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駕并驅”助推武功教育
作者:孔祥娜 唐李佩
發布時間:2018-03-16 11:13:59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為了逐步實現人民對美好教育的期望,武功縣教育局通過深入教學一線調查研究、廣泛征求師生意見,直指存在問題、補齊短板不足,依托陜西省教育廳學校管理“新標準·大規范”和課堂教學改革“新常態·大視導”活動要求,以“五駕并驅”之勢助推教育發展。
強力推進“三項創建”活動。武功教育局深入教學一線,大興調研之風,廣泛征求師生意見,尋找制約武功教育的瓶頸。針對存在問題,2016年初形成“三項創建”活動,即創建高效課堂示范學校、教育信息化示范學校、實驗教學示范學校,并制定完善創建活動細則,提出2年創建一批示范校、5年實現全面普及的目標。為深入推進“三項創建”,專門成立以教研室、電教中心為牽頭單位的兩個專家指導組,指導各基層學校結合本校實際形成各自高效課堂模式。積極指導基層學校升級改造實驗室238個,添置教學器材13.4萬臺件;累計投資780萬元,建成錄播教室3個,電子白板220套。有效地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推動了實驗教學的標準化、規范化,實現了教育信息化水平穩步提升。
成立高考中考縣級指導中心。教育局邀請高三初三優秀教師、教研人員、學科專家、教學能手、市縣名師等德才兼備的教學名師,分別組成高考中考縣級指導中心,全面指導新一屆畢業班的復課備考工作。
建立大數據增值評價體系平臺。三年以來,武功縣教育局在評價各級各類學校和學生時,先是建立學校和學生在起始時間的評價信息庫,再把過程中同類信息全部收集起來,建立了大數據平臺,通過縱向對比,看增長的幅度,表彰獎勵的依據,也是增長的幅度。這對于激發薄弱學校的辦學熱情,促使實力較強的學校馬不停蹄,是公平有效的辦法,在教育實踐中也得到了證明。
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在學區改革中將原來12個學區調整為7個,學區成員競聘上崗,富余人員充實到教學一線,有效解決了機構臃腫問題。結合實際、科學規劃,穩步實施,將原來的全縣150所小學調整為98所,有效緩解教師退休高峰而出現的數量不足問題。積極爭取國家教育部特崗計劃和全縣公開招考政策支持,三年來,共補充中小學幼兒園教師344人、研究生20人、免費師范生4人。為提高教師隊伍質量,探索確立“小切口、小班額、專業性”為原則的縣級培訓工作新思路,實施“講座+交流+實踐”的培訓模式,依托縣內省市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擔任主講,累計培訓骨干教師2656人,省級教師75人和校園長11名,不斷加大外聘名師的力度,縣級培訓精準有效,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
創造性地提出“在教學中、通過教學、為了教學”的校本研修新路子,廣泛開展“名師大篷車”送教下鄉24次,參與教師1038人;教學能手賽教3次,獲評市級教學能手46人、省級教學能手12人;建立名師工作室22個,大大提高了師資隊伍素質水平。
大力開展素質教育。開展了“最美鄉村教師、最美孝心少年”評選、“尋找身邊的凡人善舉”,推行“凡人善舉”風采錄月編撰制度;實施科學普及活動,開展了機器人大賽、科普知識競賽、科技創新大賽、禁毒知識競賽等活動。進行愛國教育活動。開展了影視教育影評、中華經典誦讀比賽、慶祝建黨96周年、漢字聽寫大賽、紅色經典進校園等活動;廣泛開展文娛活動,重視社團建設。引導基層學校成立文學社團22個,創辦校園期刊23種,搭建內部信息互通平臺。
通過“五駕并驅”戰略的實施,該縣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攀升,2017年,全縣學前三年適齡幼兒入園率達98.83%,義務教育各項指標達均到國家要求,義務教育質量和高考質量不斷攀升,受到咸陽市教育局表彰。
武功縣教育局局長李堅表示今后將堅定方向、堅守常規、改革創新、強化質量意識、突出教學核心,再添措施,再鼓干勁,爭取全縣教育質量再上新臺階。(本文圖片 孔祥娜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