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下的那一縷清風
作者:聶 蕾
發布時間:2018-08-29 10:03:5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西安市灞橋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沐春教師閱讀共同體創辦人趙清風,獲“中國教育報2017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稱號。
心靈的年輕要靠閱讀來維持
2017年暑期,趙清風作為報告嘉賓參加了在山東曹縣舉辦的第四屆“勇氣更新”活動,會場上有一位三十多歲但因為壓力過大而面容憔悴的女老師在互動環節提問道:“趙老師,我看咱們倆年齡相當,但您卻如此光彩靚麗,您有什么保持青春的秘訣嗎?”問題一出,現場一片安靜而且略帶點尷尬,因為認識趙老師的人都知道她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
“當一個人不能相信任何時候都有無限的可能性發生的時候,就有點老了;當一個人失去了對世界對大自然對人生的熱度,就有點老了;當一個人不再幻想未來,失去信賴,處處懷疑,真的就有點老了。心靈的年輕,這是人人渴盼的結果,同時也是修為和經歷的反饋?!壁w清風堅信,心靈的年輕要靠閱讀來保持!
趙清風從小擅長的不是藝術,不是計算,不是家政理財,而是閱讀。在書的世界里她感受到了安全、美好、靜謐,更有小小生命被填滿的充實感。幾十年來,手不釋卷成了她最常態的生活情形。
喜歡閱讀的她夢想當一名老師,因為這樣就可以每天跟書打交道了。有工作了,但沒有當成老師,費盡周折總算當上了老師,那個歡喜的程度,很難形容。因為喜歡閱讀,有豐厚的知識積累,所以很多時候她的課堂就像瀑布,感受得到思想、知識的氣勢之美,瀑布落差激起的水花在教室蕩漾,師生心醉的場景令人終身難忘。但有時,教室里就像沉寂的空曠之地,學生因為恐懼,集體沉默;她只能躲在教科書背后,羞愧得無地自容。
趙清風知道自己算是喜歡教書的,且迷戀班級生活,但教著教著,就迷茫了。走進課堂,她開始忐忑不安,盡管備課認真,冥思苦想,制定各種教學方案,可是學生們不見得買賬。這迫使她開始反思: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
“教學經驗增長使我有了更多控制欲,榮譽疊加滋生了目空一切的資本,深度閱讀的缺失,不可能上出有多少吸引力的課,更別妄言帶領學生走向遠方。”“沒有很好的自身認同,也沒有可能在課堂找到完整的自我——也就是說:我的課堂早已成了碎片化的存在,可我自己并不明白這些。所謂的對學生負責,不過是對自身和學生的‘綁架’,所謂的敬業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自設牢籠?!苯K于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
2007年,當她成為了灞橋教師進修學校的一名高中語文教研員后,教育閱讀也就由此開始了。從單一的文學類閱讀到美學和哲學,教育類的經典著述也成為了她的寶貝。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育人三部曲》《做人的故事》反復讀過,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等系列瀏覽過,葉圣陶關于語文教學方面的書也深有感悟,王榮生《聽王榮生教授評課》、錢理群《語文教育門外談》里面也有喜歡的文字和思想,尤其是劉鐵芳《守望教育》《鄉土的逃離與回歸:鄉村教育的人文重建》《給教育一點形上的關懷——劉鐵芳教育講演錄》《教育生活的永恒期待》真正打開了教育視野,張文質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更令人重新思考教育,李政濤《教育常識》《重建教師的精神宇宙》帶來靈魂共鳴……”
閱讀打開了趙清風的視野,她開始不斷地走出自己小小的世界,到更廣闊的天地里汲取教育的智慧和經驗。2013年,在上海的一次活動中,她結識了上海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博士后王麗琴老師及北京師范大學的吳國珍老師,并由此開始邂逅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
“本書建立在一個最普通的信念之上:優秀教學不能被降格為技術,優秀教學源自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我完善?!壁w清風覺得這句話一下子就說到了她的心坎里?!斑@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體驗過快樂和痛苦的時日,而且其痛苦時日承受的煎熬僅僅源自其所愛。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不愿把自己的心腸變硬,因為他們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苯K于有一天,她徹底接納了自我,從此生命拔節生長。
閱讀使她安靜了很多,走進課堂,靜悄悄地觀察老師,聆聽師生的心聲,去探索一個個老師的心靈。
有一次,趙清風到某鄉村中學聽一節高三課,具體上的是什么內容早已沒了印象,只記得那女老師聲音微弱,神情萎靡。下課后那位老師說,壓力太大,耳朵聽不見了。趙清風深深慨嘆——才30來歲,怎么會成了這樣?然后將《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推薦給了那位女教師,并且一起研討了書中的某些段落。再后來那位老師的課堂變了,學生大膽演講、爭論,她就像點燈者,班上的學生普遍愛好閱讀了,常常是師生互相借閱自己的藏書,分享閱讀的心得。她的讀書筆記《教學勇氣和我》發表到了《中國教師報》上,集會活動中總是第一個發言。她整個人精神了很多,成為越看越有味道的那種女性了。“如果我能使一顆心免于哀傷,我就沒有虛度這一生。”狄金森的句子,趙清風常常用來自勉。
那天采訪歸來,我目睹了白鹿原下的美麗夕陽,不濃烈,不耀眼,卻給人一種很溫暖、寧靜的感覺,吸引著你去靠近、探究,就像趙清風周身由心靈中散發出來的那股書香的氤氳之氣一般。
白鹿原下吹起一股閱讀的清風
有一次,趙清風的牙齦上突然長了兩個很大、很疼的膿包。她決定不去看醫生,而是認真鉆研了老子的《道德經》。結果一個星期過后,那兩個膿包竟然奇跡般的消失了,就好像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我就跟認識的人講,這就是閱讀的力量??!大家都笑我太唯心主義了,可是我仔細回想了這個過程,覺得還是閱讀起了重要的作用。因為在研讀《道德經》的時候,我把自己放空了,心靈寧靜,心態平和了,病就自然而然地好了?!彼?, 趙清風一直相信閱讀的力量,并希望把這種閱讀的力量之美傳遞給更多的教師。
成為教研員之后,趙清風有機會走進更多的學校,走近更多的教師,走進更多的課堂,也有更多的機會觀察和探索教師的心靈,“我們這個區整體的教育水平和西安的幾個核心區相比還是有差距的,學生成績比較低,升學率不高。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教師也陷入了一種精神困頓中,缺少職業幸福感和成就感。怎么從內心深處激發教師的職業熱情,讓教師真正喜歡課堂,喜歡教學,在教學中發現自我呢?這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p>
2013年秋,趙清風主持的“沐春閱讀共同體”在古老的白鹿原下成立了。在張文質、王麗琴、嚴中慧三位老師的扶持下,共同體從一開始就植入了豐富的精神滋養,《重建教師的精神宇宙》《給青年藝術家的十封信》《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賈平凹系列作品》《萬物既偉大又渺小》等出現在沐春人的閱讀書單里。
“沐春之名,寄寓共同體的學習性、幸福感,恰切而詩意地傳達了我們共同體的理念與夢想。記得有一次,在濱河濕地公園,在微醺的春風里,我們大聲朗讀《給青年藝術家的十封信》,盡情分享感受,那種感覺真好。我想《論語·先進·侍坐》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蟮忠簿褪沁@種情景吧!”
