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彬縣以建設“陜甘寧毗鄰區域教育中心”為目標,以 “2111”教育質量提升工程為抓手,大力實施硬件短板補救、師資隊伍建設、統籌協調發展、內涵素質提升、辦學體制改革、教育精準扶貧六大舉措,有力促進了教育均衡健康發展。

加快改薄攻堅步伐,補齊硬件設施短板。近五年累計投資3.8億元,完成改薄工程85個,維修改造校舍13萬平方米,硬化、軟化操場5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12萬平方米,添置各種設備設施12.3萬件,極大改善了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同時,加快城區及重點鎮學校擴容提質,累計征地560畝,投入資金近8億元,建成了縣城及新民鎮兩個教育園區,新建及改擴建城區中小學幼兒園12所,新增學位8000多個。今年又實施了城區4所小學、幼兒園新建及擴建工程,啟動了新區高中籌建工作,所有工程建成后,預計新增學位7000多個,將徹底化解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均衡城鄉師資配置。建立教師長效補充機制,2012年來累計補充教師619名,且全部安排到農村學校任教。推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城鎮優秀學校管理人員、骨干教師赴農村學校交流累計207人次。狠抓校長教師業務培訓,縣財政每年固定列支100萬元專項資金,累計組織校長、教師培訓3.28萬人次;同時在上海掛牌成立了彬縣教師培訓基地,縣財政每年再列支至少200萬元,從2017年起每年安排500名校長教師赴上海培訓,趕2020年對全縣校長教師進行一輪培訓,促使全縣校長教師全面更新管理及教育理念、不斷提升管理及執教水平。加強了名師培養,累計培養省、市、縣三級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242名,教師骨干體系不斷壯大。

統籌各級各類教育,促進教育協調發展。不斷擴大普惠性幼兒園占比,新建16所鎮公辦幼兒園,且配備了校車,實現了各鎮公辦幼兒園全覆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劃片招生和“零起點”入學,保障所有學生享有均等的就學機會;推進高中教育優質發展,全縣兩所高中全部創建為省級標準化高中,高考質量連年攀升;推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建設了彬縣職教中心新校區,并先后與臺灣明新科技大學、塔吉克斯坦國立大學等聯合辦學,縣職教中心躋身“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行列;推進特殊教育率先發展,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學校、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及鎮特殊教育資源教室為主體的特殊教育服務體系。陜西縣級黨政領導優先發展教育現場會、陜西職業教育推進工作現場會、咸陽特殊教育工作現場會推進會等重要會議相繼在彬召開。

堅持全面育人理念,推進教育內涵提升。堅持特色育人,投入1000萬元,建成18個學校青少年宮,設置特色活動部室29類,堅持開展音樂、書畫、舞蹈、科技、攝影、剪紙等社團活動,形成了“一校一品”特色;堅持環境育人,投入600萬元實施“文化校園”建設工程,精心打造了一批以“感恩”、“豳風”、“中華經典”等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景觀,營造了濃厚的育人氛圍;堅持文化育人,投入300萬元,印制《弟子規》、《三字經》等中華經典誦讀讀本5萬多冊,編印《彬州地理》、《彬縣是個好地方》等鄉土教材12萬余冊,建成了大量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內容的文化墻、文化長廊、文化造型,創設了教人立德的育人環境;堅持實踐育人,建立了金池革命舊址、二郎山烈士陵園、大佛寺文管所等德育教育實踐基地,拓寬了德育教育渠道;堅持活動育人,每年逐層舉辦校園足球聯賽、漢字聽寫大賽、經典誦讀大賽、校園藝術節、科技制作競賽等活動,全面育人的實效性不斷增強。

推進辦學體制改革,激發教育發展活力。積極實施托管辦學,每年投入1100多萬元,引進西安交大教育投資管理公司,對城區學前至高中段四所學校進行了全權托管,將西安交大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管理模式引入了彬縣,使彬縣學校共享名校優質教育資源,加快質量提升并向品牌學校目標挺進;推進“校校合作”和城鄉結對幫扶,促成5所學校與西安高新一中、交大附小、民院附小、西安小學、西安市啟智學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安排城區15所學校與農村44所小學及教學點結成幫扶對子,扎實開展互動交流和指導引領,促進辦學水平整體提升。

實施教育精準扶貧,增強教育惠民實效。2012年起,縣財政每年投入2600多萬元,全面實施了高中階段及學前三年免費教育,免費教育年限延長至十五年,惠及2.3萬多名學生及幼兒;出臺了彬縣教育扶貧10項措施,確保所有貧困學生及幼兒應免盡免、應補盡補、應助盡助;大力實施留守兒童幫扶計劃,縣財政每年列支60萬元,組織教師對全縣留守兒童進行“四個一”(每天檢查輔導一次作業,每周進行一次談心交流,每月與家長通一次電話,每學期給家長寫一封信)幫扶,并對幫扶工作進行考核獎補,有力促進了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組織開展脫貧攻堅“萬人大培訓”,開設14個實用技能培訓項目,積極扶志扶智、扶技扶業,以教育精準扶貧拔窮根、惠民生。

2018年,彬縣將以“2111”教育質量提升工程為抓手,按照“補短板、強基礎,抓規范、增效益,推改革、促提升”的思路,大力開展教育質量提升年活動,著力破解縣域教育發展難題,全面提升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質量,推進彬縣教育在更高層次上實現更高水平的內涵發展。

一是切實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多方籌措資金,為全縣所有學校配備高標準教育信息化設施,全面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

二是不斷優化師資隊伍素質。2018年至少為全縣農村學校幼兒園招聘補充200名相應專業及緊缺學科教師、再選派至少500名教師赴上海培訓,同時實行城區校長教師輪流到農村學校支教制度,進一步優化城鄉師資配置。

三是加快城區學校擴容提質。加快城區小學、幼兒園新建及改擴建步伐,持續增加學位,逐步化解城區大班額問題。

四是啟動新區示范高中建設。投資3.7億元,征地230多畝,啟動建設新區示范高中,努力培育新的優質教育資源。

五是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扎實實施教學質量“月點評”、學校管理“月督查”、課堂教學“過三關”、教師“新四項基本功”訓練等質量抓促措施,強力規范教育教學管理,全面促升教育教學質量。

六是深入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全面推行教職工全員聘任、校長園長末位淘汰、弱差教師培訓分流制度,嚴格執行績效工資月考核發放制度,全面激發教育管理活力和校長教師隊伍內生動力。

七是全面深化特色辦學。以四所托管學校及城區學校為突破口,努力打造“學生有特長、教師有特點、學校有特色”的“一校一品”學校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