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教育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構成部分,旨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讓學生在進行各科目學習時能夠有充足的體力和精力作支撐,獲得良好的體質,為更好地工作、學習奠定生理基礎。高校的體育教育是國民在校接受的最后階段體育教學,對于國民在進入社會后的身體素質和體育鍛煉意識有重要影響。從終身教育的理念出發,高校體育與終身體育的關系應該是高校體育為終身體育的貫徹實施鋪路,在高校的體育教學改革中以終身教育的教學理念作指導是提高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有效路徑。本文簡要剖析終身教育與高校體育之間的關系,在終身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思考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路徑。

【關鍵詞】高校體育 教學改革 終身教育

高校的體育教學是國民接受正式、統一的體育教學的最后階段,是高校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一環。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人為本”的指導方針覆蓋到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高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也深受影響。“以人為本”的基本出發點是注重人本身的基本需求和身心特點,而高校的體育教學要做到以學生的身心健康為關鍵點,不僅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養成堅持鍛煉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而這些目的恰好與國民終身教育的理念不謀而合。從當前的高校體育教育教學情況來看,明確好終身教育與高校體育教育之間的關系,并在終身教育的理念下做好高校的體育教育教學工作,是進行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路徑,也是保證高校體育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有效方法。

終身教育理念下終身體育的內涵和特點

1.終身體育的內涵

終身教育是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國民需要不斷進行學習塑造的基本國情下順勢而生的一種教育理念。終身體育是終身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一種演化,也就是體育運動和體育教學的終身化,意在讓學生在校期間掌握基本的體育運動技能和體育學習外,還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這種習慣能夠伴隨學生的一生。

2.終身體育的特點

(1)長期性

終身體育顧名思義在時間維度上是具有長久性的,它強調的是國民自身在終其一生的成長中都要自覺進行體育鍛煉。與傳統的體育教學相比,它更加注重體育對人一生的影響,所涵蓋的時間、空間維度都更加寬廣,而長久性就是終身教育的時間特征。

(2)豐富性

多元豐富性的特征體現在教育內容上,體育鍛煉的方式和內容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從教育的全面性來講,因材施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體育教育也是如此。終身體育在教學內容上的豐富性是指人們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和愛好進行自由選擇,而傳統的體育教學只是根據學生身體的共同特征進行體育運動教學,不能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人的一生是一個漫長的動態生命過程,在不同階段可以自由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進行身心鍛煉,是終身體育豐富性特征的表現。

(3)針對性

終身體育的針對性指的是終身教育的目的應明確到每個個體,盡可能地滿足教育的差異化,這是在終身教育內容的豐富性基礎上來保證實施的。其次是終身教育在鍛煉上的明確性,即不管是哪個個體的體育教育,不管是在哪個階段,其目的都會明確地指向個體的身體素質。人們進行終身體育學習的目的都是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

(4)全民性

終身體育的全民性特點體現在參與者的全民性上,高校的體育教學是對在校大學生進行體育教育,而終身教育的參與主體覆蓋范圍則擴展到全體國民,它呼吁的是整個社會范疇的個體,是全民總動員。因此,終身體育是全民性體育教育,有利于我國大眾體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高校體育與終身教育之間的關系分析

1.兩者之間的差異

(1)目標不同

終身教育下的終身體育是強調通過體育鍛煉的習慣養成來保持終身體育鍛煉,以提高身體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其側重點是在時間的可持續性上,同時在目標層面還體現出一定的全民性和普及性。高校體育則是側重在大學階段的體育技能訓練,是具有階段性的體育活動,目標是通過高等教育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更好適應社會工作,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2)內容不同

兩者在內容上的不同不僅體現在體育項目的覆蓋范圍上,還體現在自由性上。終身體育的體育內容更豐富,鍛煉者還可以根據自身的身體條件和興趣愛好自由選擇鍛煉項目。高校的體育教學則不同,高校的體育教學是根據統一制定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課程標準來實行,盡管在后期的專業型體育項目上可以自由選擇,但是選擇的范圍也是在既定的統一范圍內。

2.兩者之間的聯系

(1)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影響

高校體育教育可以說是終身體育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個體在學習階段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體育意識的重要時期。如果在這一階段還沒有培養出好的體育意識和鍛煉習慣,要在之后再形成會更困難。因此,終身教育理念對于高校的體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高校體育有利于終身體育的貫徹實施,終身體育也有利于高校體育的教學改革,兩者相互存進,也相互影響。

(2)兩者之間有契合點

終身體育與高校體育在教育理念和教學上有契合點,這些契合點是兩者相互促進的潤滑劑。其一,高校體育是學校體育的重要部分,而學校體育則是社會體育的重心,社會體育就是推動終身體育的戰場。其二,終身體育是高校體育的可持續發展,也是高校體育的深層次教學目標。其三,高校體育與終身體育的目標都是為了個體的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國民身體素質。其四,高校體育和終身體育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交叉。

終身教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體育意識淡薄

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存在明顯的重技能輕理論現象。在體育課程的教學方式中都是采用室外教學,根本沒有純粹的理論教育,這就導致了體育意識的樹立沒有理論支撐。加強學生的體育知識不是通過技能掌握就能完成的,堅實的體育知識是幫助學生樹立良好體育意識的基礎,高校體育教學只是通過體育技能的教學來獲得簡單的運動技能提升,而忽視了對學生體育意識和鍛煉習慣的培養。

2.教學方法和內容單一

教學方法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科學合理地選用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力保證。調查發現,在高校體育課程的開展過程中,仍是以傳統的教學項目為主,教學內容和手段的老舊單一必然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這與逐漸發展起來的社會體育和大眾體育文化不相適應,高校體育不能落后于大眾體育。

3.硬件設施的制約

高校體育教學的硬件設施主要是教學場地和教學設備兩個方面,完善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是開展體育教學的基礎。當前部分高校的體育發展受到有限的經費、場地和體育器材的影響,嚴重制約著高校學生對體育課程的重視和興趣,也不利于學生個體的體育鍛煉,更不用說鍛煉習慣和體育意識的形成。

4.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教師的綜合素質是影響學生學習情況和學習意識的重要影響因素。體育教師在專業性上是毋庸置疑的,體育項目的專業技能是體育教師上崗的必須前提。但是當前高校體育教師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在綜合素質方面,教師的體育專業水平不代表教學水平,更不代表教育育人的水平。

終身教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建議

1.以終身體育思想為指導

高校體育教育在教學目標上要以終身體育作為指導思想,拉長教育的影響時間線,不斷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和良好的體育意識。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切實將終身體育思想貫徹到教學活動中,從學生的長遠利益出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和終身體育習慣。

2.豐富教學內容和方法

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要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下工夫,可以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豐富教學內容,體育的賽事解說、體育明星的勵志故事等都是豐富體育理論知識的材料,同時也是樹立科學體育意識的有力支撐。根據教育內容來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在終身教育的指導下,將最新的前沿性體育理念和體育技能融入到高校的體育教學中,滿足學生不同的體育需求。

3.加強高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

高校體育師資的提升首先是終身體育的意識樹立,其次在教學水平方面也要與時俱進,采取多樣性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最重要的是體育教學中的師生關系維護,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成功的一半,是影響學生學習意識的催化劑。當然,作為高校也應給體育教師提供更多的培訓學習機會,以更好地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殷征輝:《終身教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淺析》,《高等農業教育》2015年第4期,第67-69頁。

[2]荀盛龍:《從終身體育觀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衡水學院學報》2015年第4期,第27-29頁。

[3]趙日萍:《論終身體育教育思想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承德職業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第23-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