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你們好!

這個寒假,我們高一政治備課組為大家設計了一次社會實踐作業(yè)——社會改造。大家可以看到這份作業(yè)的第一句話就是“立德建功,無問西東”。《無問西東》這部電影你們有人看了沒?沒有看的話,放假后可以去電影院看看。

其中有一段西南聯(lián)大的故事,很有意思。講述的是,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了躲避戰(zhàn)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幾所高校一起南遷至云南昆明,師生在炮火中教學與學習的故事。西南聯(lián)大存在僅僅8年,卻在中國百年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電影《無問西東》用了二三十分鐘的時間重現(xiàn)了當時場景:在炮火中,校長梅貽琦指揮師生搭建茅草房;敵機空襲時,聞一多在洞穴邊給學生們講國文;泰戈爾訪華為災難深重的中國演講,陪在旁邊的有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等學者。當然,鏡頭沒法給到更多如雷貫耳的大師們:陳寅恪、錢鐘書、吳晗、金岳霖、劉文典、沈從文、馮友蘭、張奚若、費孝通、華羅庚、朱光潛……那時的學生有:楊振寧、李政道、朱光亞、鄧稼先、何其芳……大家可以看看《南渡北歸》這套書,有三本,詳述了西南聯(lián)大南遷與北歸的歷程,看完之后,大家就會對民國時期大師們的整體背景有一個比較清晰的了解,無論是看歷史,還是讀語文,都會碰到很多“熟人”。

(學生們進入了我的話語場域,教室里非常沉靜。)

當時陳楚生飾演的大學生吳嶺瀾面臨分科的困惑。吳嶺瀾英文很好,有文學才華,物理卻很差。吳嶺瀾想讀工科,覺得這樣才有一種“踏實感”。這可能是當時的風尚吧。梅貽琦校長坐在陽光照耀的窗口下,告訴吳嶺瀾:要追求生命的真實,而非別人認為對的事。

王力宏在電影里面飾演西南聯(lián)大的一個學生沈光耀,從他與母親的對話,可以看出來,他講粵語,是廣東一個富家子弟,還很可能是根獨苗,他家門匾上寫著“三代五將”,可見他的家族為國家和民族所作出的貢獻和犧牲。他文化課很優(yōu)秀,身體也很棒,會武術(shù)。當?shù)弥胪豆P從戎的時候,母親特地趕來,阻止他。他答應了母親。可是,后來,在一次空軍招飛的時候,他被當時空軍軍官的話所打動: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己心底里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他毅然參軍了。他駕駛戰(zhàn)機多次給一個孤兒村投放食品。在一次戰(zhàn)斗中,戰(zhàn)機的燃油用盡了,敵方戰(zhàn)艦火力依然強大,他駕駛戰(zhàn)機沖向敵艦。在生命的盡頭,他不停地向母親表示歉疚:媽媽,對不住;媽媽,對不住。

這就是西南聯(lián)大一個學生的人生抉擇。一腔熱血化碧濤,無問西東。

我們都有自己的人生選擇。不過,在教室里待得久了,會慢慢變得狹隘。少年人,當以赤子之心,踏進紛繁復雜的社會,看我所看,為我所為。改造自己,改造社會。

不能等到考上大學之后,才考慮這些事情。我們在小學、初中、高中就應該被社會塑造。今年元月底,期末考試成績一出來,某地就有兩個學生跳樓,一個高二的,一個初二的。

(學生們馬上竊竊私語。)

我們太看重考試成績,社會氛圍就是如此。我們就是被這個社會氛圍所裹挾。我們的人生意義和價值僅是如此嗎?

寒假是一個走出教室和校園的機會,我們可以出去看看周圍的世界,打開自己的格局和視野,與社會互動。

我在作業(yè)資料里提到了一個例子:我經(jīng)常要經(jīng)過一個路口,三個月前,我看到每天有十幾個義工揮著小旗子,勸路人、騎電摩的遵守交通規(guī)則。當時,我不以為然,這有用嗎?騎電摩的和行人不守規(guī)矩,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然而,三四個月過去了,情況大有改觀。

再講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我經(jīng)過一個體育館的時候,經(jīng)常看到人行道被體育館門口的保安亭給堵住了,幾年來都是這個樣子,很討厭。行人和騎摩托車的不得不從機動車道上逆行過來,這很危險。有一天,我終于憤怒了,我打了110,反映了這個問題。第10天的時候,我從教育局回來,又經(jīng)過這個路口,我驚奇地看到,人行道已經(jīng)被打通了!我不得不佩服政府的效率!憤怒也是一種力量。

(學生鼓掌。)

要是看不慣的,覺得哪些地方不對的,或者不合理的,要去探個究竟,調(diào)查了解,然后勇敢地與有關(guān)方面接觸,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或者自己直接去改造。

無論成功失敗,我們都要接受。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不是社會困惑了我,而是我心是否純正。立德建功,無問西東。

謝謝!

(爾后,學生們馬上展開討論哪些是可以“改造的”,結(jié)伴分組。)

附:作業(yè)

社會改造

——深圳市光明中學高一學生寒假社會實踐作業(yè)

深圳市光明中學高一政治備課組

立德建功,無問西東。

不是社會困惑了我,而是我心是否純正。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立足自身成長,少年人,以赤子之心,踏進紛繁復雜的社會。看我所看,為我所為。改造自己,改造社會。

所謂“社會改造”,就是強調(diào)我們不只是調(diào)查了解,還需要付諸行動,與社會互動。

對社會有些方面看不慣的,覺得哪個地方不對的或者不合理的,就要去探個究竟,調(diào)查了解。然后,勇敢地與相關(guān)方面接觸,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或者自己直接去改造。

社會是復雜的,與社會打交道,也許成功,也許失敗,這個我們都要接受。我們要做好過程,記錄過程,查看反饋。有的時候,你提一個建議,別人要一年之后才能接受,最后,他們還是感激你的。

具體方案:

1.提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社會哪個地方需要改造,如何改造。

2.組成團隊。2~6個人組成一組,選出組長。

3.調(diào)查研究討論,多方征詢意見。

4.提出解決方案。要么自己動手,要么提交給相關(guān)部門。

5.觀察整改情況。可向有關(guān)方面反饋,或者不反饋,這都允許。成與敗都行。

6.新學期開學后,提交材料,在班級展示。材料里要有詳細的過程描述(照片)、結(jié)果和團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