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課程”是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邀請教育專家、行業專業人士開發的素質教育課程,它面向義務教育階段1~9年級,以培養全人為目標,以學生適應社會所必需的健全品格和關鍵能力為課程建構的主要方向,以合作、體驗、探究為基本的學習方式,與基礎教育國家課程互補的結構化的課程體系,體現“問題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識更重要;信任比幫助更重要”的核心理念,為學生一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基。

位于寶雞市岐山縣蔡家坡鎮的七〇二學校,浸潤在厚重的周秦文化下,接受著現代文明的洗禮。經過多年的打拼,現已成為一所教學設施完備、辦學理念先進、社會認可、家長放心、學生滿意的學校。學校憑著創新的教育理念始終走在課改前列。這一次,學校又抓住機遇,使夢想之花再一次開放在周秦大地上。

夢想碩果壓枝低

三年多來,夢想課程在七〇二學校從落地生根到開花結果,傾注了追夢人的汗水與真愛。在夢想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新穎的課堂形式和多樣的培訓學習,鍛煉了一批教師,成長了一批教師,他們從中獲得了幸福感,學生也打開了視野。跟隨澎湃新聞來七〇二學校采訪的外國友人在觀摩了夢想課教學后,對夢想課堂贊不絕口,稱它是“fun class(有趣的課堂)”。那么,七〇二學校的夢想課堂到底有趣在什么地方呢?

學校夢想教研組根據實情,將夢想課程、高效課堂和班會課進行有機結合,凸顯了夢想課程的育人功能。教研組還根據學校實情,結合地域特點,大膽創新,自主研發了三套夢想課程教材:《我來認識我自己》《多元實用才能2》及《理財》。

盧青老師是學校的第一位夢想種子教師,也是學校夢想中心主任,在2014年“岐山縣首屆夢想課程”大賽中獲中學組第一名。她的成功,點燃了七〇二學校夢想課程的星星之火,在全體夢想老師的努力下,學校的夢想教學已成燎原之勢。在學校的夢想課程教師中,張軍和馬蓉兩位老師富有活力、積極上進,他們的課堂異彩紛呈,活力四射,深受師生喜愛。2015年代表岐山縣參加“2015西北五省夢想好課堂”大賽分獲小學、中學一等獎;張軍老師代表西北地區參加“2015全國夢想好課堂”大賽喜獲二等獎,并遠赴北京、臺灣游學,深度考察臺灣教育與公益事業。2017年11月,賈昳老師代表岐山縣赴蘭州參加2017“夢想好課堂”評課活動;2017年12月,馬蓉老師赴西安參加全國夢想四星教師培訓。

夢想教學不但提升了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參與意識,促進了教學活動,同時也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和社會影響力。

夢想之花緣何紅

七〇二學校有一間神奇的會開花的教室——夢想中心,這里充滿了靈動與智慧。經過學校領導的努力,2014年2月,在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和社會好心人士的共同關心和大力支持下建成并投入使用。

教室的墻壁及屋頂均裝有色彩斑斕、富有幻想的圖案,桌椅可根據教學實際折疊堆放,教室后面配有適合各個年齡段學生閱讀的書籍,四周配有可供學生隨時查閱資料的多臺電腦。這里沒有刻板的說教,老師會用多元的視角、創新的理念、寬容的心態面對每一個學生;這里沒有拘謹呆板的眼神,而是處處充滿智慧的火花碰撞和開心愉悅的笑臉;這里的孩子們可以圍坐在一起,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自信、從容、有尊嚴地成長,讓夢想之花盡情綻放!

1.真愛澆灌,助力花開

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辦學品位,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是岐山縣教育體育局一直關注和研討的中心工作。學校開設夢想課程是寶雞市教育局進行課改教研的一個抓手,市縣教育部門多次發文精心部署。

七〇二學校領導借助東風,在學校積極推進夢想課程教學。經過調研,宏觀把控,在全校三至五年級及七年級中大力開展夢想課程教學,將夢想課程列入課表,依托夢想中心和夢想課程,專門成立了中小學夢想教研組,每月開展一次夢想課程教學研究工作會,在研究、探索的基礎上從學校、學生的實際出發,幫助教師選擇適合的夢想課程。每學期開學初,學校組織進行夢想課程全員培訓,學習掌握夢想課程實施的方法,搞好夢想課程的評價。

