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在紐約大學訪問期間,通過分析紐約大學音樂商業專業碩士課程設置特點及創新性,并在紐約大學音樂藝術商業專業課程設置的基礎上,結合我國藝術管理課程設置實際情況,提出音樂商業課程體系在中國的構建與完善。

【關鍵詞】紐約大學 音樂商業管理 音樂科技管理 課程設置

上世紀,美國成為世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隨著人們對藝術的不斷關注,與藝術相關的實踐活動也開始活躍起來。此時,急需一批懂藝術的管理者。1966年,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托馬斯·雷蒙德、斯蒂芬·格雷瑟與藝術管理者道格拉斯·史沃比聯手創辦了藝術管理研究所,這成為美國藝術管理教育的先驅。之后經過幾十年發展,如今全美近100所大學設有藝術管理課程,他們依托自身學科資源特點與辦學理念偏好,培養出具有自己學院特色的藝術管理人才,其中表現比較突出的就有筆者作為訪問學者訪問的紐約大學。

紐約大學音樂商業管理課程概況

紐約大學是世界排名20位的綜合類大學。藝術管理專業分別在兩個學院開設。一個設在斯坦哈特文化教育與藝術學院。另外一個設在帝施藝術學院。在斯坦哈特學院設立的藝術管理相關專業有兩個,一個是音樂商業專業,另外一個是表演藝術管理專業。此文是針對斯坦哈特學院音樂商業專業碩士課程進行分析整理的。

斯坦哈特學院音樂商業專業分為音樂商業和音樂商業科技兩個專業,分別有51學分,學制兩年。

1.音樂商業專業方向碩士課程設置(見表一)

學生需修滿51個學分。其中包括必修課11門,共33學分;選修課6門,要達到18學分。根據課程涉獵學科不同劃分較詳細。其必修課程分別設置在斯坦哈特學院(包括與音樂有關的政策、法律法規、管理、科技、市場、談判等內容)、斯特恩商學院(包括會計、科技、組織力等)。選修課設置在斯坦哈特學院(包括:全球音樂管理、營銷等)、斯特恩商學院(商業相關)。其他選修課根據學生個人興趣及指導教師建議選擇。

2.音樂科技商業專業方向碩士課程設置(見表二)

學生需修滿51個學分。其中包括必修課11門,共33學分;選修課6門,共18學分。根據學科涉獵不同劃分較詳細。必修課包含音樂商業核心課(包括市場、政策法規、談判等)、音樂科技課(數字音頻處理)。設置在斯特恩商學院的選修課,根據學生個人興趣及指導教師建議選擇;設置在斯坦哈特學院的選修課(包括與音樂相關的宣傳與促銷、全球音樂管理等)。

表一 紐約大學音樂商業專業方向碩士課程一覽表

表二 紐約大學音樂科技商業專業方向碩士課程一覽表

紐約大學音樂藝術管理專業碩士課程設置特點

1.課程設置的合理性

紐約大學課程設置基本為三個板塊:音樂商業課程、音樂管理課程、相關法律法規,涉及財務、統計學、管理學、公關、市場分析等。另外,在音樂商業科技專業加入科技內容,選修課程既可以在指定范圍選擇,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教師建議,在紐約大學各系各專業進行橫向選擇。這種課程設置是基于音樂商業管理人才的職業屬性而設置的,依托紐約大學自身作為綜合類大學的優勢,合理靈活又有章法。與音樂相關的課程設置在斯坦哈特學院,商業課程則設立在斯特恩商學院(斯特恩商學院是美國排名前三位的商學院),師資力量與課程質量均可以得到保證。

2.重視商科及管理課程

我們可以看到,紐約大學碩士課程設置中,有關音樂專業基礎課程的內容沒有涉及,包括像東西方音樂史、曲式、配器、和聲或者聲樂、器樂等表演課程。筆者在訪問期間,對此問題存在很多疑惑。因此,采訪了相關教授及學生,對這一問題得到的答案是:音樂商科碩士專業的學生,入校前需要具備一定的音樂學術背景。所以,一部分學生是本科階段從事音樂相關專業的(包括音樂表演、音樂教育、藝術管理)。另一部分學生是商科或其他學科申請過來的,這部分學生同樣需具備一定的音樂知識。紐約大學課程設置理念是培養真正從事音樂藝術管理的人才,他們的身份屬性是管理者,他們要了解掌握音樂藝術管理的規律,更重要的是要有音樂管理操作及實際運用能力。因此,紐約大學課程設置偏重商業及管理課程,學生可根據自身學術需要,在選修課程上選擇學習音樂相關知識內容。

3.重視實踐

音樂商業專業本身是一個實踐性及操作性很強的交叉性學科,培養的學生不僅應該熟知音樂管理制度、法規及相關知識性內容,更重要的是要有掌控全局及實際操作能力。紐約大學地處紐約這樣的國際性大都市,其自身文化藝術市場非常繁榮。所以,這也為學生能夠在藝術機構實習,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紐約大學每學期均有實習任務,設置3個學分,貫穿學生整個學習過程。學校與眾多藝術管理機構達成了合作協議,如林肯藝術中心、大都會博物館、卡內基音樂廳等盈利及非盈利機構。另外,教授個人在本行業領域內擁有廣泛的人脈,這些都為學生實習提供了更多選擇。

