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用毛筆書寫漢字并具有審美慣性的藝術形式,中國書法主要分為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長期以來,書法教學存在著“耗時長,效率低”的弊端,提高書法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當務之急。

一、墨香:孩子最好的禮物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進行,書法教育已擺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縱觀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已形成一門獨特的藝術形式,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加強教育,書法教育恰恰包含多重意義。

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學習毛筆字的重要性,大綱要求我們每一位書法老師要重視毛筆字的教學,能夠正確指導學生從描紅、仿影到臨帖,切勿揠苗助長。小學低年級能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jié)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中高年級對硬筆的要求是行款整齊,并且有一定的速度,學會用毛筆寫楷書,體會漢字的結(jié)構美。每一個學段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我們的教師要吃透兩頭,立足根本。

二、現(xiàn)狀:山重水復疑無路

面對書法教學師資力量薄弱或?qū)ń逃平o語文老師的現(xiàn)狀,加之學生升學壓力大,很難切實解決書法教育問題。當務之急是讓學生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讓學生寫得一手好字,并發(fā)揮書法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本人也是一個書法愛好者,自己也有對書法的一點理解和對書法教育的思考。

1.理念,在轉(zhuǎn)變中升華。

如今素質(zhì)教育未得到真正普及,使得書法教育和其他體藝等教育一樣,最終淪為一種形式,甚至最后連形式也不復存在了。現(xiàn)在小學一年級學生寫字像雞叨食一樣慌亂不停,只顧趕作業(yè),哪里顧得字跡好壞。教師只顧抓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門課,誰還管書法和體藝。

兩姿的訓練,在小學書法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學生正在長身體的時期,正確的書寫姿勢,不僅是寫好字的基本要求,也是培養(yǎng)他們健康心理的需要。書法練習與欣賞,對學好語文有著直接的幫助。實踐表明,練就一手漂亮的字,這不僅僅是掌握一門技能,對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及發(fā)散性思維都有直接的幫助,所以教師應切實關注學生的書寫能力、寫字習慣。

2.書法,在欣賞中媲美。

幾千年來,很多書法大家從不同角度創(chuàng)造了不同書體,一筆一畫在他們筆端得到了體現(xiàn)。小學階段是人格發(fā)展的開端時期,讓學生沉浸在墨香之中,欣賞書法藝術,培養(yǎng)堅忍的毅力和鍥而不舍的精神,體驗漢字的精妙之處,打好人生的根基。

(1)引經(jīng)據(jù)典,激發(fā)興趣。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用王獻之、顏真卿大書法家的感人事跡,向?qū)W生展示書法的發(fā)展歷史,探尋古人的足跡,欣賞古人的書品和人品,理解書法的藝術精髓。這樣的傳統(tǒng)文化故事的傳播,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最好,這個階段的學生眼中的藝術世界是奇特夢幻的,打好內(nèi)心對藝術的憧憬基礎,對之后的書寫之路就做好了心理鋪墊。

(2)個性臨寫,緩沖枯燥。在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從唐楷入手,對照字帖悉心臨摹,領會古人寫字的精妙之處,觀察古人寫字的細微變化,一直到記在心里為止,這種保持了上千年中國書法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今天仍然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寶。縱觀眾多書法論壇,我認為,無論怎么創(chuàng)新,都應該以繼承為前提基礎。

(3)勤奮為主,加強輔導。一代“書圣”王羲之7歲習書法,從小練壞的筆堆積成山,“墨池”的故事也流傳許久。可見,功底要從小培養(yǎng)積淀,工作要做到實處,我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光靠苦練,往往起不到理想的效果,要想在書法方面有所進步,必須學會仔細觀察,認真體驗領悟,在習字過程中才能少走彎路。

三、前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小學階段加強書法教育,既能保證書面溝通的順利,又能使小學生寫一手工整的漢字,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均起了重要作用,讓他們的精神得到升華。小學書法教育盡管有很多困難,仍然需要我們教師盡心盡力,不斷地引導和鼓勵學生在書海中遨游,將書法教育融入課堂。經(jīng)過大家的努力,書法教育一定會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