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一名班主任,為適應新形勢教育的需求,我堅持學習與總結,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現就我做班主任的幾點想法與做法與大家共享。

一、用師愛培養和健全學生的人格

1.提升個人素養,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能產生強烈的示范效應,必將催生出大批高素質的“影子班主任”。我著重從工作、學習和成績入手,提升個人修養。如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在教學上要刻苦鉆研業務,不斷提高教學能力,成為教學上的內行,這樣才會受到學生發自內心的擁護和愛戴。不僅在教學上讓學生敬佩,而且善于協調師生之間的關系,能用幽默的語言、真誠的師愛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增強學生對集體的歸屬感。

2.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以先進的理念教育學生。

當今時代,先進的教育理念層出不窮。如全國著名班主任魏書生,主編出版了十多部教育論文集和專著,其中《班主任工作漫談》深受廣大教師歡迎。全國優秀班主任金熙寅的專著《班主任書簡》,這次班主任培訓的教材《班主任工作方法與技能》成為年輕班主任的指路明燈。先進班主任工作經驗的介紹、專家教授的方法點撥,都使我受益匪淺。不斷學習專家的先進經驗,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可以使我們更專業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贏得學生的尊重與愛戴。

二、用師愛關注和呵護學生的心靈

1.對于留守兒童,班主任應給予更多的關愛。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歲及以下的兒童。半數以上的留守兒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更為重要的是,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生活在一起,他們只能與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親屬生活在一起。在全部留守兒童中,農村留守兒童所占比例高達86.5%。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檢出率高達57.14%。當前我國留守兒童普遍生活上缺少照應、行為上缺人管教、學習上缺人輔導。他們存在親情淡漠、情感孤獨、習慣不良、學習較差、道德滑坡、價值扭曲等一系列心理問題,養成了一些壞習氣。對于留守學生,班主任就應給予更多的關愛。定期與他們進行思想交流,必要時與他們的家長及時聯系,解決留守學生各方面的問題。在班級之中開展手拉手結對幫扶活動,幫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為“留守孩子”構筑溫暖大家庭。

2.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班主任應及時予以情感疏導。

初中生渴望接近異性而理智性較差,易陷入低級情感而無法自拔,情緒不穩定、心理沖突激烈、行為異常等。所以對于初中生的性心理應及時予以疏導而不是回避。在這里主要要談的是中學生對異性交往的心理反應,通過對200名初中生有效問卷的調查發現向往與異性交往的學生占48.5%,談戀愛理智的只有22.1%,可見學生的“早戀”教育不容忽視。早戀現象如果不能得到正確引導,會對學生健康成長造成一定的危害。對于學生的感情疏導一定要講究方法,正確引導,切忌粗暴壓制強令他們屈從。

3.消除“潛能生”的心理障礙,用誠摯的師愛彌補他們心理上的缺陷。

“潛能生”即我們所說的“雙差生”,由于他們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存在著挖掘的潛力,所以稱為“潛能生”。他們常見的心理障礙有:自卑心理、掩飾心理、疑慮心理、壓抑心理、自我為中心心理等。逆反心理的學生常常與老師較勁,讓老師不好下臺,破壞性強。自我為中心的學生好勝心強,比不過別人,只有通過破壞來打擊對手。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對“潛能生”要寬容、同情,不能厭棄、歧視、排斥他們,更不能放棄他們。“潛能生”學習差,壓力大,更需要同學的幫助、老師的關愛,只有誠摯的師愛,才能彌補他們心理上的缺陷,消除他們心理上的障礙。

4.進行適當挫折教育,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形成健康心理 。

(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挫折觀。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難,會給人以打擊,帶來悲傷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奮起、成熟,變得堅強起來。要讓學生懂得任何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是經歷了幾番努力,甚至遭受多次失敗挫折,不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風順的。(2)適度感受挫折,提高心理抗挫力。班主任可以有意識地安排一些具有較強挑戰性的課外活動。孩子不能完成時,及時給予指導幫助,并進而訓練其心理承受能力和容忍度。盡可能讓孩子自己決定和處理自己的事。

每一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個放飛希望的夢想。把“學困生”轉變成優秀學生,是一個教師人生價值的最大體現。作為一名教師,播撒師愛,放飛希望,讓每個孩子都為夢想而飛翔,是我人生最大的意義與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