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近年來,寶雞市積極探索愛國主義影視教育新機制,讓中小學生在觀影、評影中積累知識、陶冶情操,在創作微電影中增強創新能力、弘揚文明風尚。

該市將影視教育納入課程,縣區每年遴選優秀愛國主義電影20部左右,學校確保每名中小學生每年觀看4~6部優秀愛國主義影片,近5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觀影人數保持在90%以上,高中觀影人數70%以上。將影視教育納入教學計劃,義務教育階段每月至少組織學生上2~3次影視教育課,高一、高二全面開好《電影與藝術欣賞》地方課程。開展閱讀影視故事、復述影視情節、暢談觀影體會、制作影視海報、設計動漫形象、影視歌曲大家唱、電影配音、課本劇比賽等活動。

搭建載體,助力學生影視教育實踐。建立影視社團,通過專家指導、動手實踐等,由看電影向評電影、拍電影轉變。2017年,舉辦中小學生微電影節,征集作品185部,網絡點擊量200余萬次。此外,將全市81個校園電視臺歸口電教部門統一管理,邀請市、縣電視臺專業人員,定期對學生進行專業培訓,讓學生參與拍攝課本劇、微電影等,校園電視臺成為學生影視實踐的重要陣地。寶雞炎帝影視、釣魚臺影視成為全市中小學影視教育基地。

成立市、縣、校影視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影視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和管理辦法,把影視教育納入縣區目標責任制和學校德育工作考核內容,隆重表彰先進工作者,評選影視教育獎,激勵創新,打造特色。市、縣每年列支專項經費用于支持電影放映、教師培訓、專家講座、微電影創作、舉辦大賽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觀影經費按每生每學年10元從公用經費列支,高中學生觀影經費從課外活動經費列支。全市建立起了100所影視教育實驗學校,樹立陳倉、鳳翔兩個典型,輻射、帶動影視教育全面開展。

寶雞市經過近年的探索實踐,初步實現了影片放映常態化、專題教育系列化、實踐活動多樣化。2015年,在全國首屆中小學生電影周,寶雞市陳倉區選送的微電影《答卷》獲十佳影片,高新二小學生影評獲全國一等獎;2016年,寶雞市8部作品在“全國校外系統青少年微電影展評活動”中獲獎;2017年,寶雞市4部作品在“全國青少年學生微電影評展活動”中獲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