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上好高中生物實驗課
作者:韋艷柳 陜西省榆林市榆林高新完全中學
發布時間:2018-04-12 10:52:2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不論是高中生物課程標準,還是高考生物考試大綱,對于實驗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實驗也成為歷年高考生物的重要考查內容。那么對于高中實驗課的開設和復習有沒有一些好的策略呢?下面,我結合實踐,談談對實驗教學的一點看法,和大家分享交流。
一、重視實驗教學
對于實驗教學,不僅包含生物考試大綱中涉及的19個必修部分的實驗,還包含課本中生物學發展史中所涉及的實驗。不僅要讓學生明白實驗過程是怎樣的,還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該實驗要這樣做。不僅讓學生明白實驗的選材目的、選材標準、操作過程、實驗現象、實驗結論,還應該鼓勵學生自己搜集材料、設計實驗流程、動手實踐,觀察實驗結果是否與自己的實驗假設相符,并在實驗過程中注意反思自己實驗的得失。如,要探究pH值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酶和底物誰先加誰后加無所謂,關鍵是兩者相遇時一定得達到實驗預定的pH值,所以可以選擇先加底物再加緩沖液最后加酶,也可以選擇先加酶再加緩沖液最后加底物,甚至可以選擇先加緩沖液再加底物(或酶)最后加酶(或底物),如果很清楚這個實驗,那么2016年全國課標卷一中的第4題就迎刃而解了。
教師要通過這些實驗的講解、設計、訓練、實踐讓學生明白實驗的一般流程、注意事項、方法等,使學生能獨立地針對要研究的某一個問題設計出相應的實驗,或者能根據給出的實驗過程,明確該實驗能證明的結論以及實驗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重視學生實驗
我一直給學生說:“聽廣播不如看電視,而看電視不如自己當演員,那樣獲得的信息更直接,理解更到位,結論更準確,體會更深刻。”因此對于實驗課的開設,只要有條件,一定要讓學生進入實驗室,動手進行實驗,獲得直接經驗。如果實驗條件不能滿足,就要給學生看實驗錄像,這樣也好過直接給學生講解一些實驗的過程,學生體會也深刻。如,DNA的粗提取和鑒定的實驗,如果光靠講解,學生就會被3次過濾和兩種不同濃度的NaCl搞暈。
三、重視實驗復習
對于高三實驗復習專題來說,可以分為生物學發展史和大綱要求的實驗內容。
對于生物學發展史內容,除了知道實驗過程,還得明白科學家設計這些實驗的思路和目的。如光合作用發現史中有關薩克斯的實驗,其中學生就得明白實驗前為什么要黑暗處理,目的是什么。反過來,如果題干說了要消耗掉葉片內的有機物,應該創造什么條件,學生得知道是黑暗條件。再比如,魯賓和卡門的同位素標記法證明光合作用中氧氣中的氧的來源等。
對于大綱要求的實驗內容,先對實驗進行分類,比如,物質提取、分離和鑒定類、驗證類、探究類、調查類、顯微鏡觀察類等。然后把每一類集中在一起進行講解,這樣便于學生的比較和記憶,而且能做的實驗依然讓學生進入實驗室進行操作。因為上新課時,雖然在實驗室操作過了,但時間過得比較久,他們對于操作等已經遺忘。經過兩年多的學習,他們對于知識或實驗有了更深的理解或想法,急需在實驗室進行操作或驗證。所以,即使在復習時,實驗室的大門依然要向學生敞開,鼓勵學生去實際操作,獲取最直接的經驗,提高學習效率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對于實驗教學,除了“動口”講解,更要重視“動手”操作以及對經典實驗的分析、總結得出研究問題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