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資源共享的高校圖書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建設
作者:龍 飛 寶雞文理學院圖書館 陜西寶雞
發布時間:2018-08-27 16:43:1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數字化服務的普及,高校圖書館間資源共享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建設引起了人們極大關注,共享電子資源成為當今大學圖書館最感興趣的主題和新興趨勢。針對這種趨勢,本文通過比較和分析內容設置、數字資源導航系統、主流模式、用戶指令培訓項目、圖書館員綜合素質培養等內容,對虛擬參考服務(工具)、學術信息資源門戶和綜合搜索系統等進行討論,強調了高校圖書館員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得出我國當前基于資源共享的高校圖書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建設的現狀,并對如何推進該建設進行了策略分析。
寶雞文理學院圖書館 陜西寶雞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資源共享 數字文化
引 言
在預算減少和資源減少的世界里,圖書館資源共享和館際互借服務從未如此重要,因為沒有一個圖書館能夠負擔得起它的用戶所需要的所有東西,資源共享是必須的,它可以直接促進可持續性發展,同時,還可利用新興技術來擴大訪問。圖書館通過利用它們的鏈接功能實現各館間資源的最大化共享,為客戶提供不斷擴展的集合。對于那些學習和尋求提高資源共享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堅實的基礎,并且也將使各個高校圖書館從中受益。
基于資源共享的高校圖書館
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建設現狀分析
1.信息資源平臺服務主體的建設現狀
建設科學、快捷、方便、合理的信息資源服務主體的目的不僅在于實現獲取信息途徑的便利化,幫助用戶更快速地獲取需要的信息和文獻資源,也在于迅捷合算地與各個地區的圖書館進行交換與共享[1]。通過分析不同類型圖書館信息資源平臺服務主體的能力,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如何更好地建立一個迅捷合理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平臺,為利用主體提供更專業化的服務。經過大量研究可以發現,各大學和學術圖書館主頁上的列設置和提供的服務幾乎是相似的,只是基于他們特殊的圖書館資源略有差異。他們的主頁內容和功能也類似,盡管有時會有不同的標題?,F在,與2004年的設計相比,主頁設置已經大大提高。此外,通過對各高校圖書館的持續研究還發現,一些大學圖書館在其門戶系統中設置了OA資源或鏈接,這對用戶(主要為研究人員和學生)獲取資源途徑的增加和便捷性的提升是巨大進步。
2.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和完善
隨著越來越多的紙質化資料轉向數字化,數字圖書館也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和生活,成為高校間實現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建設的重要基礎。通過調查發現,高校圖書館內所有選定的數據庫都是可操作的數字庫或其原型,而從主頁設置和數字資源的類型來看,每個圖書館的主流模式都是統一面向服務的。大多數高校都有自己的圖書館信息門戶,提供集成搜索。許多重點大學圖書館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絡資源導航數據庫,此外,幾乎所有高校圖書館都可以提供虛擬參考服務(VRS)。而在2004年前,只有不到三個圖書館擁有門戶網站。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員和研究人員理解和認識到圖書館門戶網站的重要性。這些調查結果都說明我國基于資源共享的圖書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建設的基本配備已經完成。
3.建設資金不足,運營成本過大
高校圖書館公共數字文化共享服務平臺建設是一個長期、系統、龐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人力和物力。雖然國家當前積極推進高校圖書館的共享服務建設,但是經費短缺問題依然是制約公共數字文化共享服務建設的重要難題。一方面,高校圖書館的資金來源過于單一,主要來自政府的專項撥款。但是不同的學校等級,專項撥款的資金投入也有所不同,尤其是民辦學校幾乎處于“自給自足”的建設模式,與“985”“211”的工程院校差距過大,這些差距導致的分布不勻等問題都阻礙了資源共享建設的推進。另一方面,基于資源共享的高校圖書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建設運營成本較大,大部分高校難以承擔。近年來,主要用戶主體對資源的需求越來越趨向于多樣化和豐富化,高校圖書館所需要購進的數字資源庫種類逐年成倍增長,購買成本也逐年上升;此外,還存在內部人員培訓和用戶培訓的成本壓力。因此,爭取多渠道融資和優化建設經費支出結構是當前解決這一難題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提高高校圖書館資源共享下的
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建設策略分析
