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插圖作為啟發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資源,和所學課本內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是小學生英語教學中最直觀、最形象的教學工具。通過對現行小學英語教材進行仔細觀察便可以發現,每單元的學習主題下面都有一幅概圖,是這一單元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以插圖形式出現是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幫助學生認識單詞,掌握詞句,了解語篇,對學習概況有所了解。

一、英語教材插圖對小學生聽、說、讀、悟方面的輔助作用

1.有利于小學生視聽結合。

素質教育提倡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英語學習上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以及培養聽、說、讀、寫技能。小學生英語學習缺少視聽的機會,依賴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訓練。所以,如何培養學生的聽力能力,讓學生更加熟悉聽力運用的場景呢?在小學階段,筆者就在英語課堂上減少母語的使用,要求學生看著教材中的插圖進行有針對性訓練,特別是設計學生生活對話場景時,筆者要求一個學生看著插圖說,另一個學生聽,讓學生鍛煉聽的能力。有時筆者帶著錄音機讓學生進行試聽,可以看著插圖選擇對話。在學生聽過錄音對話后,筆者讓學生觀察插圖并提問道:What are they doing?學生觀察插圖主人公的動作之后回答:They are eating apple sand oranges.再次進行聽力播放,學生就能夠有意識地鍛煉聽力。

2.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具有表達自我意識的潛質和欲望。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插圖鍛煉想象力。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雖然新課程提倡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但是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英語認知水平低,仍然需要教師進行積極引導,以便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之前,教師應該對教材的插圖做到心中有數,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語言針對插圖內容編制對話,鼓勵學生發言。教師要精心設計課文的導入環節,激發學生對插圖的興趣,快速根據課本插圖編制對話,這需要英語教師不斷觀察學生的特點,立足于學生心理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想象。插圖為學生的想象支起一個支點,學生可以放飛自己的思維,充分挖掘自身的創造潛力。

3.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還處于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的階段。教師要利用這一點充分發揮插圖對于課文閱讀的作用,插圖是課文內容的精華或者是重點、難點內容,真實形象地再現了課文所講內容。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言,和我們的母語——漢語有著截然不同的構造,這對于學生是有一定學習難度的,需要借助插圖內容首先讓學生大致明白所學內容,然后開始閱讀語篇。

4.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悟性。

學生可以就插圖內容展開豐富的聯想,提升自我表達力。一幅插圖所表達的意思不是固定的,學生可以從中看出潛在的文化背景知識,悟出來一些插圖所沒有呈現的英語知識。比如:有一幅插圖是新學期學生開學的情境,學生背著書包進入教室,沒有呈現出書包里的東西和接下來學生所要進行的動作,但是學生可以聯系實際情況,根據插圖編制出合理的對話。

二、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利用插圖進行聽、說、讀、悟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插圖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了便利條件,但教師應該注意把握分寸,在教學中不可過分依賴插圖展開教學,而使學生的注意力不在學習英語知識上,所以要適度利用插圖組織教學。

聽、說、讀、悟能力的訓練主要還是依靠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學習獲得,插圖只是為英語學習提供輔助作用,并不是教學的主角,所以對英語教材中插圖的定位,教師一定要準確把握。但插圖絕不是教材的點綴和擺設,教師善于發現教材插圖中蘊藏的教學資源,為小學生英語課堂教學增添生機和活力,發揮英語教材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