實習分為兩類:一是利用學期內自由時間與實習機構進行溝通,選擇合適時間進行實習,這種實習主要根據實習機構規定及實習職位需要所決定。二是課堂上的項目實習。所謂課堂上的項目實習是指課堂與實習基地相結合的實習方式。教授會在課堂上邀請藝術管理機構相關人員,做講座并與學生進行交流。之后,學生會被允許到實習機構實地考察。考察后,教授會提出或學生自己提出項目方案,如如何進行音樂會現場管理、如何舉辦音樂節、如何在博物館展覽中加入創新元素、如何進行市場問卷調查,等等。也有一些項目是實習機構正在進行的項目計劃,教授會針對學生談論和設計方案提出建議及修改意見,學生從中找出自己的不足進行修正,學到實際的管理經驗。如果是實習機構正在進行的項目,學生可帶著自己的項目方案,再次回到實習機構進行陳述,也有可能因為實習機構對項目方案的認可,真正參與到項目計劃實施中去。

4.重視音樂科技部分

筆者在美國訪問期間,強烈感受到科技在整個美國音樂商業教學中的地位。任何一個時代變革都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如今在數字技術革命的背景下,同樣伴隨著音樂管理中各個環節的變化,涉及到音樂生產、傳播、應用、營銷的方方面面。紐約大學音樂商業專業專門有一個音樂科技管理方向,這是一個非常具有前瞻性及創新性的思路。紐約大學關于音樂科技教學部分,不僅僅是對已有科技進行分析,更多是教授一種創新性的思維,重點教授學生如何應用科技理念去拓展一個新的音樂商業思維,為打造音樂商業帝國提供科技支撐。課程中涉及的新技術有:新型音樂模式與市場、娛樂、媒體、科技、音樂產業促銷宣傳等。

紐約大學課程設置對我國音樂藝術管理專業的啟示

目前,國內與紐約大學音樂商業專業類似的有音樂藝術管理專業,在課程設置上與紐約大學音樂商業課程基本相同。如必修課、選修課,必修課一般為3門專業課(每門4學分),選修課7~8門(每門2~3學分),每人需選擇4~6門,修滿40左右學分。另有論文發表、專業實踐、實習等。但是,這些課程真正的內容尚需提升。

1.學科架構及教學內容

從總體上看,與紐約大學音樂商業管理專業相比,我國的音樂藝術管理專業起步較晚,目前尚處于探索及發展階段,在眾多環節只是建起了一個基本框架。就音樂藝術管理專業課程來說,大都設立在音樂學院,因而沒有綜合類大學的多學科師資優勢。除音樂方面的課程外,許多課程都是外聘教師,這些教師對音樂并不了解,所以在授課環節上多少有些偏頗。因此,在課程設置的豐富性、整體策略、授課質量上需進一步提升。

2.創新培養模式

紐約大學音樂藝術管理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性,尤其是重視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學生在課堂上需要提出新的建設性思路,打造屬于自己的職業屬性標簽。我國課程的授課環節,恰恰少了自由精神與自覺意識,我們需借鑒美國學院開放性、互動性的授課方式,提問式、互答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創意及創新上有所提升。

3.科技與音樂結合

科技革命帶來歷史變革,我們應該清醒認識到這一點,為社會培養更多適合時代發展的人才。其實,重視科技在本質上也是重視創新理念,運用新手段去創造新的理念、新產品及便捷的生活方式。

4.重視實習,培養有針對性的人才

音樂藝術管理專業學生對工作能力有較高要求,學生在選擇實習機構時,應該盡可能地擴大選擇面。一方面在廣度上涉及更寬,另一方面則有針對性地進行實習。廣泛體驗能夠使學生更全面了解音樂藝術管理的各個環節,有針對性的實習,讓學生個人專業的側重與就業相吻合,使其可以提前進入一個實戰操作訓練階段。另外,實習生應該與教授在學術探討上保持良好溝通。

結 語

音樂藝術管理專業學科建構是時代與人民的需要,音樂藝術管理人才培養更是關系著國家音樂藝術文化發展大計。各個設置音樂藝術管理專業的學校,以及從事音樂藝術管理教育的教師應該常思考多借鑒,提出更具科學性、合理性的符合教育規律及人才培養理念的課程設置建議。筆者在紐約大學中的訪問所見,只是美國音樂藝術管理專業課程設置中的一部分內容,對我國未來音樂藝術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我們需要借鑒得更多,但最終需要依據中國自身音樂藝術特色及發展走自己的路,擁有一套較為完善的、帶“中國標簽”的音樂藝術管理專業課程設置體系及培養方案,為中國在世界音樂藝術管理領域培養出優秀的國際性人才。

參考文獻:

[1]Jeffrey Brabec &Todd Brabec,Music Money and Success(7th Edition).

[2]Anita Elberse,Blockbusters(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

[3][英]約翰·皮克、弗朗西斯·里德:《藝術管理與劇院管理》,杉木 譯,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第165頁。

[4]董峰:《美國藝術管理研究生教學課程設置探討》,《美術與設計雜志》。

[5]張秋月、許放:《伯克利音樂學院音樂藝術管理專業教育及啟示》,《中國音樂》(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