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舞運動在高校團體操中的推行優勢研究
作者:呂 默 西安體育學院 陜西西安
發布時間:2018-08-01 09:15:3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高校團體操是高校校園重要的業余活動,也是豐富高校學生課余時間的重要形式。排舞運動以其練習動作的獨特性和易于普及性、組織形式的多樣性、活動場地的便捷性、特有的教育性以及其蘊含的趣味性等特點和優勢,成為高校團體操中不可或缺的新型元素和重要內容之一。排舞運動的加入,既豐富了高校團體操的活動內容,也有利于向全體高校師生展現校園文化的多姿多彩,推進高校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創建和諧團結的校園環境。
【關鍵詞】排舞運動 高校團體操 推行優勢 研究
引 言
高校團體操的提出最初是為了響應國家頒布的《關于開展全國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的決策,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高校校園作為培養社會人才的主要陣地,不僅是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場所,更是學生鍛煉和培養綜合素質的地方。高校團體操是高校校園生活里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近年來,排舞運動加入高校團體操,更是受到了高校學生的一致歡迎和認可,學生對于體育項目的參與性和積極性空前高漲。筆者基于排舞運動在高校團體操中具備的各種優勢進行分析,讓學生對排舞運動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這也有利于排舞運動在高校團體操中的推廣和應用。
高校團體操概述
高校團體操作為高校校園的一項集體性項目,是整個團體操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高校團體操表示團體操發生的地點是在高校校園,即發生環境是特定的;其次,高校團體操的表演主體主要是高校教師和學生,表演內容突出的是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和校園精神。而學生參與高校團體操的作用和意義則顯而易見:通過這種集體性的團體操訓練,可幫助學生提高肢體協調能力,加強身體鍛煉,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團體操的鍛煉中,高校學生不僅身心得到了放松,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和團隊意識,更重要的是,還在這個過程中收獲更多朋友和同學的關心。
排舞運動概述
排舞運動,最初是源自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西部鄉村舞,它自出現時就已經具備了一套完整的、多元化的以體操舞為主要舞碼元素的舞蹈動作,并有音樂作為伴奏,是一種風格多樣化的、時尚的大眾健身運動。排舞發展到現在,已經記錄在內的就有3000多首舞曲,并且每一首舞曲都帶有其配套的舞碼,包含著各種拍數的循環節奏。
排舞運動實質上是屬于有氧運動的范疇,著重于改善練習者的身體形態,幫助練習者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并且在練習的過程中提高自我欣賞水平,豐富業余生活,有利于練習者身心健康發展。
排舞運動在高校團體操中的推行優勢
高校團體操不僅給予了高校學生展現精神風貌以及體育文化風采的一種形式,同時在內容上也在不斷豐富和創新。排舞運動以其獨一無二的優勢和新穎易行的特點加入高校團體操中,既豐富了高校團體操的活動內容,也增加了高校學生參與高校團體操的積極性。
1.豐富了高校團體操的活動內容
高校團體操的活動內容是隨著社會發展以及時代變化而變化的,并非是一成不變、生搬硬套的。高校學生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如果只是沿襲舊例止步不前,最終會被社會所淘汰,學生所反感。高校團體操本就是為了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增強其綜合素質而出現的,如果失去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興趣,那么它的存在也就沒有了任何意義。所以,高校要在堅持創新的前提下,主動在高校團體操中加入更多新鮮的、健康的元素。高校團體操具有強大的兼容性以及包容性,隨著排舞運動的加入更使得高校團體操展現出青春活力的魅力,生動地詮釋了團體操的主題思想,活躍了運動氛圍。與此同時,排舞運動自身具備的獨特風格和優美簡單的動作等特點,讓高校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舞蹈運動的藝術性和獨特魅力。總之,排舞運動的加入更加豐富了高校團體操的活動內容。
2.排舞運動的易于普及性及獨特性
