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拓展訓練理念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發展與創新
作者:龍 洋 西安翻譯學院 陜西西安
發布時間:2018-05-02 17:01:2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拓展訓練是一種正處于推廣階段的體育訓練方式,是近幾年才新興起來的體育訓練模式。因拓展訓練所呈現出來的團隊合作訓練和健全人格的培養理念和影響,在高校領域引起了很大反響。高校的體育教育在教學目標和課程設置方面一直致力于學生的團隊合作訓練和健全的人格培養,而拓展訓練恰好滿足了這些體育教學的目標。本文就是基于拓展訓練的教學理念上,對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怎樣才能更好適應拓展訓練的團隊合作和健全人格的培養作相應探討。
【關鍵詞】拓展訓練 高校體育教學 發展創新
在物質條件日益豐富的經濟社會,教育尤其是在素質教育方面的全面發展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都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而體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素質教育和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高校學生的體育教育由初級的身體素質教育升級為全面的綜合素質教育,不僅是在學校的重視程度上,在家長和學生的積極參與度上也逐漸受到重視。在戶外素質拓展活動日益火熱的今天,拓展型的訓練開始走進體育教育的視野。拓展訓練是一種新興的訓練方法,是鍛煉參與人員團體協作和積極進取的一種有效手段。高校體育教學在加強學生之間的聯系和健全學生人格培養上所傾注的重心,通過拓展訓練的體育教學模式都能得以實現。拓展訓練理念下的體育教育是有利于學生健全人格和強健體魄的一種新體育教育模式,將其教育理念引入高校體育教學中對推動我國高校素質教育深遠發展有積極意義。
拓展訓練理念與體育教學
1.拓展訓練理念
拓展訓練是一項全新的教學方式,屬于體驗式教學領域,也稱為外展訓練。拓展訓練是在1994年開始在中國內地醞釀引進,由專業的體驗式培訓機構設置體驗項目和課程。拓展訓練通常是利用崇山峻嶺、瀚海大川等自然環境,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達到“磨煉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的訓練目的。現在拓展訓練經過不斷演化逐漸由單純自然環境式的訓練項目發展為多樣化的活動,包括水上項目、沙盤模擬、團隊集訓等游戲和休閑旅游等多項目的專業化培訓服務。而拓展訓練一直以來秉承的是“團隊精神、共同成長、以人為本”的素質理念,將現代化的項目內容融入到現代化的培訓模式中,塑造一種個體張揚和群體和諧的訓練氛圍。
2.體育教學現狀
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是基于高校體育設施和課程內容局限下開展的,體育館內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有發展弊端。首先是在課堂形式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都是教師教、學生學,跟其他科目的課堂教學異曲同工,在以教師為主導的體育課程上,學生只是由接受知識,改為實踐性動作的接受,體育課堂的樂趣和挑戰性并沒有得到學生的認同。其次,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目的模糊,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目的實施情況的檢驗只是單一的體能測試,而體能測試的單一并不僅是在形式上,還在于其檢驗的只是短期體能,并不是體育教學的過程。再次,高校體育教學中仍存在著重理論講解,缺乏潛能激發。體育本身是實踐性的科目,缺乏個體實踐的體育課程是失去本身意義的,在體育教學的個體潛能的激發上也缺乏引導意識,磨滅了學生的運動理想和體育長處是傳統體育教育的最大弊端。
拓展訓練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可行性
1.拓展訓練的培訓理念符合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方向
拓展訓練的項目活動在實質上是將素質教育和體能訓練相結合,尤其是在戶外拓展訓練中,充分地將身體素質、心理訓練和突發情況處理等一系列綜合技能提升。在拓展訓練的理念下,團隊精神和個人張揚都是得到適當訓練提升的,可以團結學生之間的相互關系,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高校的體育教學引入拓展訓練,通過開展相應的培訓項目來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參與積極性,戶外性的益智活動和生存訓練將課堂的生命教育和素質教育與實踐性的體驗教學充分結合,豐富高校體育教學的模式,形成良性的師生課堂內外互動,是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方向。
2.拓展訓練的培訓項目滿足培養學生全面素養的客觀需求
拓展訓練的項目化培訓模式是有針對性的定制化課程,多樣的項目類型可供不同專業的學生自由選擇,教師只是訓練項目的引導者和安全護航者,整個培訓過程中學生才是主動的參與者主體。而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是在固定時間、地點進行某一項教學內容,這種傳統訓練并不能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個體的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而拓展訓練的項目化培養,學生是自主的活動主導者,這種項目化的推進可以有效地對學生的各項素養和潛能進行挖掘,滿足高校體育教學全面培養學生身心素質的客觀需求。
