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宿舍里的小故事——寶雞扶風縣天度中心小學生活教師二三事
作者:聶 蕾
發(fā)布時間:2018-04-10 15:29:57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wǎng)
一提到教師,大家想起的總是那些站在講臺前侃侃而談的教學老師,卻很少有人注意到還有這樣一些老師——他們不是站在講臺上,而是走進每一間學生宿舍里,給孩子們最真切的生活指導和關心。他們總是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給孩子們關愛和教育。
寶雞扶風縣天度中心小學是一所撤點并校后成立的完全小學。由于大部分學生離家較遠,因此全校一千一百名學生中就有九百零五人住宿。為此,學校專門成立了宿管中心,十六名五十歲左右的老教師成了學校最早的一批生活教師。我今天要講的就是他們中間的一些小故事。
王玲霞老師的一天是這樣開始的:早上5:40分,王玲霞已經(jīng)起床了,準備到學校餐廳去給學生們打洗漱用的熱水。這時候天還是蒙蒙黑的,校園里基本沒有人。偶爾碰到的幾個人,也是宿管中心的同事。相視一笑,然后結伴前往。6:00,回到宿舍,開始叫孩子們起床。然后給孩子們分發(fā)洗漱用的熱水。碰到賴床的孩子,王老師還要不厭其煩地多哄勸幾次。6:40分,孩子們洗漱完畢,王老師清點了人數(shù),然后帶到宿舍大門外,等著班主任來接孩子去餐廳吃早飯。
完成了這些,王老師回到宿舍,看到?jīng)]疊好的被子,重新折一下;發(fā)現(xiàn)弄皺的床單,伸手拉幾下,最后開始打掃衛(wèi)生。等一切都結束了,一個多小時也就過去了。當她拿著餐具到食堂的時候,孩子們早已吃完了早飯,大部分時候就只剩一些冷掉的稀飯和饅頭了。
一周五天,王老師的生活是很有規(guī)律的。“早上的這些已經(jīng)很簡單了,晚上才是最忙碌的時候!”王老師笑著告訴我。
楊紫瑤是今年九月份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由于不適應學校寄宿生活,晚上經(jīng)常哭鬧。王老師知道了,就讓楊紫瑤到自己的房間里睡。每天晚上,王老師就給楊紫瑤講故事,說笑話。孩子漸漸不怕了,一個星期后,她終于可以自己入睡了。現(xiàn)在,每天晚休前,她總是要跑到這位慈祥的奶奶面前,說一說班里有趣的事或者聽奶奶講個小故事。每次從家里回來,還不忘給奶奶帶一些自己喜歡的零食。
羅菊娥老師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碰到哭鬧著要回家的學生,羅老師就打開自己房間的隨身聽,給孩子們播放流行的兒童歌曲,還帶著孩子們一起跳舞。漸漸地,哭鬧的孩子安靜了下來,跟著大家一起運動起來。
晚上九點多,孩子們都睡了。但是,生活老師卻不能安然地入睡。由于孩子年齡較小,有些還有尿床的習慣。生活老師必須不定時地叫那些愛尿床的孩子起夜。羅老師說,有時候一夜要起來七八次,被子都沒捂熱過。雖然很辛苦,但所有的生活老師都將叫孩子起夜和查床的習慣堅持了下來。
黨紅儒老師也是一位生活老師。2009年并校的時候,從教學一線上退到后勤管理崗位上來。別人告訴他,你還有幾年就退休了,只要看著孩子別出事就行,不用那么上心。可是,他卻對這份工作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熱情。看到學生尿床了,卻無法及時清洗床單。黨老師從自己的工資里拿出兩千塊錢,自費給學生們配了兩臺洗衣機。擔心有些孩子會突發(fā)一些病癥,他又自費買了很多常備藥放到各個生活老師那里。在他的帶動下,如今所有生活老師的抽屜里都像一個簡單的家庭常備醫(yī)藥箱:感冒藥、溫度計、創(chuàng)可貼、腹瀉藥、胃藥……如今,黨老師已經(jīng)退休了,但他對學生們真愛的精神依然在宿管中心的生活老師身上延續(xù)著。
在這個宿舍的大集體里,這樣的小故事還有很多。故事雖小,卻用另一種方式關愛著、教育著孩子們。大宿舍,小故事,體現(xiàn)了生活老師們的情,溫暖著孩子們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