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寧夏國培計劃跨省總結交流活動在銀川舉行
作者:丁洪剛
發布時間:2018-03-31 18:05:00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你看人家不藏著、掖著,把所有我們想了解的都給我們介紹,連別的幼兒園都不愿意讓人看的廚房操作間,我們提出來都帶我們去看,他們的這種無私真誠讓人感動!”3月30日,剛從銀川市第五幼兒園觀摩交流出來的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教育局劉曉玲老師感慨地說。這只是日前陜西、寧夏兩省國培計劃跨省交流活動的一個小鏡頭。
三月的“塞上江南”銀川,花紅柳綠,春意盎然。3月29日至30日,陜西、寧夏國培計劃(2017年)跨省聯合總結表彰交流活動在銀川舉行,僅僅一天半的時間里,來自兩省的國培示范區縣的管理者、校級管理者、工作坊坊主以及坊員近300人,一起交流分享了網絡研修的管理、學習經驗,并走進銀川三所學校參觀交流。
29日上午,在活動開班典禮上,寧夏自治區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處長張魯生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寧夏國培計劃網絡研修項目開展的基本情況。他說,國培計劃比較早地進入了寧夏,寧夏做了很多創新,在開闊教師視野、提高學術水平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西部教育上,總有兩座‘大山’——陜西、四川橫在我們面前,正好趁這次機會我們要向陜西老師們多多學習。”張魯生說。
承擔國培計劃網絡研修任務的中國教師研修網總監揚婧女士在發言中說:“葉圣陶先生告訴我們:‘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達到心靈深處。’”她總結了陜西、寧夏的網絡研修亮點:真整合、真引領、真應用、真示范、真收獲。“校長是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項目組織線上線下相結合研修活動的關鍵,為此我們去年9月組織了陜西省300余位中小學校長參加了高級研修班,對校長先行培訓。”她說,陜西形成了一些以校為本,特色鮮明的研修模式,實現了混合研修、常態研修的良好局面。為了給2017年項目區縣培養一支工作坊主持人隊伍,去年陜西省國培計劃中專門設置了省級鄉村教師工作坊高級研修項目,建立20個省級工作坊,由省級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或優秀教學能手擔任工作坊主持人,首批項目區縣省級示范工作坊坊主擔任副主持人,發揮工作坊主持人團隊的示范引領作用,提升坊員的工作坊主持能力。她說,銀川市西夏區網絡研修、校本研修、送教下鄉三者相結合,網上學方法、線下研問題、線上重分享、下鄉送指導,真正實現了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
在隨后的表彰交流中,中國教師研修網對陜西、寧夏兩省網絡研修中涌現出的優秀區縣、工作坊及個人進行了表彰,優秀區縣管理者代表、工作坊坊主進行了經驗分享。
在當天下午的跨省交流中,區縣教育管理員針對實踐管理中產生的問題進行了充分交流,學前、小學以及中學分別舉行了跨省坊主、校級管理者的經驗交流。
“我也是來自咱們陜西的,我老家是三原的。”3月30日,在聽到銀川市興慶區回民第二小學一位副校長自我介紹后,在該校聽課的陜西老師們倍感親切。當天,兩地老師們在銀川市三個示范校參觀交流,他們參觀學校,走進課堂,聆聽示范課,并交流了教學環節中的優缺點,在探討中雙方都得到了提高。
跨省交流讓陜西、寧夏參與活動的人員受益匪淺。陜西省彬縣教育局的李同文說:“聽了兩省專家的報告收獲很多,今后,我們將把重心放在線上線下整合,明確思路,整合教育資源,力爭創建自己的模式。”優秀工作坊坊主、西安鐵一中教師梅娟說,通過交流提高了自己對研修的認識,開闊了視野,真正感覺到“獨行快,眾行遠”的意義。寧夏西夏區教研室教研員雷立銀告訴記者,聽了陜西一位校長用行政推動研修的管理模式,對自己啟發很大,值得在實踐中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