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具有自身特點,教師必須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學習基礎選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資源。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實踐中,動作示范是一種常用的直觀教學法。所謂動作示范是指教師借助具體形象的動作,給學生進行示范講解,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起動作形象的認知。動作示范能夠激活學生學習自覺性,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動作結構和要領方法,整合學習思維,全面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

一、動作示范要精選方位

初中體育教學包含眾多動作內容,尤其是一些騰空、翻轉等高難度的動作,這些動作需要教師親自示范。通過教師示范,學生直觀感知動作要領,準確把握動作關鍵點,學生參與實踐的熱情被激活。傳統動作示范過程中,教師只注重正面展示,忽視側面和背面的展示。這樣單一的展示無法讓學生全面了解動作要領。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精選示范方位,開展全方位展示,進而讓學生在觀看中掌握運動技能。

學習投擲時,教師選擇了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學習內容。在介紹完實心球相關知識后,教師對投擲過程進行示范。首先教師將身體的正面面向學生,將動作分解,示范給學生看。學生雖然觀看了教師的示范,但仍未掌握技術要領。教師再一次示范,特意將背面和側面展示給學生看,一邊講解一邊展示。通過教師全方位的展示,學生迅速掌握了動作要領。投擲實心球這個動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教師只為學生展示正面投擲動作,學生很難全面把握技術要領,教學效果自然不理想。教師在開展示范時,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尤其要方便學生觀察,讓學生直觀、清晰地觀看動作細節,掌握每一個技術要領。教師的示范既有正面,還有背面和側面,教師要根據動作需要適時選擇,全方位展示。

二、動作示范要掌控速度

方便學生觀察、模仿,進而習得技能是教師進行動作示范的終極目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動作示范能夠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記憶表象,建立起直觀的形象并借助模仿,逐漸內化。教師在示范時,必須注重對速度的掌控和把握。初中階段,學生認知能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發展迅速,能夠準確記住一些簡單的動作,但對于相對復雜的動作,學生仍然難以完全掌握。動作必須經過思維加工才能掌握。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身心發展特點,掌控動作示范速度。

學習蹲踞式跳遠時,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跳遠動作要領,在對動作要領的回顧中,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教師順勢引入對蹲踞式跳遠的學習:說一說你對蹲踞式跳遠是如何理解的?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對動作進行示范。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跳遠的動作要領,在分解動作示范時,教師著重講解起跳這一動作,并放慢示范速度。而在示范助跑、騰空時,教師的示范動作較快。學生在觀察中逐漸建立了對該技術動作的認知,快慢搭配的示范動作讓課堂教學更高效。在演示分解動作時,教師的展示速度至關重要。速度過快,學生無法觀察到動作要領;動作過慢,難以激活學生模仿熱情。因此,教師必須合理調控動作示范的速度。當動作比較簡單時,教師的動作可以快一些,而當動作復雜、要領較多時,教師則要放慢速度,便于學生觀察。

三、動作示范要保持距離

教師的示范不僅能體現教師的基本功,還能對學生心理產生積極影響,給學生樹立榜樣。在開展動作示范時,教師要與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有時教師示范的動作有一定危險性,如果不與學生保持一定距離,很容易造成誤傷。為了避免這種狀況,教師必須與學生保持適當距離。體育動作示范過程中,適當的安全距離是教學順利開展的保證。

學習排球時,教師首先展示排球實物,讓學生初步認識排球,并通過講解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排球比賽規則。在練習墊球這個動作時,教師讓學生圍成一個圈,同時讓學生往后退五米。學生一臉茫然,但還是照做了。等到教師示范的時候,球落到了學生面前不遠的地方。學生驚訝地說:“排球的彈力好大呀!我終于知道老師為什么讓我們后退五米了。”在這樣的安全距離下,教師盡情示范、講解動作要領,學生放心觀看。在示范過程中,學生人數多少也是教師需要考慮的因素。學生人數多,教師在示范時,必須增大安全距離。學生圍繞著教師站立,觀察示范動作。增加安全距離,保證了學生的安全。

全面提升學生身心健康指數,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和體育素養,是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終極訴求。教師示范是實現這一訴求的重要方法。動作示范時,教師要從不同維度入手,開展多元設計,精選動作示范方位、掌控動作示范速度、保持動作示范距離。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熱情,優化動作示范教學方式。教師要對教學內容有清晰認識, 巧妙借助動作示范,引導學生學習、掌握動作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