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多媒體已經悄然走入了幼兒園的課堂中,不僅對幼兒園的教學活動起到了很大的輔助作用,而且對現代幼兒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多媒體使靜止的圖文視聽化,復雜的內容簡明化,抽象的思維形象化,知識的發生過程動態化,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對未知領域知識的探索欲望。

一、多媒體教學能優化教學情境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好奇心強,對新生事物有著天生的親近感。多媒體課件往往以色彩艷麗、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吸引著幼兒,自然增加了教學的魅力,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大大優化了教學環境。

“組織活動應根據不同的教育內容……積極發揮幼兒的感官作用……”幼兒掌握知識往往從形象思維開始,多媒體教學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整體構成的事物分解,使許多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具體化,這一切都在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可通過圖片、聲音,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如:大班散文詩欣賞《秋天的雨》,運用多媒體技術后,將靜態的、平面的畫面變成動態、生動形象的情景,同時背景音樂輕輕地響起《秋日的私語》,雨滴從天空落下來,秋天的大門徐徐打開,一朵朵美麗的菊花盛開了,銀杏葉變黃了,楓葉變紅了,果子成熟了……在這樣詩情畫意的教學情境中,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興趣濃厚,積極主動地把所聽、所看到的秋天告訴大家。

二、多媒體教學能增進理解能力

幼兒思維的主要形式是形象思維,而多媒體能以靜化動,化虛為實,化生疏為可感,化抽象為形象,它能將靜止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使幼兒在身臨其境中直接感受,切身體驗,從而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學知識。

對于結構復雜的樂曲,幼兒往往因難以理解而影響欣賞的積極性,多媒體課件靈活、形象、直觀的特點,有助于幼兒理解音樂作品的結構。如欣賞歌曲《小燕子》時,將燕子飛來、燕子啄蟲、燕子飛走的畫面與樂曲相配,幫助幼兒理解樂曲的內容,區分樂曲的段落,使幼兒得以完整的理解和感受音樂。

三、多媒體教學能增強教學效果

《語言》中的一些詩歌散文意境非常優美,但如果僅僅靠教師一張嘴或一幅圖片,就顯得比較枯燥,幼兒在欣賞時不能較好地集中注意力。這時,運用多媒體教學就不同了,利用多媒體聲像結合的特點,教師可在課堂上再現詩歌或散文中的動感畫面。使幼兒不自覺地進入情景之中,從而增強了詩歌散文的教學效果。

《搖籃》是一篇優美的詩歌。在教學時,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伴隨著深情的朗誦與動人的音樂,一幅幅優美的圖畫出現在顯示屏上。美麗的花兒,閃閃發光的星星,浩瀚的天空,風兒在輕輕地吹,媽媽在搖著小寶寶。使幼兒完全融入到詩歌的意境中。利用多媒體手段營造的這種氛圍,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思維活動和情感體驗,引起了幼兒的共鳴,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多媒體教學能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具有很強的集成性,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使學生置身于視頻、音頻、文字的環境中,增強教育的表現力,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演示和呈現的速度特別快,只需簡單的幾下操作,就能使教學內容、文字資料等清楚地展現在幼兒面前,節約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增加了知識量,提高了課堂效率。

例如:中班繪畫《熱帶魚》,運用多媒體技術后,不但沒有因教師示范擋住部分幼兒視線,同時也解決了示范存在的圖像小、速度慢、涂色費時等現象,幼兒不但看得清楚聽得仔細,而且如果幼兒有疑問,還可以再次演示,強化示范步驟。傳統的示范講解一般需要10~15分鐘,而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間可以縮短到5分鐘左右,這便使幼兒有了更多的練習時間。

因此,利用多媒體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提高幼兒的主動性,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為了適應當前幼兒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的全面普及將是教育發展的趨勢。而運用多媒體技術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然結果,只要我們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幼兒認知發展規律,不斷探索現代化教育技術自身的規律,相信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作用將會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