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聽課,教師之間進行教學方式的互相借鑒,提高了教學水平,教師通過對講課教師授課方式、授課內容的觀察和分析,對聽課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的表現、課堂氣氛的觀察,思考授課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否有效,授課效果是否良好,進而對自身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創建有效的課堂。教師應該如何做到有效聽課呢?

一、教師如何做到有效聽課

1.聽課前的準備

聽課前如果沒有做好準備,聽課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教師聽課前應當了解要聽的課程內容是什么,提前預習教材,了解本節課所要達到的目標和要求,對教材中的疑點難點進行思考,并對自身講這堂課時的模式進行預設,提前設計自己的講課方案,以便在聽課時能夠將自己的講課方式與授課教師進行對比,并吸取授課教師授課過程中的豐富經驗。不僅如此,對聽課班級的學生進行了解也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各個班級的情況不同,對于教師授課的反應也有所不同。

2.聽課時的觀察與思考

聽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全面調動自己的感官,集中注意力觀察、記錄、思考。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對授課教師進行觀察,還要對學生進行觀察。聽課者要觀察教師的授課方法,授課環節的處理、課堂的互動性、整體課堂結構、對于重難點的處理、講課過程中的出彩之處以及存在問題的地方和教師的語言、神態等,并進行記錄。在這一過程中聽課教師也要將自己對于授課教師授課過程中某個環節的思考記錄下來防止遺忘。教師還要觀察學生的反應,觀察學生的學習氣氛、熱情和整個教學過程的參與度。要將對學生的觀察和對教師的觀察結果結合起來,因為教師授課質量的好壞取決于學生是否真正高效地學到了知識,聽課教師不能主觀臆斷課堂質量的好壞。

3.聽課后的反思

聽課后的反思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出發:首先分析授課教師的教學目標是否符合課程大綱要求,是否全面涵蓋了課程知識,是否難易適中,是否在學生接受范圍內;其次看授課教師的授課過程,講解是否準確、通俗易懂,講課過程是否突出重點,難點是否得到了解決,整個課堂的設計是否合理,教學環節是否做到環環相扣、循序漸進,課堂時間是否得到了較好的分配,是否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氣氛,師生互動度如何;還要分析授課教師的授課方式是否新穎、靈活;最后分析教師的授課效果如何,分析授課效果的好壞主要看學生的反應情況。

對聽課內容進行完一系列分析之后,要對授課教師授課過程的優秀之處進行總結。如果教師在聽完這一堂課后對教師的授課印象深刻,發現這一堂課中學生反應積極,踴躍回答問題,對知識的掌握度高,就要總結這一堂課中授課教師所運用的優秀的教學方法和授課方式,并與自己平時的授課方式進行對比,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在今后的授課中加以改進和借鑒。

二、教師聽課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首先,教師聽課過程中要注意不僅要觀察授課教師的授課過程,更要觀察學生的學習效果,將教師授課與學生聽課相結合,才能總結出真正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其次,每個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不同,聽課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教學方法不一定適用于每個班級,還應當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進。最后,聽課過程是一個觀察、思考、記錄的過程,聽課教師要全面調動自己的感官,真正做到對課程思考而不是走馬觀花式的聽課。

教師聽課的過程也是一個對教學方法的學習、借鑒過程,要做到有效聽課,就要在聽課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提前預習課堂內容,預設自己的講課模式。在聽課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觀察授課教師的授課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反饋,并將自己在聽課過程中的思考及時記錄。在聽課結束后教師要認真反思總結,總結授課教師授課過程中值得借鑒的優秀方法,并認真分析自己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優秀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并加以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