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以校本研修促教師專業化成長
作者:馮麗穎
發布時間:2018-06-25 15:02:2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本刊訊近年來,渭南市通過校本研修,促使一大批教師得到專業化成長,享受到職業的幸福。
體系化建設是渭南校本研修的一大亮點。2016年3月,渭南市教育局出臺了《渭南市關于深入推進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的意見》,從指導思想、研修內容、活動方式、具體措施等方面對校本研修工作作了統籌規劃,指導各地完善校本研修工作體系:即市、縣、校三級校本研修責任體系,教研、培訓、電教機構“三位一體”的校本研修服務體系,高校、骨干教師、網絡平臺“三點一面”的校本研修支持體系,學分登記、分層過關、監督檢查“三結合”的校本研修評價體系,實踐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三統一”的校本研修運行體系。依據“教師培訓費按照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的政策,撥付校本研修經費。將校本研修納入中小學校長目標責任考核、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和各級各類中小學教師骨干體系建設中,以考核激勵校長教師重視教研。
示范引領激發了校本研修內動力,以研促教提高了教師創造力。截至目前,渭南市共有16個省級教學名師工作室,72個省級學科帶頭人工作坊,22個省級優秀教學能手工作站,178個市級教學能手工作站。組建了高中學科研究指導發展中心,初中學科和小學語、數、英、科學市級名師講師團。各團隊積極開展聽評課、說課標說教材、示范觀摩等研修活動,校本研修的風氣在示范帶動中悄然興起。自2013年起,渭南市近10萬人次教師參與了教師業務能力測試。錄制優秀示范課六千余節,并將示范課上傳到渭南市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懊麕煷笈褴嚒彼徒滔锣l活動受益教師近6萬名。
校本研修突出了教師個性化發展。以省市教育名片的臨渭區為例,該區在課題研究方面,推行“雙軌制”,即區教育局“自上而下”的綜合類課題和學?!白韵露稀弊远ǖ膶W科類課題。學科類課題由教師從日常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出發展開研究。同時要求全區中小學“校校行動,全員參與”。近五年,該區承擔完成的省級課題有116項,市級課題有237項,區級課題有942項,校級課題有1433項,基本實現了全員參與。其次,實施“課題促進”舉措,實現科研特色、教研教改、教師素質、課堂效率、教育質量五個方面的促進和提升。再次,指導各校選擇適合自身特點的內容,在備課、上課、評課、作業設計與教學質量檢測方面形成了聚焦教學常規的系列專題。此外,該區還通過組建能手工作室,“341浸入式”全員提升計劃,確立課堂教學文化、教學管理、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學方式等領域推進課堂綜合改革,有力提升了全區教師的教科研水平。在這樣的研修氛圍浸潤下,共誕生了5名秦東精英校長、236名?。ㄊ校┘壗虒W能手,其中4人榮獲陜西省教學名師稱號,多名教師在省級教學設計評選中獲獎,一大批教師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臨渭區校本研修工作引領和提升了我,讓我走出了職業生涯的瓶頸期,在專業知識和學科素養方面收獲頗豐,職業幸福感倍增?!比鹑袑W張亞軍老師說。更可喜的是,通過個性化校本研修,不少教師形成了自己的教學主張,如該區教研員楊曉蓉凝練總結的小學語文回歸性閱讀主張,倡導閱讀教學回歸到學科特性和學生本位;渭南實驗初中任長安老師提出的問題探究教學,把問題上升到教學靈魂的高度,倡導探究有價值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