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師生情 莘莘學子心
作者:王紫憶 延安市志丹高級中學
發布時間:2018-06-25 15:22:5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積極的師生情感交流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成績,這從理論上來說是師生感情培養的結果。因為學生得到了老師的信任和關愛,產生了學習的動力。這也是我一直跟進幾個學生真實的情況得出來的結果。從化妝睡覺的、不愛學習的、上課說話的學生,到現在用心的、自覺的、上進的、收斂的、謙虛的學生……讓我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報,讓我覺得自己的想法是行之有效的,也是今后必須堅持的。
自己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和隨口一個贊揚,都讓我的學生為之改變和努力。這是我相信的。在我的問卷調查中,我設計了一道這樣的題:你和你的老師在課內外有交流互動嗎?百分之九十多的同學回答,沒有。你和你的老師交流少的原因有哪些?答案很多是:老師太嚴厲,學生害怕;不知道和老師說什么;自己成績不好,怕老師批評。看到這些我想了一個下午,我在學生心目中到底是怎樣的老師?
高二(九)班有個女同學上課時愛睡覺,愛化妝,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打眼一看就感覺是個不愛學習的學生。我在開學第一天就叮嚀學生,歷史課上不允許玩手機、看小說和睡覺。可是這個同學把我的話當耳旁風。在一次歷史課上她睡得很熟,我讓她站起來聽課。原以為小懲之后她會收斂,可是過幾天查作業她又沒交作業。我在晚自習說:“你們在我的課堂上,犯的錯誤不要超過三次。我允許你們犯錯,但犯了之后要改。”雖沒有直接點名針對她,但也算是告誡她。可是事與愿違,在之后的一次課堂上她依然玩手機,看得那么入神,全然沒有察覺我已經站在她的身邊。我毫不留情地沒收了手機。
偶爾遇見班主任隨口說出自己的氣憤。班主任淡淡地說:“娃是個好娃,你消消氣。離異的家庭對她影響很大。”一聽到“離異”,我立馬面紅耳赤,我沒有任何心思聽下去了,不好意思再聽班主任代他的學生道歉。怎么會這樣,她怎么不說……難道要學生有苦有難自己跑來親自說出來嗎?你讓他們如何表達?是我的錯,是我缺少了對他們的關心和了解。那就讓我走進你的世界,幫你尋找迷失的自己,幫你度過完美的高中生活……之后她變了,變得讓所有的帶課老師驚訝,改變的速度讓我覺得詫異。她的成績不斷提升,她從班級倒數考到班級前五名。依然是我上歷史課,我依舊給予她不斷的鼓勵、關心,我只是希望她走出家庭環境的影響,希望她度過完美的高中,考上理想的大學,用她自己的努力決定自己的命運。
高二(八)班有個女同學上課也睡覺,上晚自習也睡覺,我自己很生氣,她影響了我上課的心情,我狠狠地看她,大家的目光也隨我瞟向她。課后我找到班主任,說明了我的困惑,最后我從班主任那里得到的消息是那個女同學一直有病,一直吃藥,藥物對她的負作用,尤其某些藥物讓她記憶力下降,吃藥后的癥狀就是瞌睡。原來如此,我為自己的行為和想法感到無地自容,不了解情況只看表面,不僅不關心她的病情,還無意地傷害著她,真正的老師不應該只關注成績,應該在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而我都是怎么做的,而我又該做些什么彌補自己的過失和過錯?那我就去接受他們,去真正地關心他們,從情感做起。
第二次月考成績下來后,我只輕輕地詢問她如何,她立馬淚流滿面、信誓旦旦地說:“老師,我沒考好,我以后努力。”我說:“盡你的努力去做,就有收獲。”我還沒來得及去關心她的學習和病況,突然出現新狀況,我的這個學生被分到其他班級去了。我是內疚和自責的。這也告誡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去關注學生。
點點滴滴的小事讓我覺得師生之間的距離太遙遠,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太少。我在實踐中有意識地去呵護他們,講道理,明事理。從前那個和我敢抬杠的學生對我多了些感激,他們把喜歡吃的東西分享給我。言語中多了些信任,多了些隨和。我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做的也是微不足道的事:如能聽懂嗎;你最近進步很大;你很認真;加油,不懂的話來辦公室找我;大家一起加油,你們的表現讓我很高興;你準備選擇哪方面的專業;當你們的老師真幸福……也就是這些微不足道的一句句話卻讓他們積極進取。看我們班現在的狀況讓我更有信心地做好這些微不足道的關心和溝通,和他們建立好的情感溝通。
結合自己的親身感觸和課題研究的進展,對做好師生的情感交流,我認為,教師必須認清以下幾點:
一、懂得他們的喜怒哀樂。現實生活紛繁復雜,未來生活捉摸不定,外界的一點點變化都可能在學生的心里產生各種想法。他們的喜怒哀樂常常溢于言表,希望自己的感情能被理解。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注意捕捉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和學生溝通,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引導。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心理教育,為學生排憂解難,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變教書為鑄魂,變行為為素養,變文化為品格,助學生成才成人。
二、教師自我要身正。學生對教師有一種天然的心理期待:希望教師不但博學多才,教學能力強,而且人情味濃,心胸寬廣。這就要求教師打鐵還要自身硬,既要“學高”,又需要“身正”,才能讓學生自然、自覺、自愿地接受教師的教育,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
三、懂得高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高中學生處于青少年時期,易幻想、愛沖動,有強烈的自由行動欲望,但其行為能力卻十分有限。教師絕不能限制學生的身心自由,而應多給學生開辟一些活動的空間。通過豐富多彩的自由活動,老師可以更好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以便因材施教。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要互相理解和交流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加強與人交往的意識。人總是愿意和同類在一起,并且相互模仿,青少年在自己的群體中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這比從教師、家長等不同年齡層次的人那里獲得的要多很多。
當然教師也應該注意引導學生要健康交往,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學習觀、朋友觀。
四、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樂”學。學習興趣既來自教師對學生的關愛、理解和尊重,也來自教師精深的教學業務和精湛的教學藝術。如果教師把創設樂學情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學生就樂意按照教師的指導去實踐,就會有收獲有提高,從而親其師信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