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縣教體局“個性”產業扶貧助力貧困村拔窮根
發布時間:2018-09-03 16:55:1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春風溫煦,大地回春。白河縣茅坪鎮響應村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門前人頭攢動。村支書劉伯新介紹:今天我們村的蔬菜合作社正式成立了,這是我們村實施的產業興建計劃,推進產業扶貧的第一步。
據了解,茅坪鎮響應村屬深度貧困村,目前尚有貧困戶325戶985人,該村高山深溝分布廣,交通不便,自然環境差,這是窮根難拔,干部扶貧難度大、成本高的原因所在。作為該村精準扶貧定點幫扶單位的白河縣教體局,根據“長短結合、因地制宜”的發展思路,積極引導群眾發展特色產業,以“農戶+合作社+學校”的農產品產銷模式組建起了村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六個一百”助力特色產業發展。合作社依托該村山多林密的自然優勢,優先發展“短、平、快”經濟作物項目,支持引導貧困戶發展油葵100畝、紅薯100畝、時令蔬菜100畝、果園100畝、甘蔗100畝、魔芋100畝。同時發展土雞、山羊、黃牛、生豬等畜牧養殖業,拓寬增收脫貧渠道。
——產銷鏈條促農產品產銷一體化。積極探索建立解決農產品“賣難”的長效機制,構建農產品市場網絡,打造產銷鏈條:落實與紅薯粉條廠、食用油加工廠等企業簽訂的合作協議,引導村上紅薯、油葵等產品進入零售商采購體系。充分發揮教體系統自身資源,積極解決蔬菜銷售難題,合作社上門收購后運往周邊學校和市場。來自該村10組的村民孟見平感嘆“賣菜再也不用跑遠路了”。
——多措施保障鏈條健康運行。積極協調工商、食藥監和農業等部門對合作社出產的農產品及其采供學校農產品質量進行督導檢查。凡是以次充好、出現人為質量安全問題的,一律清退出學校采購范圍。同時,通過以獎代補、協調扶貧項目資金等措施,激勵合作社增強產能。
據了解,目前該合作社參與農戶124戶,貧困農戶76戶,中小學校全部與合作社達成采購意向,半年內農民們就能實實在在地收到土地的回饋。該村第一書記張紀國表示,組建專業合作社,旨在進一步規范農村生產經濟組織,讓大家互助互利。下一步,還將創辦一批制度健全、帶動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進一步幫助貧困戶把產品變為商品,讓這些生態綠色產品“走出去”,為群眾增收,為促進響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聶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