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紫千紅“才”是春—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策略小記
作者:陳喜林 寶雞高新一中
發布時間:2018-07-09 10:33:4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發展,是我們語文教師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我在教學實踐中無時無刻不在為此而努力。現就一年來的做法及想法,略作整理,予以分享。
一、查缺補漏,催開“改錯本”之花
改錯本,使學生錯中求真,深刻掌握語文知識。作為老師我們時常在說查缺補漏,時常告誡學生重視改錯,可是真正能把改錯落到實處的學生并不多,甚至連作業本上的改錯都時時遺忘。我眼見學生陷入作業大戰中,疲于應付完成任務,我急于找到一種盡量讓學生少做作業,但又能保證學習效果的方法,這就落在了改錯上。開學第一課我給學生陳述了此項作業的重要性,讓學生先在思想上對改錯重視起來。我規定了作業格式、上交的時間等。為了顯示自己的重視與決心,自己親自檢查批閱。
要求全班同學的改錯本一致,封面務必寫上“改錯本”三字,改錯一周一做,在星期天晚上把本周做過的作業本、資源與學案、聽寫本上的錯誤之處認真摘抄出來并改正,錯字錯詞必須改三遍,選擇題改一遍,閱讀題只改課內的,課外閱讀在學案上自行改錯。我為了保證改錯的質量,星期五下午不布置任何正式作業,讓學生專心改錯,起到真正的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二、精心選拔,培養“尖子生”之花
學期初的質量分析會讓我深受刺激,一個班級學習成績的提升,沒有尖子生,就像一把禿頭的兵器,既沒有沖擊力,也沒有方向和長驅直入的優勢。精挑細選,成立“尖兵隊”,充分發揮其引領帶動的作用。使學生從語文學習習慣及學習方法等方面有看得到的模式,眼見為實的真經。語文學習過程中,才會學習有榜樣,趕超有目標,學習積極性也能得到極大調動。
對于苗子生的選擇原則是: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平時表現。比如前10名中王永是之前考試不及格的一個同學,因為后半學期對語文產生極大興趣,尤其對背誦這一能力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所以語文成績突飛猛進。雖然目前他的成績可喜,但這樣的學生基礎不扎實,所以我并未選擇他,讓他在目前的基礎上穩定下來是重中之重。我會選擇其他學習成績又好又穩定、學習態度端正、平時表現優秀的學生,作為苗子生。
選好苗子生后,第一步我會選擇性地讓他們從多練些習題開始,以后會逐步培養他們的綜合語文能力。
三、不言放棄,助開“潛能生提高”之花
一個班級學習成績的提升,除了有優生的提,還不能有潛能生的拖,所以對于潛能生的管理和引導,是一個與培優工作一樣重要的課題。培優不忘補差,對于潛能生,摸清底子,區別引導,從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上狠下工夫,效果一定值得期待。
我們班上學期,期中考試成績不及格10人,期末考試成績不及格5人,可見其中5人是因為學習態度不認真而導致學習成績差。這些孩子的學習基礎差,不是這些孩子的智商有問題,而是學習目標不明確,態度不端正,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方法不正確。細細想來,這些問題如果經過引導與重視還是可以在這些孩子身上消滅掉的,讓他們擺脫潛能生的稱號,向中等生靠近。
我們班的潛能生分為兩類:一是基礎差的學生。二是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我就對癥下藥,對于基礎差的學生讓他們與學習好又合得來的學生結成幫扶對子,讓學習好的學生負責他的作業,檢查其聽寫,其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時負責提醒,其作業不會時負責講解,要求對子間要和諧,不能有應付差事的情況發生。那么對于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找合適的學生與他結成幫扶對子。
四、拓思妙構,澆灌“習作能力”之花
語文學習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四種能力。顯而易見最終會落到一個“寫”字上。語文學習最終目的就是會寫、能寫、寫好。
我們班學生的語文基礎本來就弱,我打算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為了不讓學生對習作產生畏難情緒,我使用滲入法:第一步,設立“心香一瓣”小欄目。我給學生布置作業的最后一道題是一個固定的小欄目“心香一瓣”,讓學生用50到100個字,寫對他印象深刻的人物事情或相關的一些感受,這個小欄目訓練學生的“我手寫我心”的能力,訓練他們寫連貫語言,交代清一件事情的能力。學生對這個小欄目都很感興趣,能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第二步,設計小作文。語文課文學習之后,在習題設計中會用小作文來拓展學生的學習,之后,深化本課學習知識的主題與方法,能起到學以致寫的目的,能把課堂學習的東西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語文教學無捷徑,要重視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培養,讓語文教學全面開花,才可以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沒有短板,逐步提高語文教學成績,進而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素養的全面提升。孩子的學習亦如花朵,只有萬紫千紅全部開放才是最美最燦爛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