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寬口徑工科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寬而不深、博而不精的現象,導致學生難以適應社會需求的問題,提出了基于“影子工程”理念,充分利用“4312”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方案,并以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為例,闡述了導師工作職責、指導方法、組織形式、實施形式等核心內容。實踐證明,本文提出的方案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培養質量的提升,尤其對于寬口徑專業學生專業特長的個性化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本科生 寬口徑 專業特長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STEM理念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復雜工程問題的構建與研究》(項目編號:2017BY037);陜西省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多元化需求背景下繼續教育教師培訓模式探索》(項目編號:2015J17)。

前 言

本科生導師制是將教書和育人結合起來,實現學生個性化培養的重要手段。一般情況下建立在師生互選的基礎上,由師德高尚、知識淵博、能力突出、甘于奉獻、樂于分享的優秀教師擔任導師,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目前,工程類專業尤其是IT類專業均采取寬口徑的培養模式,隨著市場不斷細分,專業性要求越來越高,寬口徑必然會導致學生學習點多面廣內容淺,專業特色難體現,專業能力不突出,不能適應社會實際需求的尷尬局面。本科生導師制作為一種有效的個性化培養制度,對激發學生專業學習興趣,培育個人專業情感,形成個人專業特長必將發揮積極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根據學生不同興趣和特長,進行分層引導,采取措施使學生在寬口徑大背景下,能夠就專業內某一方向深入探究,進而形成特有的專業技能,尤其是在IT類專業具有較高師生比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1,2]。

本科生導師制中的“影子工程”

“影子工程”是指有效利用專業教師個人特長,充分發揮專業教師在寬口徑培養體制下的個性化指導作用,使學生在其指導下,迅速適應大學生活,轉變學習方法,養成新的學習習慣,制訂自己的學業發展規劃,并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卓有成效地開展專業領域的技術應用、技術研究,以及創新探索等工作。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所對應的導師身后像影子一樣,亦步亦趨,將導師的專業特長逐步轉化為自己的專業特長,并運用于專業實踐與創新實踐中。學生學習不僅僅是以往專業理論和知識的積累過程,更是寬厚基礎下特定方向的深入學習、研究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訓練。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特點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電子科學、信息與通信、計算機三大學科交叉融合的產物,是IT領域最熱門的專業之一,也是我國新經濟、新產業模式人才需求最旺盛的專業[3]。在“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背景下,該專業復合型工程應用人才應具有以下特點。

1.綜合知識豐富。學生在學習期間需要掌握電子技術、信號分析與處理、信息與通信、計算機技術、檢測與控制技術等多學科、多領域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完成一般電子信息系統化解決方案分析設計和實現,能夠面對未來信息技術發展變化中的多種挑戰和機遇。

2.實踐能力較強。對于地方應用型高校而言,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實踐性極強的專業,學生綜合實踐能力非常強,正如學生戲稱:能做電路、能調信號、能寫程序、能玩算法。這就說明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集多種技能于一身,有較強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創新意識突出。電子信息技術是新技術革命中最活躍的因素,該專業要求學生有強烈的創新意識,能夠敏銳捕捉現實需要,利用專業技術創造性地給出問題解決方案,才能在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4.綜合素質非常重要。電子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注意綜合素質提升,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對應的技術理論,不能因為一己私利利用先進技術違法犯罪。

寬口徑普通工科教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工科類專業大多以課堂教學為主,采用填鴨式的教學,面對實踐性要求極強,創新性要求苛刻的新形勢束手無策。一個專業培養方案越是強調寬口徑,基礎性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就占用的教學時間越多,極容易出現華而不實,博而不深,貌似什么都知道,但實踐中卻什么也做不好。其根本原因在于學生四年學制剛性約束,口徑越寬,所學基礎性內容就越多,解決實際問題時,貌似都與問題有一定的關系,但往往無法用來直接解決問題,往往難以滿足企業實際用人需求。因此,寬口徑不是簡單局限于學科基礎課程數量的擴大,而是學科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同門類知識間的有機融合。寬口徑人才培養更加強調專業知識學習與專業技術應用的深度,更加強調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更加強調在不斷實踐中持續學習的能力,更加強調追求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而這些恰恰是學生在專業領域具有廣泛適應能力的重要保證,也是寬口徑的真正內涵。

“4312”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方案

寬口徑培養的初衷具有無可爭辯的合理性,對于研究型大學而言,應該是必然選擇。但對以求職就業為主要目的的地方普通應用型工科院校,尤其是在目前師生關系變化,師生聯系弱化,甚至是教師責任心不斷下降的背景下,使寬口徑的初衷和學生最終的學習成果相去甚遠,感覺學了一大堆,卻如一盤散沙,不知道有什么用處,呈現所謂有知識沒能力缺特長的典型特征。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提出了“4312”本科生導師制,強化師生聯系,實現寬口徑下個性化指導,顯著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4312”本科生導師制是指“四步三法一體兩途徑”實施方案,具體如下。

