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浙江省一級重點高中、省示范性高中——浙江省寧海中學的校長,符洪銘恪守著務實的工作風格。他不僅帶出了一支過硬的教師隊伍,也培養出一大批可圈可點的優秀學子。在寧海這片教育土地上,他知行合一,不斷取得教育發展的新成就。幾十年的教育實踐,已深深地飽含了一種文化精神。這種文化精神既是內在的,也是外在的,更是自覺自在的。本文就對其文化精神作以闡述。

人民利益至上

當代中國,改革滾滾向前,教育領域的改革也如此。寧海中學在教育領域改革的浪潮中,如何體現人民利益至上這個本質問題,構成他日思夜想的一個工作主題和其文化精神的核心。

符洪銘緊抓教育惠及與共享這個關鍵支點,積聚有利于寧海中學發展的一切要素,全面促進寧海中學青年學子的發展,以此惠及更多的寧海人民,讓寧海人民共享寧海中學的發展成果。

學校教育必須反哺家庭和社會。這是教育服務于當地發展的必然要求。他常說,充滿積極向上、擁有正能量的校風,也是建設寧海社會和諧發展的必備條件。一個好校風培養出的好學生能促成一戶好家庭。每次新生家長見面會、新教師座談會、全校教師會,他總是深入淺出地講透校風與家風的有機統一性,精準地點明了校風對于家風的巨大作用,真誠希望大家一起共建共享好校風。為此,他高度重視校風建設,堅持立德樹人的正確方向,正風肅紀,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

破解教育難題

教育新常態條件下,我國教育領域的主要矛盾已發生重大變化。在浙江寧海,優質教育資源還不能完全滿足寧海人民對美好教育的向往和需求。

他從寧海中學的實際出發,對標“雙一流建設”的強校建設目標,著實有效地展開教師隊伍和課程資源建設。

教師是強校之本。他制定和完善了新時代寧海中學教師發展的規劃。從新時代教育要求出發,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本領,增強學校的教育核心競爭力。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向全國招聘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著力改善教師結構,進一步盤活教師的內在活力,采取名師帶徒、激勵等機制培育學校教師,讓全體教師具有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同時,他以特色高中建設為切入口,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主線,緊緊圍繞“培育讀書種子,成就品質公民”的培養目標,累積具有寧海中學特色的優勢課程資源,以實現一流學科建設的目標,從而更好地服務學校教育教學實際,服務寧海的全面發展。

實現心中夢想

心中的夢想是催人奮進的源泉。他的心中擁有一個強校之夢,讓寧海中學處于全國普通高中的第一方隊。這個強校之夢源于其對黨的感激之情,他話語樸實,“黨培養了我,把我從一名普通教師培養成寧波市首批名校長,還給我了全國優秀教師等許多榮譽稱號,我必須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這個強校之夢也源于其從事教育實踐的智慧結晶。20世紀80年代初,他最初的想法是教好學生,現在是要引領全校教師繼續向前發展,始終保持著與時代同步。辦好更強更好的學校,辦成全國一流的寧海中學成為他孜孜追求的事業。

為此,他敢于面對學校發展中的困難,善于解決各種困難。他以當好全校師生的好公仆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保持著幾十年不變的務實風格,深耕在教育一線,為師生著想,為師生辦成一件件實事,最大程度地構架起學校發展的堅固橋梁。他展望著未來,90多年歷史的老學校定是青春常在的,它的明天一定會更加輝煌,寧海中學永遠是該校學子們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