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會結束后,在今年的“部長通道”上,教育部長陳寶生就“教師隊伍建設”與“課后三點半”等熱點話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今年年初,黨中央、國務院下發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陳寶生指出,要貫徹落實這個文件就是要辦六件事,一“提”,二“改”,三“育”,四“用”,五“保”,六“尊”。

一“提”,提高地位,提高待遇。提高地位是三個“明確”:首先是明確教師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地位,在民族復興的偉業中是一支不可小視、無可替代的力量,是一支重要力量。第二點要明確教師的職責,他們承擔的是國家使命,是教育公共服務的職責,這是一個光榮的使命。第三就是要明確公辦中小學教師國家公職人員的法律地位,這是第一次作出了這個安排,是一個重要的制度安排、制度創新。提高待遇,就是要完善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健全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要確保中小學教師的工資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要提高鄉村教師的待遇,還要落實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教師的補貼政策。另外就是要加強督導,確保這些政策真正落實到教師的心里面,讓他們的臉上能充滿笑容。二“改”,就是要改革教師編制配備制度,要按照合理科學的師生比配備教師隊伍,改革教師準入和離職制度,提高教師入職的學歷,等等。我們要實行教師振興行動計劃,改革教師管理制度。三“育”,就是振興師范教育,培育未來的教師,培訓現有的教師,提高他們的素質,培養適應進行現代化建設、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教師隊伍。四“用”,提高教師地位、待遇,最好的是使用他們,給他們壓擔子、指路子、出點子、給位子、發票子,讓他們能有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要對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作出安排,拓寬他們的渠道。比如,要提高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所占的比例,中職學校設正高級職稱。五“保”,就是保障、保護。就是提供經費保障,過去我們的經費更多是用于硬件改善,今后要更多用于人的全面發展,用于教師隊伍建設。還有就是依法保護教師的合法權益,此外為貧困地區教師建好周轉房,讓他們履職學習有一個好的條件。六“尊”,全社會都提倡尊師重教。即重振師道尊嚴,師道神圣不可違反。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違反了師道,遲早是要受到懲罰的。所以,全社會要創造教師從業的寬松環境。教師也要自律、自警、自省、自愛,做一個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師。 (教育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