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和社會文明程度日益提升,國家乃至整個社會對教育和教師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強。為此,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提升教師素質、提高教育質量和教師幸福感的措施,進一步增強了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我們這些長期堅守在教學一線教師們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為進一步滿足人們對優質教育的迫切需求,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作為西安市新城區的一名普通教師,現結合新城區正在廣泛開展的共建共強機制下的名師引領計劃,淺談自己對名師以及名師成長之路的一些認識與思考。

一、情感要恰當表達

所謂名師就是學生最喜歡、家長最放心、領導最信任、同行最欽佩、社會最尊重的教師,是影響力、號召力、親和力和創造力最強的教師。而名師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能恰當地表達情感,常懷仁愛之心。記得我剛步入教師行列時,在這點上就十分欠缺。或許是長時間待在學校的緣故,從小學到大學,我增長的不是學歷,不是情商,而是年齡。說話前很少思考,總習慣于直來直去。為此家人常批評我:說話時總是鏗鏘有力、滔滔不絕像打仗;反復強調、一再追問像審問;愁眉苦臉、一臉嚴肅像包公。出門不用介紹,就知道你是教師。

在對兒子情感的表達上,我也一貫比較含蓄、嚴厲。直到有一天,8歲的兒子突然問我:“爸爸,你是不是不喜歡我?”我問:“為什么?”兒子委屈地說:“連歌里都唱,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親親我。可你很少抱我,總愛批評我,還給我加作業,怎么能說你愛我呢?”

晚上我仔細回想兒子的話,感觸很深。作為一名老師,如果連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將是你教育生涯中最大的敗筆;作為一名父親,如果連自己的兒子都體會不到濃濃的父愛,將是你人生中莫大的悲哀。于是,當晚我就給兒子寫了四句話:“一年只愛你四天,春夏秋冬;一月只愛你三回,上中下旬;一日只愛你兩次,白天黑夜;此刻將愛你一生,執手天涯。”

后來我又想,我在家人心目中況且如此,更何況我的學生、學生的家長、朝夕相處的同事、英明果斷的領導呢?平時我們夜以繼日地付出,積累的或許不再是掌聲、贊美、感恩,更會被懵懂的孩子、沖動的家長所誤解、舉報、傷害。我們恨鐵不成鋼,可能就會成為歧視的代名詞;我們的嚴格要求,或許就成為體罰和變相體罰的證據。所以我嘗試著去改變,由過去明察秋毫的高手——問題大王,變為現在慧眼識才的能手——伯樂大叔。努力去捕捉孩子成長的閃光點,發現家校溝通的結合點,看到同事進步的制高點。上課時多一絲微笑;下課時多一分交流;批改作業時多一句鼓勵;與家長溝通時多一分肯定;過節時多一句問候;孩子生病時多一分關懷。總之,就像豐子愷先生說的:“你若有愛,生活哪里都可愛。”

我不是名師,只是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名師不僅要低頭工作、默默奉獻,還要學會恰當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成果要精彩呈現

作為名師,善于總結,不斷創新,精彩地呈現教育心得與教學成果是必不可少的特征。我不是名師,可在以往的學習培訓中,有幸接觸到了幾位名師。通過了解發現,所謂名師每天所做的工作,和我們沒多大區別。要說有區別,可能就是他們工作做得更細致一些,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更新穎一些。這些只要我們堅持學習、勤加練習,很快就可以追得上。但他們身上所具有的共同點,是我們極度缺乏的。那就是“與時俱進,勇敢地站在教育改革的潮頭浪尖上;開拓進取,牢牢把握課改的新方向;奮發圖強,及時將新的教育理論、教學方法和教育心得,融會貫通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不斷實踐,反復提煉,不斷總結,細致打磨,變成屬于自己的一套新理論、新方法、新感悟,再以公開課、課堂實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或論文等形式呈現出來”。這就是他們的研究成果,這就是名師的風采。一旦被社會廣泛認可,大力推廣,他們就成了名師。

雖然我們大家前期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做得很好。可往往在總結提升的關鍵環節,成果呈現的重要時刻,卻遲疑了、彷徨了甚至懈怠了。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感人的事例、可挑選的素材、可總結的經驗。像我們的班主任老師,家校工作做得那么好,總結一下完全可以寫一篇有轟動效應和借鑒價值的《班主任成長日記》;我們有的老師課上得那么優秀,提煉一下就是一節經典的教學范例;還有我們工作中的體會與感悟等。

所以說名師離我們并不遙遠,或許就在你我之間。只要我們大家懷有一顆仁愛之心,樂于奉獻,開拓進取,深入思考,勤于總結,恰當表達情感,精彩地去呈現,去實踐,你就是未來教育改革的排頭兵,你就是未來的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