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能使學生深刻理解學科知識,提升社會公共參與能力,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構建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主題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內特色活動和創新有效的校外實踐活動,把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化,是學校社會實踐類課程實施的主要方式。

西安高新一中始終堅持“為時創新,人盡其才”的校訓,不斷創新學校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初步形成主題鮮明、實踐性、體驗性強的課程體系,已經形成了規范的實施機制和管理方法,有效培養了學生自主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社會責任感和實踐創新能力,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化的實施

(一)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化的組織策略

1.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化的實施思路

課程是育人的載體。我校堅持實行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化的思路,提出了“有德性,會合作,善創新,敢擔當”的育人目標,確立了“修身養德,篤學明理,創新實踐,大氣樂群”的課程目標,形成了服務于育人目標、課程目標的基礎性、拓展性和創造性三個課程層次。

2.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化的實施方法

我校探索形成了“目標明確、操作有章、推進有序和評價有據”的實施方法。

(二)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化的實施過程

1.構建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主題社會實踐活動體系

我校分別以適應、成長、進取為主題,形成了三個社會實踐主題模塊:高一年級開設以“意志品質養成”為目的的“軍事訓練課程”和以了解同學、適應學校為目的的“迎新活動”。高二年級開展以職業體驗為主要形式的生涯規劃設計社會實踐教育,促進學生開闊視野,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高三年級開展素質拓展活動和十八歲成人儀式主題活動,培養學生感恩意識以及堅忍不拔的精神。2009年,18歲成人禮活動已成為共青團省委、陜西省教工委面向全省的特色活動。

2.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內特色實踐課程

(1)開設學生領導力課程。學生領導力課程包括模擬聯合國、青年領袖峰會、學生會換屆典禮、青年成就(JA)學生公司、學生干部培訓等課程。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團隊領導能力,學生自主成立公司、自行組織調研,獨立撰寫提案等,為將來成為各界精英和領軍人物打下基礎。

(2)開設“道德講堂”系列課程。學校平均每月舉行一次“道德講堂”活動,邀請國內外各界專家學者為學生作報告,涉及科技、國學、藝術、法律、教育、歷史文化等各個領域和各個行業。開闊學生視野,為學生將來投身于社會提供有力幫助。

(3)開設走進“錢學森”校本課程。學校建成了建筑面積為1200平方米的“錢學森生平業績展覽館”。開設了校本課程“走近錢學森”,開課地點就設在館中,目的是要用人民科學家錢學森的故事和業績,激發學生繼承錢老投身科技、報效祖國的情懷。培養了一批學生講解員。該館被西安市委宣傳部授予“西安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館至今,已義務接待大中小學生和社會團體參觀者數千人次。

(4)開設國家安全教育課程。為普及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理念,學習、宣傳和貫徹黨中央關于國家安全建設和發展的大政方針,跟蹤國際國內形勢,進行戰略對策研究和建議,學校被批準為“國家安全教育基地”,學校開設了國家安全教育課程。該課程分九大類:國家總體安全、傳統安全、政治與文化安全、經濟與資源安全、社會安全、科技與信息安全、生態安全、核安全、時代使命與擔當等,邀請國家安全委的專家來校授課。

3.創新開發校外社會實踐活動課程資源

(1)開展研學旅行,深化實踐體驗。學生在每學期都要參加研學旅行活動,每次活動的主題和方法也隨著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不斷變化,從培養學生自立自強、自覺承擔個人義務到熱愛集體、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一步步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標下鮮明的成長印記。我校開發了人文歷史類、科學技術類、紅色勵志類、自然風光類等二十多條研學線路,在不同的研學路線中,不同興趣特點的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課題,根據自己的任務書提前準備,研學過程中帶著自己的興趣進行觀察與思考,并在相應學科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自己的課題研究。

2016年,我校被評為西安市研學旅行示范校,已成為西安市甚至陜西省的領跑者,我校研學的方式方法在各中小學校不斷被效仿。

(2)建立生涯基地,實施職業體驗。學校每年組織一次大規模的生涯基地參觀學習活動,我校生涯基地確立在現代信息與軟件開發、生物制藥、航空航天、制造業等領域。目前,我校已與西安軟件園發展中心、西安力邦醫療產業集團、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西安飛機強度研究所等十余家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選擇一家企業去參觀學習。企業主動設計課程,讓學生充分了解行業所需要的種種儲備和能力。

(3)參加“春筍計劃”,開發高校資源。學校參加陜西省教育改革試點項目“春筍計劃”,推薦學生參加由高校教授指導的課題研究,通過體驗、實驗、實踐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學術素養、實踐能力和合作意識。組織學生參觀高校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高校教授參與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使學有余力并有發展潛質的學生有進一步的發展。每年有5~8名學生被選拔進入“春筍計劃”,先后有40余名學生完成了課題研究,通過答辯順利結業。300余名學生參觀了大學實驗室,30余名教授來校為學生開課或作報告。

