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點燃、喚醒與鼓舞
作者:寶雞實驗小學 李曉萍
發布時間:2018-08-28 17:11:2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下午放學一個多小時了,教師該下班了,四個孩子卻怎么也找不到。一番尋找后知悉,原來四個孩子找了一個安靜的地方,在設計下屆運動會的會徽。
我開心地笑了。本屆三跳運動會,我們向全校孩子發出倡議,請孩子們設計會徽,制作會旗。倡議發出后,多位同學參與了設計,如期遞交了作品。最后在體育老師、美術老師以及學生代表的評選下,一年級王子煜的設計勝出。在運動會開幕式上,采用新會徽制作的會旗走在國旗和校旗后面,隨后新會旗在主席臺上得到了展示,設計者站在全校師生面前,講述了設計的理念和想法,學校為王子煜頒發了榮譽證書,授予了設計紀念牌。
當榮譽證書發到王子煜的手里,當金燦燦的紀念牌戴在她的脖子上時,全校同學一片安靜。這是第一次,我們專門為孩子們制作“金牌”,來記錄他們的成長。
沒想到,榜樣的力量竟是如此強大,運動會才開了一天,他們已經想的是明年的運動會了。
在今年的三跳運動會上,我們梳理了學校辦學以來,三跳運動會的校紀錄,并對前三年三跳運動會的破紀錄者和紀錄保持者進行了表彰。學校為孩子們頒發了專門印制“見證并記錄你的成長”的證書,也為每一個破紀錄者和紀錄保持者制作了精美的獎牌,以示獎勵。手里拿著證書,脖子上掛著金燦燦的獎牌,孩子們別提有多高興了。
下午,我看見兩名五年級的孩子在操場上踢足球,就問他們三跳運動會的成績如何?其中一人高興地說:“兩個第一,一個破了紀錄!”另一個孩子則有些黯然地說:“我得了兩個第一,但都沒破紀錄。”
什么叫奧運精神?如何讓孩子理解“向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邁進”?這對小學生來說,沒有什么具體的概念,這不是跑得快、跳得遠就能解釋得清楚的,而一個打破紀錄,就讓孩子們知道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雖然拿了第一,我還要努力向更高的目標去奮斗。所以,聽到班主任說有孩子拿了第一還哭泣,我就能理解了,那是因為在他內心里為自己樹了一座更高的山峰,卻沒有挑戰成功。
“運動,強身體之基,塑心靈之美。加油,向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邁進”是我寫在證書上的寄語,我愿以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來教育引導孩子的成長。
去年暑假,我們讓孩子們練習為學校題寫校名、校訓,也讓孩子們為每一個報告廳、為每棟樓起名,為公共區域設計標志。
原以為豐富的暑假生活會讓他們將任務拋之腦后,不曾想,開學后孩子們交上來一沓作品。軟筆書法,硬筆書法,篆刻,雖然寫的不是很好,但都是用心所為。孩子們設計的校旗、衛生安全標識,手繪的學校平面圖,給了老師們驚喜。一年級一位家長與孩子一起,寫了校歌,譜了曲,還邀請隔壁的大哥哥唱了寫的校歌并錄制成了mp3音頻文件。
學校展出了孩子們的作品,每一個孩子在為他人點贊蓋章的過程中,自我成長的意識覺醒了。
杜威在一個世紀以前就建議,教育應該開始于孩子們的實際生活,并且始終與孩子們真正關心的東西緊密相連。教師不僅要關注孩子的過去和現實的經歷,也應該對成長和未來生活擔負主要作用。學生主動性、能動性、內驅力能否被調動,與是否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相關。
本學期,我校成立了童心童詩社團。學生在校園里找雨、感受雨,在銀杏樹下撿拾樹葉制作書簽,學生在春風里感受涼爽,想象斷了線的風箏會去了哪里……
孩子們確實是天生的詩人,好多精妙的句子“飛”了出來。“櫻花的花瓣在水里游泳、嬉戲”“斷了線的風箏,被孫悟空領走了,它會實現我的好多夢想”……看雨,撿拾樹葉,讓孩子們感受生活的美好,感知生命的美妙,由此讓學生產生由內向外的一種張力,產生對美好未來的追求,進而激發他們很強的成長內驅力和探求知識的渴望,如此,教育大有可為。
最好的教育,就是點燃孩子的成長熱情,喚醒孩子的創造意識,鼓舞孩子向目標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