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進一步探索高職骨干院校實訓基地內涵建設,文章以地下工程監控量測課程實訓為依托,研究實施實訓考核方式改革、提高實訓基地使用率的相關措施,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并明確指出高職骨干院校后期建設的重點不是基礎設施建設,而是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及如何提高實訓服務質量和生源質量。

【關鍵詞】內涵建設 實訓基地 方式改革 教師素質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改基金項目(2015JG-34)。

近年來,隨著國家工業建設飛速發展,職業技術人才嚴重缺乏。職業教育在借鑒德國相關經驗的基礎上進行體系改革,調整布局。高等職業教育出現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國家力爭到2020年建成百所高職高專骨干示范院校,建立相對較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滿足建設全面工業發展之需要。 [1-2]高等職業教育和普通本科相比,是以傳授實踐技能為主,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鍛煉一身過硬的技能,技能與知識相互融合,相輔相成。職業教育打破了本科學習純理論知識的瓶頸,教學過程中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中注重理論應用,在做中學,學做相依。[3]但是在過去的20年中,高職教育始終處于“追、趕、超”階段,為了符合高職骨干示范院校要求,加大應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高職骨干院校除加強課程資源建設外、全面投入到實訓基地的建設中,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可分為校內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主要是和專業領域相關的著名企業合作,讓學生在職業環境中學習,但理實一體化教學難度大,且學校對學生難以管理,加之學生缺乏職業安全意識,事故頻發,進而校內實訓基地備受高職院校青睞,但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投資大且效果難以評估[4-5]。國家對高職院校實訓建設沒有統一標準,各校結合自身發展需求,自主建設,甚至在同一所院校中,各個系部都是根據專業需要,各自為政。對于全國而言,會造成資金投入大,實訓基地重復率高,資源浪費,甚至部分院校出現盲目攀比、相互跟風等惡劣現象。[6-7]為了建設新型骨干院校實訓基地,本文以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高速鐵路隧道實訓基地內涵建設為依托,研究地下工程監控量測課程實訓考核方式改革、學生學習積極性、實訓基地管理、使用率、師資配比及引進等問題,明確實訓基地后期內涵建設的定位目標和方向,探索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新思路。

高速鐵路隧道實訓基地建設

高速鐵路隧道實訓基地是在2010年開始籌備建設的,成立了實訓基地建設小組,由系主任擔任建設組組長。首先編制實訓基地可行性方案,可行性方案中設計編制的隧道實訓項目較多,現以地下工程監控量測實訓項目為例進行說明。建設小組以人才培養方案為依據,編制了隧道工程監控量測的實訓項目,學院邀請了行業專家對隧道基地實施方案進行了論證,如圖1所示。對專家提出的意見進行修改后,報學院主管部門審批,進行設計招標。由于學校作為一個非盈利的事業單位,對于真實隧道建設設計沒有實際經驗,為此,聯合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和中鐵一局,分別進行設計和建設,保證了工程的順利進行,最終建設效果如圖2所示。

高速鐵路隧道監測實訓內容

地下工程監控量測是地下工程與隧道施工技術專業的五大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實訓項目主要是通過企業調研和國家相關規范來確定,隧道與地下工程施工量測主要是為了掌握結構的受力或變形,判定施工過程的穩定性,確保維護結構的安全。因此,對于結構受力較大、變形較大處均應對其進行監測,結合高速鐵路隧道結構特點,制定出監測實訓項目如表1所示,監測項目實訓區見圖3—圖6。

高速鐵路隧道監測實訓的有效利用

高速鐵路隧道實訓基地作為學院一個骨干建設的亮點,能不能有效利用是實訓基地內涵建設的關鍵指標,建立實訓基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學院及其他兄弟院校、企業學員的實習、學習。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習興趣,在理實一體化教學課程中應列出所有實訓項目,大部分實訓項目學生可自主選擇,考核方式即過程性考核,以2016年下半年地下工程與隧道施工專業3個班和盾構施工專業2個班為例進行說明,選擇結果如圖7所示。

在實訓項目自主選擇后,教研室安排相應的實訓教師進行實訓指導,除了課內安排的實訓時間外,可以預約實訓,預約教師會對統一實訓項目的實習學生進行統一安排,由教研室安排教師對學生進行實訓指導。

通過圖7可以看出,15.8%的學生對隧道拱頂沉降監測學習興趣較高,選擇比例最大,而對于隧道圍巖內部位移監測選擇相對較少,只有2.2%學生選擇該實訓項目。這樣就會造成分配比例不均衡的問題,由于教研室教師數量有限,教學所教授的課程不一,大部分教師不可能對所有監測實訓課程進行指導,每個實訓項目的指導教師數量如圖8所示。這樣就會造成有的實訓項目學生人數壓力大,教師數量比較少,指導工作比較難。

高速鐵路隧道內涵建設的思考

高職骨干示范院校是國家教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訓項目增多、實訓管理和考核方式改革等措施,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實訓室的使用率,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值得思考。

1.高職骨干院校建設不單單是建設基礎硬件設施,更重要的是對教師的培養與提高。專業教師不僅要能夠熟練掌握課程實訓,還應對本專業進行相關行業技術服務,形成產教深度融合。

2.高職骨干院校建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更多的院校大力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然而實訓室管理、學生考核方式等仍然落后。實訓室管理人員的工作更多的應該是對學生實訓的指導,以提高服務質量。

3.學生在自主選擇實訓項目后,教師的工作壓力增加,骨干院校后期建設中最大的工作是招聘相應專業的高水平教師。

4.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應更加注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過程性考核,但是自主選擇實訓項目考核,且每一個實訓項目難度都不相同,致使學生選擇會有一定的保留。

5.我國高職教育一直停留在學習、借鑒和發展階段,建立工業強國的根本是人才,應鼓勵更多的高層次人才走一線技術之路,以適應社會發展之需。

參考文獻:

[1]黃煒:《高等職業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研究》,學位論文,福建師范大學,2015,第1-30頁。

[2]聶紅賓:《CFRP布修復凍融損傷混凝土抗彎構件力學性能研究》,《高科技纖維與應用》2016年第2卷第41期,第38頁。

[3]聶紅賓:《CFRP布加固凍融損傷混凝土構件力學性能研究》,學位論文,沈陽大學,2014,第2-7頁。

[4]Chen J.F,Teng J.G.“Shear capacity of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strengthened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rupture,”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03,129(5):p.615-625.

[5]王俊山、楊天英:《基于專業群理念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年第3卷第29期。

[6]李建:《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若干問題研究》,學位論文,天津大學,2008,第7-13頁。

[7]徐岳清:《高等職業學校實訓基地建設研究》,學位論文,華東師范大學,2008,第1-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