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指的是以繪畫為主,文字為輔的一種書籍,它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由于其能夠給閱讀者以細膩的藝術感受,提供自然的感情抒發,同時有助于激發兒童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因此備受兒童的喜愛。教師可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適當引入繪本教學,把這種趣味性強、視覺效果好的讀物融入到日常英語教學中。

一、選擇合適的英語繪本——基于學生年齡特征

市面上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英語繪本,當教師在選擇時,首先應當基于學生的年齡特征,這是開展繪本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小學生當前開啟的是感性思維模式,好奇心強但又容易分散,尤其是對色彩和圖畫的敏感性很高。因此,教師在選擇繪本時,應當選擇畫風萌趣,圖片相對較大較多而英文單詞、句子相對較少,不論是畫面還是畫風,都盡可能簡單。唯有如此,學生們在翻閱時,才會興趣飽滿而不至于覺得閱讀難度過大。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標準是引入到課堂的英文繪本應當是原汁原味的,最好是國外原創的,才能更好發揮其教學價值。

二、發揮繪本的功能特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般來講,繪本教學僅占課堂正常教學時間的一小部分,在這極短的時間里,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多方面的感官。比如,選擇有配套音頻的繪本。特別是對于對話類、繞口令類、兒歌類,當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完后,再聽音頻,就會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于繪本內容的印象,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英語聽力。比如情境模擬,當繪本中有對話時,教師讓學生看完、聽完后,還可以邀請若干名學生來扮演繪本中的人物,現場還原繪本內容。這無疑是對學生口語能力的訓練。比如,單詞的記憶,繪本中出現的單詞,特別是與教材內容關聯度非常高的單詞,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拼詞、猜詞、串詞等方式來記憶單詞。比如,學習英語兒歌,類似于《Wheels On The Bus》《The Itsy Bitsy Spider》這些由兒歌改編成的繪本,其朗朗上口的歌詞曲調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

三、關注繪本的語言知識——聯系教材相關內容

在課堂中引入繪本,開展繪本教學的最終目的都在于為了學習而服務,因此,為了更好地讓課堂因繪本的引入而異彩紛呈,教師應當盡可能關注繪本的語言知識,將繪本內容與教材內容進行緊密聯系。比如,卡爾老爺爺最著名的《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繪本里面囊括了從Monday到Sunday的星期詞匯,以及各種生活中常見的,學生經常會接觸到的食品類單詞。很顯然這就是一本與教材關聯度非常高的繪本。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實際上也是在同步進行著教學內容的講解。對教師來講,所講解的知識是一樣的,但方式方法與承接載體從原來單純的教學課本變成了有意思的繪本,這無疑給課堂增添了更多的亮點與光彩??偟膩碇v,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時,應當謹記“為課堂服務 為知識服務”這一宗旨,將教材知識以繪本的形式呈現,達到平衡教學趣味性和教學任務性的目標。

四、拓寬繪本的內容題材——鼓勵學生分享學習

繪本作為一種適合于兒童的趣味性讀物,不應當僅僅局限在課堂中,還可以普遍存在于學生的生活中,而繪本的內容與題材又是多種多樣的,如果單靠教師的一己之力則顯然無法全面鋪開與推薦。因此,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時,可以鼓勵學生們分享學習。比如,鼓勵大家去圖書館借閱,帶到課堂中與同學老師一起分享。比如,鼓勵大家通過購買或借閱的方式,搜集不同內容的繪本。比如《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是有互動功能的繪本,學生們可以幾個人一起來翻閱它,在玩的過程中去學習顏色單詞、臉部單詞等。比如《Let it snow》這類主題繪本,還可以與小學課程中的自然科學相聯系讓學生邊讀繪本邊討論探究大自然的規律。總的來講,鼓勵學生們進行分享學習的好處在于當學生們自己是繪本閱讀的發起人時,其閱讀的主動性越高。教師以指導者的角色來引導學生,從小培養學生互助共享的友愛精神。

將繪本作為教學元素引入到小學英語課堂中是一種新的教學嘗試。它既是一種符合兒童心智特征與學習習慣的讀物,又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當教師能夠巧妙地將其與教材中的內容進行關聯時,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以外,當學生在教師鼓勵下能夠與周圍的同學們分享學習時,這種友愛互助的精神又有助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偟膩碇v,教師需要科學合理地借用好繪本這一形式,讓小學英語課堂異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