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弗羅倫斯·南丁格爾既是近代護理事業的創始人,又是現代護理教育的奠基者,通過自身堅持不懈的努力,使昔日卑微的護士的社會地位與形象都大為提高。“南丁格爾”也成為護士精神的代名詞,她有追求事業的真、有照護病人的善,更有“提燈女神”的美。這是她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護理專業思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試從護理教育角度解讀“南丁格爾”精神及其價值,以傳承并發揚這種精神。

【關鍵詞】“南丁格爾”精神 專業思想教育 護理教育價值取向

基金項目:2014年陜西普通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課題《護理專業在校男學生職業認同度及職業價值觀調查與分析》。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開創了近代護理事業,同時,為近代社會公共健康衛生的改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南丁格爾作為現代護理的鼻祖,在護理專業大學生專業思想穩定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將“南丁格爾”精神納入護理專業思想教育中以提高育人實效性,還需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南丁格爾”精神的實質,二是當代護理專業大學生專業思想的現狀以及“南丁格爾”精神對護理教育價值取向單一性的影響,三是強化“南丁格爾”精神在 護理專業思想教育中的實踐與探索。

“南丁格爾”精神的實質

首先,是她對事業的真,這種真集中表現在她崇尚科學、勇于創新的精神。她曾說:“護理是一門藝術,也是照顧人生命的藝術,由熟練技術的手、冷靜的頭腦和溫暖的心三部分組成。”[1]同時,強調護理教育有三個特點:科學的嚴謹、性格的要求、神圣的使命感。[2]她還大力提倡和推進軍隊醫療改革,部隊里建設有咖啡館、閱覽室、體育館,有助于士兵們的身心健康。此外,她還對濟貧院和養老院的護理制度、鄉村市郊護理體系進行了創新和改革,這種制度和機制的改革開創了英國護理事業新的時代。由此可見,創新與科學是貫穿于南丁格爾一生的主線。

其次,是她對病人的善,這集中表現在她博愛、奉獻的精神之中。克里米亞戰爭爆發時,她率領38名護士,帶著四處籌集的善款和醫用物資,冒著生命危險奔赴戰場前線,她以非凡的組織管理能力克服困難,當時有5個已經被醫生宣判死亡的病人,通過她的精心照料,病人竟然神奇康復。[3]在她自己患有克里米亞熱疾病還未完全康復的情況下,仍帶病堅持工作,作為一名護士,她真正做到了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再次,是她有著“提燈女神”的美,這種美集中體現在她使護理工作在科學照護的基礎上傳遞了護理職業的藝術性。1854年8月,倫敦郊區貧民窟發生霍亂,南丁格爾不顧個人安危,自愿參加緊急救護工作。她把自己的心靈美與外表美完美結合,并把它體現在護理人際溝通的美上,給彌漫著白色恐怖的疾病環境帶來了溫暖的愛的色彩。

當代護理專業大學生專業思想教育的現狀以及“南丁格爾”精神對護理教育價值取向單一性的影響

護理專業思想是護理專業大學生對自己所從事的護理專業總的看法和觀點,以及自己職業行為傾向的心理狀態。護理專業大學生具有穩定的專業思想是進入臨床、做好護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但社會上現在仍存在著輕視護理的現象,認為護士地位低下,是醫療工作的附屬。在學校里,大量調查顯示,當前許多護理專業大學生在專業選擇的初衷上較為盲目,不清楚專業發展的前景如何,與其他專業醫學生相比有心理上的不平衡和自卑感等,甚至相當部分學生表示若條件允許將放棄護理專業的學習、深造以及工作,[4]這種不穩定、不認同的專業思想現狀無疑將極大地影響著他們在校學習的積極性和未來職業價值的取向等。所以,強化護理專業大學生專業思想教育勢在必行。

我國一直將“南丁格爾”精神視為護理教育的宗旨,但是很長時間以來,教育者側重宣揚的是南丁格爾的無私奉獻精神,卻忽略了她在改革與創新方面的貢獻,如果只是單一地強調奉獻,護理教育就無異于宗教教育,單一性輸出。“南丁格爾”精神作為護理教育的價值目標是不能改變的,但其實質應當由單一奉獻轉化為奉獻與創新兩方面并舉,應當在提升護理學專業和護士價值認知的基礎上,強化其奉獻與創新的價值行為。

