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張聰穎和王邦濤的故事導入,通過這個故事讓孩子們想想,這個故事還可能有什么樣的結果,為什么?再請同學們聽聽兩位同學當時是怎么想的(其實他們可能什么都沒有想,也不可能想好后再道歉或說沒關系,一切都是兩個孩子的善良的本性決定的,我們要的就是這樣的本性,而不是一定要貼標簽,有意地樹立“高大上”的形象)。最后老師須要講清楚,為什么在親眼看到這個小小的班級故事時被深深地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