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閱讀,做一名有內涵的教師
作者:王方全 成都市武侯區教育科學發展研究院
發布時間:2018-08-28 09:47:3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教師,作為文化的繼承者、傳播者和創新者,作為學生的示范者、引領者,尤其應該身體力行,讓靜心閱讀成為一種常態、一種理性的自覺,在常態化和自覺化的閱讀中,讓自己變得更加有內涵、有底蘊,做一名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好教師。
靜心閱讀是一種吸納。靜心閱讀,就是一個不斷接納、不斷吸收的過程。靜心閱讀,可以豐富學識,優化認知結構,可以讓人變得睿智和靈動。“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做教師,更需要不斷學習。靜心閱讀,博觀而約取,獲得源源不絕的新鮮活水,厚積而薄發,教育的才思、教育的智慧便會因此而永不枯竭。
靜心閱讀是一種歷練。“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靜心閱讀就是追尋和塑造真善美的過程。只有靜心閱讀,才會有“眾里尋他千百度”的漫漫求索,才會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頃刻頓悟和不禁之喜;只有靜心閱讀,你才能慢慢咀嚼、細細品味隱藏于字里行間的人生哲理,才能因蘇霍姆林斯基而把教育當作矢志不渝的使命,才能因葉圣陶而把學生當作自己心中的上帝……于是,辨明是非,甄別美丑,教人向善,做學生前行的指路人。這樣,教師的人格魅力就在這閱讀之中不斷詮釋、沉淀,累積人生的厚度。
靜心閱讀是一種提升。“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靜心閱讀,便可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充實思想、升華靈魂,讓人變得內斂而厚重,從而遠離庸俗和紛擾。靜心閱讀時,便可沉醉書香,心無旁騖,無暇念及個人得失的多少、手中權力的大小……這樣,就不會為物質貧乏而悶悶不樂,就不用為職位卑微而郁郁寡歡。“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做一名靜心閱讀,有書卷氣、淡泊名利的教師,真好!
讓我們銘記“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的至理名言,靜心閱讀,讀萬卷書,做一世師表,生命的講臺就會因閱讀而綻放異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