(4)走進國外實踐基地,開闊學生國際視野。學校依靠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交流平臺,擴大對外交流項目規模,深化與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友好姊妹學校間的合作與互動,健全常態交流機制,以長期和短期出國學習和游學等形式完成學生的國外教育實踐活動。學校每年都組織200余名學生分赴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多個國家開展各種研學活動,讓學生獲得全方位了解國外政治、文化、教育等的體驗。培養了學生具有“國際視野、中國靈魂”的現代公民素養和協作、競爭、實踐的能力,并以此促進高新一中與國外友好學校間共建課程的深度交流,進一步提升學校的國際化水平。

4.實施關注學生終身發展的實踐課程

我校對學生提出了高中三年成長必須完成的十個“一”活動,不僅讓學生的社會實踐有了方向性和目標性,同時在這些很有意義的活動中,學生也會通過自己的嘗試收獲許多,逐步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1)參加一次“十一”國慶升旗儀式。

(2)參加一個社團,并努力成為該社團的積極分子。我校成立社團聯合會,在校團委的指導下,制定了“高新一中學生社團聯合會管理條例”,形成了科技創新型、興趣愛好型和社會公益型學生社團組織近百個。基本每個學生都會參加社團,活躍在校園的各個角落,通過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鍛煉自己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創新能力。

(3)完成一次活動或節目的指導和策劃。我校每年都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藝術節、科技節、運動會等都是學生展現自我的機會,我校鼓勵學生完成屬于自己的一個活動,使學生嘗試從大局上看待每一個活動的產生、安排、組織等,這不僅鍛煉了學生宏觀思維的能力,也對學生的領導力進行了培養。

(4)開拓一個新的興趣領域,如科學、技術、藝術、制作等。

(5)培養一項體育愛好,為終身鍛煉作準備。

(6)做一次公益志愿服務。

(7)認真完成一項研究性學習活動。

(8)在學?;虬嗉壍裙妶龊献饕淮窝葜v。

(9)發表一篇文章。

(10)給學?;虬嗉壧嵋淮谓ㄗh。

二、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化的實效

1.實踐體驗,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

通過開設規范、有序的社會實踐活動課程,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實踐體驗創造了條件。通過實踐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社會擔當意識。

2016年和2017年,我校學生參加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學生的“關于在公共場所建立母嬰室的提案”和“關于完善農業電商人才培養模式助力農業電商發展的提案”均獲得最佳提案,并由全國政協委員提交至全國兩會。兩年來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強烈反響,體現了我校學生強烈的政治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2.高考成績優異,受到國內外高校青睞

開放的辦學理念和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在高考升學中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學生進入大學,走向社會具有好的發展潛質,深受大學青睞。

2006年至今,學校連續培養了13名陜西省高考第一名,700余名學生被北大、清華錄取,畢業學生95%進入國家重點大學。每年還有100余名學生升入國外排名前100位的大學。從高新一中走出的學生,他們并非只是學業突出,他們中的干部和社團骨干,在進入大學后基本上都是各個大學學生干部的主力,他們會策劃更大型的活動、會主持更重量級的比賽、會去更遠的山區志愿服務;他們中的“學霸”,在大學亦能獲得綜合發展的“特等獎學金”,有理想、有抱負、有作為;他們中的體育、藝術骨干,在大學依然活躍在更大的賽場和舞臺……

3.實驗探究,發展學生的創新潛質

豐富的實踐課程,為學生的實驗探究提供了條件,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創新實踐能力。走進大學實驗室,走近生涯實踐基地,學生體驗到了另一種學習方式,學生學習更有目標,更有動力。

近十年,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數、理、化、生奧林匹克競賽,榮獲了18枚國家金牌;學生參加世界級、國家級機器人競賽,榮獲了數十枚金牌,有望將來在該領域有一定的發展。學生參加清華、北大以及國外高校的學科營,均表現出不凡實力,得到了著名教授的親自指導,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為今后發展奠定了基礎。

4.國際交流,提升學生的國際競爭力

國際交流教育為學生升學提供了更寬廣的視野,幫助學生走好未來之路。我校組織開展的姊妹校交流交換、海外游學、模擬聯合國大會等項目一方面提升了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培養了學生出色的外語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在未來進入大學校園后能夠以更加多元、包容的心態面對全新的生活。

高新一中的國際化教育交流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廣泛認可。僅2017年就有三名學生收到了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我們的家長是這樣評價的:“能夠為孩子毅然決然地選擇高新一中,一定是學校有吸引人之處,從初中到如今的高中,也的確感受到了學校的魅力。一流的平臺,負責任的教師團隊,多層次的課程,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都是喜歡的理由。學校是想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為具有中國情懷的世界公民,讓他們走出國門、融入世界、引領世界,使他們能夠成為制定規則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