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方向 確立目標 加強修養 迎頭追趕——陜西省第二期區縣教育局局長高級研修班培訓有感
作者:席俊昭 乾縣教育局
發布時間:2018-06-25 10:10:3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按照陜西省教育廳安排,我于2017年12月8日至19日參加了陜西省第二期區縣教育局長高級研修班培訓活動。通過聆聽我省和上海專家的報告,考察上海不同層次的名校和教育局,收獲滿滿。
新時代教育發展方向
上海市委黨校副校長郭慶松教授關于黨的十九大精神解讀,闡述了我們黨“過去五年工作:極不平凡和歷史性變革;牢記歷史使命:形成新思想和開啟新征程;譜寫壯麗篇章:爭取新輝煌和奪取新勝利”。郭教授的報告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十九大是我們黨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改變著國家的面貌,改變著我們黨的面貌,改變著社會的面貌,改變著社會主義的面貌,改變著民族的面貌,甚至影響著世界的面貌。十九大報告指出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明確了“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我們在進行學校定位和推動學校發展時根本的指引和路徑遵循。
當我們有大國經濟、大國外交的時候,應該思考如何擁有大國文化。大國文化的核心是大國教育。環境是教育的基礎,課程是教育的重點,師資是教育的關鍵,文化是學校持續發展的基本保證。我們管教育、管學校,就是管這四件事。全國著名教育專家馮恩洪關于“十九大后中國教育新思考”,闡釋了中國好課堂是怎樣的,有什么樣的價值取向,該解決什么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解決。學校課程建設、教育質量提升的支點是相信學生有潛能,校長只有以釋放學生的潛能為己任,才有可能探索課程建設,關注質量提升。好課堂的價值取向包括尊重差異、控制合適、釋放潛能、學會合作四個方面,中國好課堂必須解決這兩個問題:一是傳統課堂里人和書的關系,我們要努力從以書本為中心向以學生發展為本轉變;二是中國的課是怎么教的?我們要建立教學共同體,要積極建設中國好課堂,為大國教育奠基。
教育部數字化學習支撐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教授鐘紹春所作的關于《信息時代教育創新的方向和路徑》的報告,讓我們認清了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必須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好、抓實,切實抓出成效。
縣域教育的巨大差距
在上海考察的幾所學校和教育局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上海教育發展領先全國,與國際接軌,學校以生為本,特色發展,質量上乘,管理科學,讓我看到了我縣教育的差距,明確了追趕的目標。
上海市東方幼兒園全國著名,該園在育人環境上充分體現尊重與關愛兒童的理念,園內構思新穎、獨具一格。其“方案教學”“幼兒科技教育”“幼兒溜冰教學”等教改成果向全國示范輻射。
閔行區平南小學積極開展學生學習潛能開放研究,培養小學生發展性學習能力,將“天天有新的變化”的校訓和“團結、有恒、不怕困難”的學風要求落實于每天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上海建平中學聲播海外、飲譽滬上。學校秉持“實現人的社會化與個性化和諧發展”的教育理念,積極探索“規范+選擇,合格+特長”的辦學模式,以“自立精神、共生意識、科學態度、人文情懷、領袖氣質”作為育人目標,發揚“崇尚一流、追求卓越”的建平精神,在課堂教學、校本課程建設、綜合德育活動、學生社團建設、分層教學探索、學生自主管理實踐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努力“在微觀領域推進中國基礎教育改革”。
上海市實驗學校是一所集教育、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學校。學校實行小學4年、初中3年、高中三年十年一貫制彈性學制,以“辦學前瞻創新、實驗精致領先、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展能成志”為辦學指導思想,通過對學制、課程、教材、教法、教學管理等方面的整體改革,早期開發兒童智慧潛能,和諧發展學生個性,精致教育教學過程,學生在十六歲左右考入大學,學校每年高考一本率在90%左右,其中有近半數學生被世界名校、國內一流高校錄取。學校獨立自主編篡小學至初中的語文、數學等教材;開發了一系列學養課程,向學生提供近200門的Ten for Ten拓展性課程,還設計了特需課程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上海市嘉定區教育局職責明確,領導分工科學,內設8個科室,沒有人浮于事的現象。特別是正處級建制的教師進修學院,院長兼任副局長,教師進修學院充分發揮職能,培訓教師和管理,是校本研修、校本提升的重要平臺,例如,嘉定區教育系統第22期教育管理研習班以“半脫產+全脫產”的模式對39名學員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培訓,培訓內容涵蓋“理想信念與黨性修養、廉潔從教與師德素養、育人文化營造與辦學環境調試、課程與教學領導、師資培養與發展、學校管理實務、后備干部的基本修養”七大板塊,培訓突出實踐特色、注重實際效果,幫助學員提升理論素養、豐富知識積累、完善知識結構。
做一名教育家型的好局長
培訓期間,我們還聽取了省內專家關于“局長的文化自覺與文化領導力”、“關于縣域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努力做一名教育家型的領導”,上海專家關于 “提升領導力”等報告,思想覺悟和領導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興衰,系于教師。教師隊伍的興衰,事關教育局長。
教育局長必須懂教育。要熟知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之中,確保教育事業不偏離黨、國家和人民的要求;要了解教育的內涵和發展規律,要有教育家的思想和素養,同時要加強學習,積極吸納整合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資源,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教育局長要熱愛教育。要關注社會的發展和需求,支持學校多元和特色發展,關心師生成長和發展。
教育局長要引領服務教育。要具有大教育的觀念和思想,積極制訂好縣域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擁有大校長的素質和能力,注意思想、學識和言行的修養,努力使自己成為校長成長和發展的引領人;要積極營造一種氛圍,使廣大教育工作者有希望、有干勁、有追求,愛崗敬業,努力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