強化“南丁格爾”精神在護理專業思想教育中的實踐與探索

由于目前還有許多護理專業大學生專業思想不穩定,加之以“奉獻與創新”為主的“南丁格爾”精神對護理教育價值取向的要求,從而使得護理專業的思想教育不僅要強化“南丁格爾”精神的育人功能,還應提高這一理念育人的實效性。為此,我們在實踐中作了以下三點探索。

1.以“南丁格爾”精神為引領,營造環境育人之路,有人說環境是育人的隱性課堂。校園環境不但是學校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建設良好校園環境更是能在潛移默化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們建立的學校不是鋼筋水泥的堆砌,不是某些知名大學的“翻版”,從頭到腳,從內到外,從一個建筑物到一個標牌,都應滲透著高校各個專業的獨特文化印記。[5]另外,形成的“大愛無疆、康護有理”的護理學院院訓,與學校“厚德博學、精益求精”的校訓都極好地彰顯了“南丁格爾”精神,還有“天使之愛”的院歌、院徽、院旗,這些都構建出一種會“說話”的環境,這種環境所表達的“奉獻、仁愛”的“南丁格爾”精神也一定會起到感染學生思想,陶冶學生情操,讓學生在這種語言“氛圍”中產生良好的內心體驗,從而為踐行“南丁格爾”精神奠定基礎。

2.以“南丁格爾”精神為引領,營造文化活動育人之路。優秀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大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在醫學院校組織開展的校園活動還需結合醫學特色,創新實踐載體,使學生在不同形式、不同空間感知醫學精神,特別是醫者仁心。作為護理學院,結合“5·12”國際護士節,形成了“‘天使夢·天使心’慶‘5·12’系列活動”,主要由“南丁格爾精神手抄報”“最美護生評選”以及“護士禮儀大賽”等一系列活動組成。從每年3月初到6月底,全方位,多層次,爭取每一位護理專業的在校學生都能參加一次,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受教育、受啟迪。還有護理特色的“宣誓活動”每年都能吸引大量學生,面對“南丁格爾”像,以“南丁格爾誓言”為據,莊嚴神圣,在這種儀式之下,引導他們在學業上完成個人的專業化過程,達到對學生進行精神塑形的目的,促進學生熱愛專業、勤學知識、苦練技能,為將來的臨床護理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3.以“南丁格爾”精神為引領,營造“互聯網+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網絡信息化育人之路,大學生的志愿服務實踐不僅能夠豐富大學生的業余生活,還是大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更是大學生在實踐中鍛煉成長的必要途徑[6]。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和普及,大學生開展志愿服務的形式更加網絡多樣化,既體現了主動、積極志愿服務廣大群眾、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意義,又傳承著高校傳播積極向上文化、弘揚社會主義優良道德的大學精神。為此,我們成立的“南丁格爾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深入學校周邊街道、社區,開展以為社區居民進行健康知識宣教、急救知識普及、測血壓、測血糖、做心電圖及如何正確用藥和簡單護理等為主要內容的志愿服務活動,借助這個志愿服務活動的平臺,使學生鍛煉自我,激發醫學生的使命感,增強其責任意識。而且它也是弘揚“南丁格爾”精神最有效的載體,它不同于傳統育人的路徑,它可以借助“互聯網+志愿服務”開通專項QQ群、微信群,建立微信公眾號,設立專門的論壇交流志愿者心得,開通志愿者博客,使得信息傳播的廣泛性、共享性、超時空性得以最大發揮,是“南丁格爾”精神在護理專業大學生專業思想教育中的創造性轉化。

一種專業如果沒有優秀的專業精神引領,它的發展是沒有生命力的,更無從談起專業思想的教育價值。護理專業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到今天,作為一門科學,一種社會需要的職業,是有其價值的。作為未來成為護理事業接班人的在校護理專業大學生更應認同和在實踐中升華自身的職業價值。

參考文獻:

[1]孫宏玉:《護理美學》,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0,2,第5-6頁。

[2]于海生:《誰把護士變成了天使》,吉林攝影出版社,2003,第249-259頁。

[3]丁小紅:《現代護理職業教育視角下的南丁格爾精神解讀》,《醫學教育》2015,8,第258頁。

[4]劉錦丹、王志紅:《本科護生專業思想穩定性相關因素調查分析》,《護理研究》2009年第2期,第833頁。

[5]李雪甫、胡影怡:《以南丁格爾精神為引領的文化育人實踐研究——以江蘇護理職業學院為例》,《課程與教學》2015年第10期,第32頁。

[6]項泉:《關于互聯網+時代青年學生志愿服務工作的發展及思考——基于浙江省科技館志愿者服務實踐的分析》,《移動信息》2015年第8期,第9-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