趙清風經常會和老師們就某一本書上的問題,一句句反復解讀。大冬天里站在雪地里暢聊閱讀的體驗,也會在某個下午幾個人一起就一個話題展開討論。她將自己的這個行為戲謔為神經病犯了,但又樂此不疲。趙清風對閱讀就是有這樣一股子認真而執著的勁兒。在她的帶動下,區內幾乎每所學校都有這樣幾個人,好讀書的風氣漸漸形成。
“記得當年開始讀《史記》時,趙老師就帶著我們每天讀一章,讀完還要在群里討論,然后寫讀書筆記。我們深度解讀了《史記·本紀十二》,共寫出了20萬字的讀書筆記,充分發揮語文人的特長,有詩歌,有散文,也有戲劇和小說等形式,其中有八萬字發表到《學習報》?!睉c華中學的賈向盈老師回憶起當年的情景意猶未盡。
沐春成員參與是自主的,從不強求。但五年來,沐春閱讀共同體共吸引了二十多個核心成員,輻射帶動起了區內外100多位成員。尤其2016年春季,沐春開始策劃一系列走向公眾活動,走進灞橋區的多所學校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在白鹿原上刮起了一股閱讀的清風。
宇航中學歷史教師趙曉龍把秦腔融入到了日常課堂教學中來;五十五中學語文教師陳立強自主開發了系列體驗課和知己課程;東城一中語文教師寧宇開始帶著自己的學生進行共讀;賈向盈在課堂上更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所有的改變都最終展現在了課堂上。
回顧五年來沐春的發展歷程時,趙清風無限感慨?!俺蔀榻萄袉T,最為自豪的是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樣喜歡閱讀的老師們共建了沐春閱讀共同體,一起走過的近乎五年的美好時光,創造了諸多的美好事物,當我們一起擁抱這些偉大事物的時刻,我們的生命自然也被偉大事物喚醒了?!?/p>
沐春的壯大,除了閱讀讓教師看到了自身的改變,還在于趙清風個人魅力的強烈吸引力。東城一中語文教師寧宇說:“她總是熱情洋溢地鼓勵我們每一個成員,也帶來一些真知灼見啟迪著我們。每月上傳完讀書筆記,我們都會得到來自趙清風老師的肯定和贊美,也正是伴隨著趙老師的加油吶喊聲,我們前行在不斷進步的路上?!?/p>
“2017年七月的曹縣之行,我很榮幸地成為第四屆教師勇氣更新活動‘前行者’西安組的敘事成員。幾次敘事活動都在趙老師未喬遷的新居舉行,那溫馨而又滿是書香的家庭氣氛使得敘事者更容易打開心扉,接納他人。我們的新書發布和讀書筆記頒獎儀式也是在這里舉行的,趙老師還貼心地為大家準備了不同的禮物,我得到的大禮是幾本書和一款湖藍色的手提包。提包正好裝進幾本書,美麗極了!那時那地那人,那應該也是天堂的模樣?!睉c安中學王敏老師對趙老師的細心與周到也印象深刻。
“那是一個大雪天,天氣非常的寒冷。趙老師卻跟我說:這是我這個冬天過得最溫暖的一天了,因為今天賈向盈老師回家的時候專門過來看了我,告訴我下雪天天冷路滑,要特別注意防寒防滑!聽完這件事,我覺得趙老師是多么純粹的一個人??!我為自己能跟這樣的人在一起而感到幸福!”宇航中學歷史教師趙曉龍說。
在沐春閱讀共同體中,趙清風是閱讀的引領人,也是教師心靈的指引者。經過幾年的摸索與實踐,她終于發現教師幸福人生的途徑就在于——閱讀與寫作。
趙清風一直覺得自己就是在做一件極其簡單的事情,就是要讓教師們通過閱讀過一種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
“唯一值得你保留的,是那顆伴隨你一生的光明之心,那顆從你一具備便讓你在人生中的酸甜苦辣風雨波濤中都覺得其樂融融的光明之心,那顆能夠欣賞人生各種喜劇和悲劇的光明之心。”趙清風一直在堅守這份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