3.拓展訓練是對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有益補充
高校體育教學活動在原有的基礎上已經有所豐富,不僅體育課程的涉及范圍變得更為廣泛,學生的自由選擇度也有所提升。在高校體育課程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的積極參與性隨著每學期的活動重復性而下降,造成學生積極性下降的原因還沒有被深究。但是從體育課程的教學形式和內容分析來看,教學內容的單一是造成體育課程學生參與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拓展訓練當中豐富的訓練項目就是將學生參與感不斷提高的不二法寶,項目化的教學不僅將學生作為訓練的主體,更是激發學生的潛能,補充高校體育教學吸引力不夠的教育內容。
拓展訓練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發展的對策
1.將拓展訓練理念融入高校體育教學新理念中
要實現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全面素養,就要從教學模式出發,豐富當前的教學環境,首當其沖的就是教學理念。將拓展訓練的以人為本和團隊意識的教育理念融入高校體育教學新理念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樹立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氛圍,教師只是引導者。教師要結合學生團隊的活動情況合理安排訓練內容,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這樣才能達到體育教學的培養目的。其次是要創造寬松的自我發展空間給學生。拓展訓練和體育教學項目都是實踐性內容,不同的項目選擇會有不同的危險系數。但是不能因害怕風險就回避風險大的拓展,比如攀巖、摔跤等,而是要將安全性和趣味性結合起來,給予學生更多的成長空間,在適當的范圍內,讓學生挑戰自我,鼓勵學生發揮個人的創造力和優勢。
2.將拓展訓練內容與高校體育教學相融合
將拓展訓練的教學理念融入高校體育教學不僅是對教學理念有指導作用,在教學內容模塊也有融合方向,并且是高校體育教學課程改革的具體需要。首先拓展訓練的內容與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是有區分的,體育教學的內容更系統、更專業;拓展訓練的內容相對分散和混搭。但是在針對性上拓展訓練的效果是更有優勢的,尤其是集體意識和團隊協作方面的訓練,這是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所欠缺的。兩者在教學內容上的融合有一定的必要性也有一定的難度,單純地在高校體育課堂上融入拓展訓練項目顯然達不到目的,應在教學元素和教學形式上相互借鑒。結合高校的體育教學特點和基礎,不能機械地將拓展訓練內容直接嫁接到體育課堂上,而是要將拓展訓練上的教學元素融入到教學活動中,比如拓展訓練中的團隊訓練,每個學生都需要參與才能完成團隊任務。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應合理地將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另一方面,在相互搭配的拓展訓練項目上也要有方向性和針對性,團隊合作型項目和個人競技性項目可以串在一起,并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全面完善身心發展的目標,達到體育教學改革的目的。
3.建立開放式的體育教學形式和考評機制
在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的融合下,要更好地達到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目的,還要從教學形式以及考評機制著手。評價機制是檢驗教學改革效果的檢驗器,只有評價機制與教學模式相配套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才算到位。要保證拓展訓練的培訓內容能夠有效融合到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還應在教學形式上有所跟進。結合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高校的教學計劃開展融合性的教學模式,不僅要做好戶外拓展訓練的組合和搭配,更要確保學生的安全性。高校的體育教學時間安排并不集中,不適合時間較長的項目安排;其次是高校體育教學課堂每個班級的學生人數較多,同時進行多組的素質拓展對體育教師的要求比較高。因此,在教學形式上應該有更多創新和改造去適應高校的體育課堂。而在教學評價方面也是如此,拓展訓練后的培訓感言和總結就是最好的教學評價,也是最直接的教學反饋,是教學中的過程性評價。建立適應高校特點的教學形式和評價機制是實現拓展訓練與高校體育教學相融合的難點也是重點,還應繼續努力探索。
參考文獻:
[1]李野:《基于拓展訓練理念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體育世界》(學術)2015年第6期。
[2]李嘉麟:《拓展訓練理念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語言藝術與體育研究》2016年第11期。
[3]李帥許:《戶外拓展訓練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分析》,《體育教育》2015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