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環境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初探
作者:楊國麗 陜西省神木市第五中學
發布時間:2018-04-12 15:18:3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為教育的進步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教學提供了多種教學方法,其中初中語文教學也是如此,利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相關學者開始了諸多研究,旨在找到恰當的方法促進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信息環境為初中語文教學提供了多種可能,出現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實踐中我們發現信息化環境下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受到高度重視和關注。學校開始尋找新的教學模式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實踐中我認為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一、合作學習法
合作學習法是新課改之后出現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受到教師和學生的一致好評。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進一步增強,學習氛圍十分融洽,對于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尊重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其使用過程中,教師將學生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小組劃分,教師在整個過程中發揮的是引導者的作用,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用問題引導學生,讓學生在交流中實現思想的碰撞,從而掌握知識、學會知識、應用知識。當學生交流討論出現問題的時候,教師要及時進行糾正,防止學生走彎路,當在遇到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合作學習法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宣傳教育,掃清思想障礙。在實踐中要不斷對合作學習相關知識內容進行全面宣傳,在宣傳的過程中掃清思想障礙,提高教師和學生對此方法的重視程度,將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合作,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輕松的氛圍,讓學生輕松學習知識,感受交流的快樂。
2.完善培訓制度,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新時期新的教學現狀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實踐的過程中,學校要對教師進行專業知識技能培訓,鼓勵教師多方面涉獵知識,不斷擴展知識面,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在不斷實踐中提高個人綜合素質,熟練使用計算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矛盾誘導法
矛盾誘導法原本是經濟營銷的一種方法,為的是引起客戶的興趣,達到讓客戶購買產品的目的。其緊緊抓住客戶的需求,從客戶的需要出發,將產品推銷出去,既滿足客戶需要,又達到銷售產品的目的。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將矛盾誘導法應用其中,具體是指充分利用文中矛盾,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矛盾誘導法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實踐的過程中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實踐中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切實掌握學生心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新時期學生在教學中的角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學中教師要掌握學生心理,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明白學生所想,掌握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心理特征,利用學生的心理,引導學生掌握課堂知識,為矛盾誘導法的使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2.找到文本中矛盾所在。文章中利用矛盾推動故事情節的不在少數。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備課,找到文中矛盾所在,在教學中選取合適的矛盾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三、重視優美詞句積累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提醒學生進行文學積累。比如說在講授朱自清《春》的過程中,對于其中優美的文字要進行背誦,為寫作積累素材。積累可以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總之,在當前我國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和初中語文學科整合,對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為信息時代的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樹立將信息技術廣泛整合于課堂教學的思想,大膽參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效整合的途徑和方法,努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豐富學生語文知識、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讓信息技術更好地為推動教育教改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