信息化知識和資源是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也是未來競爭的主要標桿。如何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通過高校圖書館資源共享下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建設提升社會整體文化水平[2],以及提高國家的科學創新能力,就成了當前共享理念建設的重要主題。
1.改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臺建設
技術平臺、管理平臺和標準規范平臺是實現資源共享的三個主要影響因素。技術平臺是共享平臺建設的核心因子,包括資源的存儲、整合和獲取,其功能在于運用對信息的收集、識別、存儲、提取、傳遞、檢測等多種現代信息技術[3]。管理平臺則包括服務策略、運行機制、管理模式的規范和協調,以達到科學管理、合理配置信息資源的目的。標準規范平臺是對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的系統性和規范性描述,是科學、高效實施關鍵技術和管理策略的根本保證,是實現標準規范環境的必備條件。在以上三個平臺科學、規范建設的基礎上,高校圖書館要加快建設具有快捷性和便利性的網絡共享平臺、存儲與檢索平臺和資源與服務協作平臺。
在數字化服務逐漸成為主流的今天,圖書館信息資源和各類服務也逐漸趨于共享化。第一,高校圖書館應該致力于網絡共享平臺的覆蓋率范圍,使各個高校間的交流都可在網絡共享平臺上實現。第二,應擴大存儲與檢索平臺,提高檢索的快捷性和便利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各個高??衫枚嗯_服務器共同分擔存儲負荷,并利用位置服務器對各個高校間的信息資源進行準確定位[4]。第三,借助資源與服務協作平臺,對不同載體的信息進行合理分類,做到高效、便捷、豐富。同時,針對不同的利用主體,提供不同的共享服務方式,以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2.推進用戶指導和培訓
高校圖書館的用戶也可以被稱為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的利用主體。面對不同的利用主體,高校圖書館應有不同的平臺共享模式和策略,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用戶期望。本文在了解過程中發現,瀏覽部分高校圖書館的主頁時,會出現許多與用戶培訓相關的新聞和計劃,以便利用戶不斷學習。通過對用戶的指導和培訓,不僅能使用戶學會如何快速查詢和篩選自己所需信息,也使高校圖書館的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得到了高效利用。
3.提高高校圖書館館員的綜合素質
不同于傳統的圖書館服務,基于資源共享的高校圖書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建設需要更高專業素質和基本素質的館員來進行整體共享平臺的操作,對待不同人群能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服務。這就需要高校圖書館館員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增加專業技能,同時還要對其他學科的專業知識有所涉獵和了解,并且應該掌握與共享平臺建設相關的專業技能,能應對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和日常維護。要達到這一目標,高校圖書館在引進人才時,不能僅僅局限于引進圖書館學、情報學等方面的人才[4],還可考慮招募其他學科的專業人才。在館員正式上崗前以及上崗后,還應進行定期的專業技能培訓。
結 語
簡而言之,中國的圖書館數字文化服務建設旨在為用戶建立一個完整的數字科學信息服務環境[5],并且在主頁設置、數字化資源、特色服務、導航系統、綜合搜索和資源共享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在我國高校圖書館的技術支持、數字化資源和服務水平的考慮下,本文所調查的圖書館目前都實現了總體較高的水平和質量。但是,高校圖書館建設過程中的不足和缺陷始終不能忽視。其關鍵在于當前我國大多數高校的圖書管理者對信息化社會和知識的認識程度,對如何充分利用資源尚未形成系統性的知識框架。因此,我國高校圖書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功能和服務依然需要不斷完善和優化,這將是一個與許多因素相關的偉大項目,包括應用環境、標準、法律、規則、技術和專業人員等,同時,這也是推動我國高校圖書館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參考文獻:
[1]杜鷥:《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的開放與共享》,《圖書館學刊》2016年第38卷第9期,第48-50頁。
[2]寇爽、黃京君、杜坤等:《國外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模式及機制研究》,《圖書情報導刊》2017年第9期。
[3]呂莉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的影響因素分析》,《圖書館學研究》2011年第23期,第33-37頁。
[4]穆穎麗:《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高校圖書館工作》 2014年第34卷第2期,第54-56頁。
[5]Yao L,Zhao P.“Digital libraries in China:progress and prospects,”Electronic Library,2009,27(2):308-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