根據前文所述,高校團體操最為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表演主體都是高校教師和學生,即對象是確定的。不僅如此,高校團體操的練習時間一般情況下都是在早操或是課下時間,這就要求教師在選取練習內容的時候,盡可能選擇那些簡單易學的動作和姿勢,當然前提必須是能夠激發學生鍛煉興趣和積極性的活動內容。排舞運動有其自身獨特的優勢,即它的每首舞曲都有著特定的節拍和節奏,需要按照其特定規律不斷地重復動作。同時,學生還可以結合自己的風格特點變換方向,展現獨特的魅力。另外,由于排舞本身融合了像探戈、華爾茲等眾多國際時尚元素,并伴有當前的流行歌曲作為舞曲,可以單人練習也可以結伴練習,簡單重復的動作和流行時尚的氣息,使得排舞運動受到了廣大學生的歡迎和喜愛。再加上高校團體操的練習時間不是很長,又具有很好的表演效果,因此,排舞運動和高校團體操的結合不僅給學生提供了簡單易學的舞蹈動作,同時又兼具時尚藝術性,大大提高了排舞運動在高校團體操中的普及程度。
3.排舞運動練習形式的多樣性以及便捷性
排舞運動之所以能在高校校園中受到如此大的歡迎,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排舞運動練習形式的多樣性以及練習空間的便捷性。排舞發展到現在已經是一種可以支持多人參與而且不需要舞伴就可以練習的運動形式,高校學生可以根據當時的天氣狀況或者是場地的限制、人數的安排等因素,選擇不同的練習方式。排舞運動對于伴奏音樂也沒有特定的要求,一般使用比較大型的音樂器材和練習設施的機會并不高,只要有足夠的練習空間,哪怕是宿舍走廊或是小型練習場都可以作為排舞運行的練習場地。因此,就算遇到惡劣天氣或者是場地占用等突發事件,也不用取消練習,直接選擇在空間足夠的室內就可以進行,也不會影響到練習效果和進度。綜上所述,排舞運動在選擇練習場地的便捷性以及空間利用的高效性和練習形式的多樣性上具備獨特優勢,深受高校學生和教師的歡迎和認可,在高校團體操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4.排舞運動的教育性及趣味性
高校團體操作為高校校園生活的一項重要體育文化項目,有著特定的要求和藝術標準,這和排舞運動的練習要求不謀而合。排舞運動要求練習者不僅要保證每個舞步的整齊性、節拍的完整性,還要符合動作的優美性以及與旋律配合的默契度等。具體來說,在排舞運動的集體練習中,除了要求學生統一舞步之外,還必須適時加上自己的肢體動作和情緒變化,并在練習過程中逐步加大難度,將自己最好的一面通過肢體動作展現出來,盡可能發揮出自己最獨特的性格魅力。這樣一來,就在無意識中讓學生學會通過體育藝術的體驗和感悟去創造一種全新的藝術,并使自己在練習的過程中收獲自信和自我肯定,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增強了自身的競爭意識。這種人格上、心靈上以及思想上無意識的培養和鍛煉,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人格的教育。這與高校團體操的目的性是一樣的,有著共同的追求,都是希望高校學生通過團體操的運動美和排舞的藝術美得到身心的全面發展,感受運動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5.排舞運動在高校團體操中的推行滿足了高校學生的審美需求
高校團體操通過向學生展示其美的文化和美的享受,提高學生的大眾審美能力和水平。同時,在練習團體操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感受運動帶來的藝術美,從而理解和鑒賞這種美。
排舞和高校團體操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排舞的舞蹈動作簡單而統一,在符合基本規律的基礎上,通過間距的變化形成不同的隊形圖案,再加上排舞運動本身自帶的故事情節和主題思想與高校團體操相互融合、相輔相成,共同呈現給高校師生一種別具一格的視覺效果,從而獲得新穎獨特的審美享受。
結 語
高校團體操秉承健康體育和終身體育的基本理念,將排舞運動納入其練習和表演的體系中,極大地豐富了高校團體操的活動內容和表現方式。除此之外,排舞運動更是以其獨特的優勢與高校團體操進行完美融合,共同為創建文明和諧校園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更重要的是,排舞運動在高校團體操中的推行和實踐,滿足了全體高校師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也為校園體育文化的開放互動提供了全新的窗口。這樣一來,不僅凸顯了排舞運動在高校團體操中的推廣優勢,也成功地為高校體育文化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和血液。
參考文獻:
[1]高野:《民族舞蹈與體育健美操的融合性探討》,《陜西教育》2013年第Z2期。
[2]譚博:《論陜西民間舞蹈在高校中的傳承》,《陜西教育》2015年第10期。
[3]萬玉玲:《高校健美操課程中增設排舞教學的研究》,《時代教育》2016年第12期。
[4]曹茜:《排舞與大學體育舞蹈融合教學的研究》,《才智》2015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