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習作 學習“表達”
作者: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張明珠
發布時間:2018-04-12 09:45:0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小時候,我跟許多小學生一樣不喜歡寫作文。每次寫完作文后,我的固定動作都是數字數。如果字數達到要求就會興奮好一陣兒,如果字數不達標就只能繼續愁眉苦臉地“擠牙膏”。直到五年級時閆老師開始教我們語文,這種狀態才得以改變。
長大后,我成為了一名小學語文老師,開始教我的學生寫作文。初登講臺的我對于作文教學干勁十足卻不得其法,每每在課堂上看到我的學生咬著筆頭、皺起眉頭……我似乎就看到了曾經那個小小的自己。
不能讓我的痛苦在我的學生身上重演!在鼓勵學生大量閱讀的同時,我在作文指導課上不斷反思,不斷實踐,漸漸地摸索出一條快樂的習作之路。
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敢于表達
小學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其中“說”是“寫”的基礎。要想讓學生寫清楚,首先要讓學生講清楚。講好是寫好第一步要做的工作,講得不清楚、不生動、語句啰唆這些毛病肯定會在寫的時候表現出來??墒?,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會看到,作文指導課成為了個別學生的個別指導,或者因學生的集體沉默而變成老師的獨角戲。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老師的教學理念陳舊;可能是個別孩子的性格使然,怕說錯,怕說得不好;可能是老師的問題設計受眾面太小,至使參與度不高;也可能是班級人數太多,無法照顧到大多數學生……客觀條件無法改變,但問題總要解決!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了解到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提出的“快樂教育”的思想,深受啟發。于是,開始對自己的作文教學進行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努力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卸下心中的包袱,激發他們的興趣,通過教學設計的改變,讓學生沉浸在情境中,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敢于表達。例如,在進行“介紹我自己”作文教學指導時,為了讓學生學會“抓住人物特點”這一習作方法,在開課時我設計了“介紹同學”的小游戲。游戲要求每一個學生不能說出同學的名字,只能說出自己所要介紹的這位同學的三個特點,讓老師來猜一猜,找一找。游戲中,老師在尋找,全班同學也在尋找。快樂是打開智慧大門的鑰匙。就這樣,在你爭我搶的發言中,在學生們的歡聲笑語中,學習正在悄悄地進行著。
恰當巧妙的引導,讓學生學會表達
課堂應具有生長性。課堂教學要通過四十分鐘教與學的對話過程,讓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等方面得以生長。作文指導課亦是如此。學生走進課堂時他的表達能力如何?他的表達中存在哪些問題?這些情況從何而知?除了平時對學生的觀察與了解外,更重要的是從練筆中去發現。
作文指導課中的練筆是必不可少的。學生的初次練筆往往不盡如人意,但這也正是課堂教學最佳的生長點,這時候老師的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樣是在“介紹我自己”的作文指導課上,通過巡視我發現了學生練筆中普遍出現的問題——事例敘述過于簡單,缺少必要的描寫。為了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挑選了一位極具代表性的學生上臺朗讀他的練筆。他的練筆是這樣寫的:“當同學們出去玩兒的時候,我在看書。當我回到家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開書津津有味地看起來。就連到晚上十一點了,我還會專心致志地看一會兒書。”我請同學們猜猜看,他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他是一個愛讀書的孩子?!睂W生們很快猜到了。我表揚了這位學生:“看來×××同學抓住了自己的特點,也通過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自己的表現寫出了自己對書的熱愛。讓我們再一次來聽一聽,他是怎么寫的?這次要一邊聽一邊想,針對他寫的這三件事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問他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思維被打開了。有的問:“下課時你在看書,其他同學在干什么呀?”有的問:“你回到家,都看些什么書?”有的問:“晚上十一點你還在看書,你爸爸、媽媽不發火嗎?”老師也適時加入:“同學們,如果你是×××的爸爸、媽媽或者姐姐,夜晚十一點,當你看到他還在抱著一本書沉浸其中,你會對他說些什么?”學生們像模像樣地模仿著爸爸、媽媽的動作和語氣:“這都什么時候了?明天不上學了!快睡覺!!”“快把書給我,立刻上床!要不明天可要遲到啦!”“寶貝兒,別看了!快睡吧!” 孩子們樂了,老師總結道:“瞧,故事中有了人物,人物有了語言、動作甚至神態,這世界一下子就變得活潑潑啦!”有了同學們的參與,有了老師恰當巧妙的引導,修改就變得水到渠成。而孩子們的表達能力也在這種反復的引導與修改中得以提高。
積極有效的評價,讓學生樂于表達
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加之班級人數眾多,老師很難做到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表達。這時,學生之間積極有效的評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以“介紹我自己”這一課為例,課堂上我引導學生通過同學的練筆發現問題,通過名家例文感受方法,總結了讓故事更加生動的妙招:注重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作為老師,我們都很清楚,“知道”與“做到”往往并不同步。那么,這一妙招在孩子們的作文中究竟落實得怎么樣呢?我引導同學之間進行互評:“請你認真讀一讀同學的習作,如果他的習作中有人物動作的描寫,請你給他一顆星;如果他的習作中有人物語言的描寫,請你給他一顆星;如果他的習作中還有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請你再給他一顆星?!边@樣的評價關注到了每一位學生,表揚了學生習作中的優點,同時也指出了不足和進一步修改的方向??芍^一舉多得。同桌評、前后桌評、語文組長評、老師評,在這樣反復的評價中學生得到了鍛煉與成長,更收獲了自信與快樂。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學習表達是語文的“獨當之任”,表達也越來越受到老師們的重視。怎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是擺在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面前的重要課題。不同的習作內容,就會有不同的指導方法,但萬變不離其宗,讓孩子敢于表達、學會表達、樂于表達是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