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語篇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初探
作者:高善春 江蘇省阜寧縣實驗小學
發布時間:2018-08-29 12:45:0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眾所周知,語言的功能和價值集中體現在交際中的應用。傳統的詞匯學習模式將詞與篇分割,使詞匯學習脫離了語篇背景,失去了語言應用的環境,學生被動、機械記憶的詞匯容易遺忘,并且無法準確、靈活應用。由此看來,結合語篇進行英語詞匯教學,引導學生建立語篇與詞匯之間的聯系,可以使學生高效地理解詞匯的意義,掌握詞匯的用法,學會正確得體地應用詞匯進行表達。
一、結合語篇營造詞匯學習語境
越來越多的教師已經意識到情景對詞匯學習的重要性,也嘗試引入情景進行詞匯教學,但卻存在著一些不到位的情形,學生仍然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制約了詞匯學習的效果。小學英語教材中包含大量的語篇材料,是學生進行詞匯學習的良好資源和優質載體,教師可以將語篇與詞匯聯系起來,創設詞匯學習的情景,引發學生主動學習詞匯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譯林英語6A的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時,教師結合story time部分的內容,圍繞“Keep our city clean”這個主題組織語篇,為學生的詞匯學習創設語境。教師問:“Do you think our city is clean or dirty?”說著呈現出一組對比鮮明的圖片,一張是整潔的馬路,一張是垃圾亂飛的街道,學生們通過觀察圖片,猜測老師提問中的clean、dirty的意思。教師點擊兩幅圖片,相應地出現clean和dirty,學生立刻明白了這兩個單詞的意思,并且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了老師的問題。“Our city is dirty.”“Our city is not clean.”“Yes, the smoke and rubbish make our city dirty and messy.”教師又借助語篇引入smoke、rubbish、messy這些詞匯,使學生在語篇的輔助下快速理解詞義、記憶詞形。
教師深入剖析教材內容,呈現語篇相關的語言信息,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建立起詞匯與語篇之間的聯系,為學生的詞匯學習創設有效的語言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高效地學習英語詞匯。
二、立足語篇發現詞匯搭配特點
掌握詞匯的特定用法,學會正確應用詞匯進行表達,是英語詞匯學習的核心任務,也是各類英語詞匯題目測試的重點。語篇是由詞匯、句型等構成的,其中包含著大量的詞匯固定搭配。教師應通過精心選擇的語篇,有的放矢地為學生提供詞匯學習素材,并且引導學生主動發現詞匯搭配的特點,獨立思考歸納詞匯的特殊用法。
例如:在學習譯林英語6A的Unit 7 Protect the Earth中的詞匯時,教師依據story time部分的內容,構建語篇,引導學生掌握詞匯的正確用法。“As we all know, our city is dirty, the earth is dirty too.The earth is our common homeland.”教師說,“To protect the earth, what should we do?”說著,教師打開PPT,呈現出水土流失、塑料垃圾等圖片。學生們觀察這些圖片,留下深刻印象。之后,教師點擊每一幅圖片,旁邊相應地出現了一種保護地球的措施,“plant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We use wood to make tables,chairs and other things”“We use plastic to make bags and bottles,but too much plastic is bad for the earth”。學生們在這些語句中發現了“use”的搭配是“use ...to...”,再通過模仿造句,快速地學會了詞匯的用法。
以語篇為基礎,借助問題的啟發、多種教學手段的應用等方式,促使學生主動探究詞匯的用法,在解讀語篇的過程中發現詞匯的搭配特點,形成牢固的記憶,學會詞匯的應用。
三、依托語篇掌握詞匯分類方法
基于語篇的詞匯學習活動中,以詞匯與語篇的相關性為依據,教師將詞匯劃分為核心詞匯和普通詞匯,有的放矢地組織詞匯的分層、分類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提升詞匯學習的實效性。
例如:在學習譯林英語6A的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時,教師根據這一單元詞匯與story time部分內容的相關性,將詞匯進行了分類,magic、clever、foolish、through、laugh、wear屬于核心詞匯,并且依托“the king's new cloth”這個經典的童話故事作為語篇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詞匯的學習積累。“What does the king like best?”教師問。“New clothes.”學生們回答。“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king's new clothes?”教師接著問。學生回答道:“Strange.”“Yes, it is magic. Clever people can see them,but foolish people can't see them.”教師呈現出這個句子,并且貼上了“magic”的標簽。學生在這樣的語境中,快速地理解了clever、foolish、magic等詞匯的意思,迅速地記憶詞匯。
教師以語篇為基礎,根據詞匯與語篇內容聯系的密切程度,將詞匯進行分類,再按照不同類型詞匯的學習要求,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引導學生主動完善知識體系。
以語篇為基礎的詞匯教學符合語言交際法教學理念的要求,幫助學生營造了有利的詞匯學習語境,改變了學生被動機械記憶詞匯的現狀,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能動性,提升了學生的語用能力。為了達到“不教”的目的,在基于語篇的詞匯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詞匯知識的掌握,更加需要注重對學生詞匯學習策略的指導,引導學生實現由課內向課外的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