學校夢想課程得到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親切關懷。基金會西北大區負責人宋毅老師及真愛夢想基金會項目負責人李云炳多次來七〇二學校親自指導夢想工作;2016年4月,寶雞市教育局局長蘇永興蒞臨學校,饒有興趣地和同學們一起參與夢想課堂,并對七〇二學校扎實開展夢想課程給予高度評價;2015年12月,時任岐山縣教育體育局副局長的孫周禮同志來學校為2015年全縣夢想好課堂獲獎者頒獎;2017年5月縣教育局局長楊周雅、副局長張琦親自帶領澎湃新聞中外記者前來七〇二學校觀摩夢想課,岐山縣的夢想教學得到了記者們的肯定與贊揚;2015年12月,七〇二學校校長顏宗喜應邀赴鄭州參加“2015年全國夢想好課堂展評活動”。

2.潛心從教,靜待花開

激情是成就事業的保證,夢想課憑的就是一種激情。夢想課程是一種多元跨學科的綜合課,它既要求教師要有激情和創意,更要求教師有淵博渾厚的多元化知識。七〇二學校教師在夢想課程教學過程中,憑著一腔熱情,應用自己多年積淀的教學經驗,精心設計教學,認真實施教學,凸顯個性。根據岐山周禮之鄉的渾厚文化底蘊,結合夢想課程活潑靈動的特點,將傳統禮儀與現代文明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校夢想教學出現了一個嶄新的面貌:

楊楠老師在《全人教育2——環保時裝秀》教學中,將學生分為四組,讓他們利用廢舊報紙和塑料袋及光盤設計個性化的時裝,學生們熱情高漲,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團隊協作,設計出自己心目中能彰顯自我特征的服裝。整個課堂活而不亂、人人參與,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精神、合作意識,更使學生感悟到“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垃圾,只有錯放的資源”的道理。

何曉利老師的夢想課堂,在思辨中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黃瓊老師的夢想課堂,讓孩子們體驗到分享時的感動與快樂;王萍老師的夢想課堂中,孩子們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歡樂;張軍老師的夢想課堂,他親切的笑容總能讓孩子們找到自信與從容;馬蓉老師的夢想課堂,讓孩子們在不同的角色體驗中學會換位思考;盧青老師的夢想課堂,總是能帶給你無限創意;賈昳老師的夢想課堂,孩子們在激烈的辯論中思想也在產生劇烈的碰撞;賴學梅老師的夢想課堂,將夢想課與主題班會課完美結合。這些有個性、有特色的夢想老師,已逐步成為七〇二學校夢想課程的一張張亮麗名片,他們進一步打造學校的校本課程特色,幫助學生自信、從容、有尊嚴地成長。

3.校際攜手,并蒂花開

夢想課程講究“連結”與“共創”,這種理念在七〇二學校夢想課發展中得以真正地落實。學校積極參與縣內外沙龍活動,與兄弟學校共同研討“夢想課堂”推進事宜;分批組織教師學習取經;經常性開展網上學習和交流,通過微信和QQ群共享教學資源,共同提高。自夢想課程開展以來,學校先后有100余人次參加省內外夢想交流與沙龍活動30余次。2015年4月30日,在陜九學校參加岐山縣夢想教師交流活動時,馬蓉老師與全縣夢想教師分享《我的玩具我做主》,得到全國富有聲譽的“夢想祖師奶奶”劉秀麗老師的肯定與贊賞;2016年11月15日,“夢想家人”齊聚西機學校,參加“心夢飛舞”沙龍研討活動,張軍老師課前帶領全體老師做破冰游戲;2016年4月12日,學校夢想教師馬蓉老師應邀赴內蒙古巴彥淖爾,為當地12所學校教師作夢想培訓,傳遞真愛、點燃夢想;2015年4月張軍老師遠赴延安和南京兩地參加2015夢想大篷車活動;2017年12月,劉曉軍副校長代表七〇二學校在全縣教育系統2017夢想課程推進大會上進行經驗分享。

4.筑夢路上,幸福花開

夢想課程是一門全新的課程,無現成的道路可走,一切都在摸索中前進,學校在摸索中奮斗著、辛苦著、收獲著、幸福著。夢想課程是開放的、自主的、多元的、寬容的。課堂上老師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創設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為學生營造情境,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為,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教會學生做人,教會學生生活。

在學生轉變的同時,教師因為教授夢想課程,重新發現了教學的另外一種樂趣,喚醒了教學熱情,改變了教學觀念,克服了職業倦怠,在省、市、縣的優質課比賽中脫穎而出,成果喜人。夢想課程,促進了教師合作,形成“學習共同體”,建構以教師為主體、校本研修為核心,并借助社會資源加以支持的校本課程研究實踐系統。在夢想課程的實踐中,師生們共同自信、從容、有尊嚴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