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參與教學模式在高等院校創業教育課程中的應用
作者:李陽陽 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 陜西西安
發布時間:2018-08-27 11:26:0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創業教育直接反映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有利于推動高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促進高校對大學生培養模式的改進。高校培養出更具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人才,更加滿足企業對于新型人才的需求,增強高校對社會的影響力。創新教育的發展和完善需要引入更加適合創業教育輸出的教學模式,主體參與教學模式激發學生探索和創新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充分符合創業教育的教育理念。因此,主體參與教學模式是高校創業教育課程未來的發展方向,它能夠促進大學生對于創業知識的吸收,增強大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創業教育 主體參與教學模式 高等院校
我國高等院校創業教育的發展現狀
1.高校對創業教育的重視度不夠,課程形式單一
創業教育自提出以來逐漸被高校所重視,高校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也逐漸增設了創業教育的選修課程。但目前的創業教育課程形式還比較單一,多采用傳統課程的教授方式。教師單方面傳授創業相關知識,師生之間的互動相對較少,課程參與缺乏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性。而創業教育講究實戰性,追求學生的實踐能力,且創業教育與實際的企業工作相關度較高,傳統課程的講授形式顯然不適用于創業教育的發展。
2.創業教育體系未健全,仍需探索
創業教育要想穩固發展必須要有科學的教育體系。雖然當下社會各界對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但創業學作為一門學科尚未全面納入國家學科建設體系中。各大高校雖然逐漸設置了創業教育的課程,聘請了創業教育的教師,但關于創業教育課程并未有專項制定的權威教材和內容,教師也大多是未受過專項培訓的創業教育講師。這些因素都導致創業教育缺乏獨立性和系統性。
3.學生對創業教育的認識過于片面
學生對創業教育的認識大多來源于高校設置的通識選修課程,創業教育作為一門選修課程就意味著并非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創業教育的學習中。仍有學生對創業教育的了解存在片面性和刻板性,認為創業教育只講授與學生創業有關的內容,不注重創業教育對于創業意識和創新思維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創業教育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主體參與教學模式引入創業教育的教學優勢
1.主體參與教學模式具有交互性,增強師生間的聯系
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的最大特點在于增進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使得教師更加清楚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吸收和想法,進而從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角度調整課程的內容和進度。學生通過反饋等方式與教師展開討論,促進學生對于教師觀點的理解和吸收,這種“交互”更有助于師生間的相互理解和學習,促進了師生的共同發展。
2.主體參與教學模式具有開放性,擴大學生發展空間
主體參與教學模式要求為學生提供開放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自我探索和學習。大學生的特點之一在于有著過去生活經驗的基礎和知識儲備,當學生身處主體參與的教學模式中,他們能夠明確感受到自己是課程的主角,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教師為學生提供開放的課堂氛圍,給予每個學生充分、自由表達自己想法和疑問的機會,引導學生相互學習。此外,開放的環境有助于學生創新性發展,教師給予學生的限制較少,能夠促進學生主動探索和表達,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性。
3.主體參與教學模式具有反思性,加深學生理解程度
學生的進步來源于對知識的反思和探索。傳統教學方式更多講究教師向學生單向輸出知識,學生在課堂上的任務多是認真聽講和做筆記,這種模式決定了學生在課堂上很少有時間進行反思。主體參與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反思,強調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和思考找到問題的答案。主體參與教學模式注重拓寬學生的思維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
4.主體參與教學模式具有實踐性,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主體參與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它采用多種形式為學生設置情境,促使學生的參與,從實際操作中領會教學內容的內涵和真諦。實際問題的設置也讓學生有機會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遷移到實際情境中,鍛煉學生的遷移能力,使學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學生在真實情境問題模擬中直觀且真實地體驗具體問題,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內化為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創業教育中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
1.堅持“以人為本”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需求
主體參與教學模式強調人本主義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創業教育中也應當尊重受教育對象的特點和需求。因此,創業教育應當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利用主體參與教學模式,分析學生的特點和需求,為學生制定并實施科學的課程計劃。教師應當充分考核學生對于創業知識的認知現狀,通過問卷、訪談等多種方式了解學生對于創業教育的學習期待和興趣方向。在尊重學生意愿的情況下,結合創業教育的基本內容,合理設計學習內容和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最優化。
2.建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增強學生的互動
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的主要形式是成立合作學習小組,小組成員根據班級人數而定。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創業教育的課程多是公共選修課程或通識選修課程,課程班級往往人數較多,包含多個專業的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很好地適應創業教育課程的這一特點,將不同專業、學院、性別的學生組合在一起,成立學習小組,促進具有不同學習思維模式的學生針對創業教育的探討和交流。小組成員之間是最好的合作者和助手,通過成員間的溝通和幫助,為彼此提供知識和經驗。學生在小組中既可以汲取他人的優秀品質,又可以貢獻自己的學習成果,表達自己的觀點,加深學生對于創業知識的探索和理解,促進創業教育的發展。
3.加入多樣化的學習模塊,強化學生的理解
創業教育的目標在于使學生學習創業相關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作為一門與社會實踐相關度較高的課程,其教育形式有更多機會融入實踐模塊和現實背景等因素。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是發現學習理論,強調學生在多樣化的背景刺激下主動探索事物之間的聯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基于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的特點,豐富創業教育的課堂形式,是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的有效方法。在創業教育課堂上引入主體參與模式的教學方法,如討論式、實踐式、競賽式等教學形式。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深入到實際工作情境中解決實際工作問題,幫助學生體驗真實企業運營模式,使學生構建更為生動全面的創業知識體系。此外,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案例教學,讓學生通過實際的案例分析和討論,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得到更為全面的發展。
4.引入沙盤模擬學習軟件,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的主體是學生,其宗旨是讓學生自我探索,通過實踐操作來深化自己的學習,從而構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企業經營實戰沙盤(也稱ERP手工沙盤模擬)是指利用沙盤、籌碼、卡片等一系列模具來模擬真實企業的運營情境,學生可以進行企業決策、財務預算、計算產品產能等多項工作內容[1]。通過仿真的情境提高學生對創業知識的參與度,增強學生對實際工作問題的體驗感,沙盤演習能夠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內容中,促進師生間、同學間的多角度交流。創業教育的本質包含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培養自己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同時鍛煉自己的創業能力。這種方法具有趣味性和直觀性,并且通過方法的改進也可以提出不同的游戲規則和困難系數,使學生保有對課程的新鮮感和好奇心,從而真正走進創業教育的世界中。
結 語
高等院校的教育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也直接決定了高校為社會輸送的人才質量。不斷優化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學生自身的發展,還有利于高校自身綜合培養能力的提升,同時有利于社會吸納更加優秀的人才。針對企業和社會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十分必要,創業教育作為一門學科的獨特性促使人們探究更為適合的教學模式。主體參與教學模式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性、自主性、反思性和實踐能力,這些都與創業教育的教學宗旨相一致。主體參與教學模式充分尊重學生的需求和意愿,設置開放、自由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和討論,同時利用真實情境的教學模塊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在創業教育中引入主體參與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創業教育的不斷推進。
參考文獻:
[1]徐慧明:《基于虛擬企業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沈陽師范大學,2013,第1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