米跑中,男女生由于身體素質方面的差異,所以要求和標準也是不一樣的,男生是15秒06,女生是17秒08。有些學生的體質相對較差,可以將他們的成績放寬為20秒,逐步提高其體育成績;而有些學生在短跑方面有著突出的優勢,所以教師可以適當縮短時間,對他們進行嚴格要求,不斷提高其體育成績。
2.擇優錄取,實現分層的優化配置。
教師需要在固定的體育訓練項目中擇優選擇學生,但有學生的優勢兼容在多個項目中,這時體育教師和教練就要創新人才選拔方法,挖掘出學生的潛質,選擇1~2個運動項目作為學生的主攻對象,從而實現學生體育素養和身體素質的培養,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3.梯次進步,凸顯分層教學的優越性。
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仰臥起坐、俯臥撐、100米跑以及60米往返跑等項目是學生必須完成并達標的項目。體育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和模式,把握好課堂40分鐘的訓練時間,夯實學生的體育基礎,幫助學生合理分配時間,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幫助后進生達標,順利完成高中體育教學目標。
4.定向哺育,體現分層教學的針對性。
要實現定向培養體育人才的目標,體育教師就要注重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堅持分層教學。部分優等生在高一就已經與一般學生有了差距,到了高二培養群體就已經大致確定了,等學生進入高三階段后,體育教師就可以征詢學生和家長的意見,對于有意報考體育高校的學生,體育教師就可以基本確定定向培養的目標和群體了。
分層教學推動了高中體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體育教師要不斷解放思想、創新體育教學方法和策略,切實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質量,多培養高素質的體育人才。就高中體育分層教學的發展而言:首先,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體育教學機制的不斷完善、體育教師和廣大關心體育事業的同仁們的共同努力,高中體育分層教學法將不斷趨于完善,高中體育教學必將大踏步前進;其次,隨著時代的發展,高中體育教學理念將不斷得以更新,體育教師要加強交流與合作,廣泛借鑒和吸收先進的體育教學理念,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最后,國家越來越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在這一形勢的影響下,高中體育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要不斷豐富,以使高中體育教學保持持久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