四步是界定每一年度導師的主要任務。大一幫助學生迅速轉變,掌握學習方法,熟悉大學教育特點,學會學習,采取措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建立專業情感,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重要數理基礎課程;大二則梳理專業課程拓展關系,進一步增強專業認知,促進學生學習養成習慣,形成學習方法,制訂專業學習規劃;大三深化專業能力,師生結對,專項訓練,影子工程發揮作用,通過項目、任務、競賽等不同形式,掌握科研方法,在實踐中深化、提升專業能力;大四持續創新,在大三的基礎上一脈相承,持續深入開展專業研究,并針對學生實際需求,提供考研深造,求職就業的參考意見。四步按照年級導師任務各有側重,具體實施時,又分為兩個階段:大一、大二指定導師階段;大三、大四師生互選階段,較好地解決了初期學生迷茫不會選,后期明確目標,跟隨興趣深入發展的問題。

三法是指導師的基本工作方法,包括導學、導研、導航。導學主要面向低年級學生,是指引導或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大學和中學應試型學習完全不同,其教學內容、管理模式都發生了極大變化,要求學生迅速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在新的陣營里一展宏圖。導師在這一階段主要任務就是幫助學生調整和轉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自學欲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導研是“影子工程”的關鍵,是解決寬口徑培養方案下,學生專業特長培育及適應社會需求的重要手段。導師指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創新大賽、科技制作,撰寫研究報告、撰寫科技論文、申請專利技術等。以此幫助學生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形成寬口徑背景下特有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導航則是指導學生形成學習規劃,引導學生建立專業學習知識體系,幫助學生選擇考研方向,指導學生求職就業。寬口徑教育特點是點多面廣,而常規教育是分散、獨立的教學模式。導航就是引導學生融合課程知識,形成相互關聯的專業知識網絡,構建個人專業綜合能力。

一體是指學生形成一個群體。每一位導師指導各年級學生混編形成學習小組,相近專業方向的混編為一個技術小隊,確定一個專業實踐場所,高年級學生進行項目引領、任務驅動,開展探究學習活動。低年級參與學習,形成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這種導師總體把關、指導方法,學生自發形成特定方向的研究性學習,對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發展、協同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

兩途徑是指導師制具體交流促進的兩種途徑。一為師生交流,二為生生交流。導師制設立的根本意圖在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專業成長,促進學生專業發展。導師制的源頭——牛津大學認為,導師制的核心在于教會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探索,并清晰地表達見解。因此,導師制在實施過程中,持續加強溝通交流極為關鍵,是學生學習導師專業特長,增進相互了解,強化協同進步的重要渠道,也是導師借此了解學生,掌握進展,調查需求,答疑解惑,進而進行個性化輔導,促進個性化成長的重要渠道。

培養效果

“4312”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對于電子信息工程這類典型的寬口徑專業,學生得益于導師制的“影子工程”,既有寬厚的專業基礎,又有精深的專業特長,從而真正形成較強的職業適應能力,以及較好的就業表現。學院自從2014年開始試點優秀學生導師制,2015年試點高年級學生全員導師制,2017年面向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大一至大四學生實行的學業導師制度以來,學生學習態度大幅改善,專業實踐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培養質量穩步提升。

2014年至今,學生參加學科專業競賽喜報頻傳。先后榮獲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一等獎3次、二等獎5次;榮獲陜西省大學生電子競賽一、二等獎10余次。學生參加科技創新成果斐然,獲得專利技術20余項。2015年以來,學生參加陜西省“挑戰杯”競賽榮獲金獎3次。

2016年至今,學生考研率、就業率大幅提升。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成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碩士研究生的約占專業人數15%。就業學生中,從事技術研發崗位,年薪大于10萬的接近30%,人才質量得到廣泛認可。

結 語

電子信息行業作為朝陽產業,對人才具有較高要求,既要具有深厚的專業理論功底,又要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技能,還要具備一定創新能力和團隊意識。作為地方院校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面對專業本身的寬口徑,生師比偏大,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不利因素,導致人才培養質量不斷下滑。學院遵循人才成長規律,以學生為中心,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借助“影子工程”拉近專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將教書和育人統一起來,在寬口徑培養的大環境下,實現學生個性化成長,導師方法引導、方向指導、項目引領、任務驅動、以身作則,使學生懂得如何學習,怎樣學好,進而主動進行實踐操作,在達成專業培養目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實踐證明,基于“影子工程”理念的本科生導師制,對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謝斌、肖玲玲、吳君欽:《通信電子類專業導師制培養模式初探》,《科技廣場》2012年第1期,第242-244頁。

[2]熊永華:《電子信息類專業本科生導師制方法及應用》,《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年11期,第55-56頁。

[3]楊杰、張中州:《電子信息工程概論》,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