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學中知識網絡的構建
作者:阮元元 蔣偉民 江蘇省泰興市洋思中學
發布時間:2018-03-05 15:25:2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生物是一門具有特殊性的學科,大多數生物知識都可以通過記憶的方法進行理解和強化學習。初中生物知識系統龐大、結構復雜,適當地對生物知識進行網絡體系構建,可以形成生物知識的統一性和有機性,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
一、知識網絡的構建方法
關于初中生物教學中知識網絡的構建方法,主要遵從三個重要的原則,即點、線、網的方法,這三個方法對于初中生物知識網絡的構建,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作用。點是知識網絡構建的第一步,也是知識網絡的起源。線是知識網絡發展的路徑。網是知識網絡形成系統的重要選擇。下面對三種構建知識網絡的方法進行簡單分析:
1.找點
找點,這是初中生物知識網絡構建的關鍵方法。所謂的找點,就是在教學中,根據教學的需要,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為前提,進行一個知識點的挖掘,并從這個知識點進行網絡結構的開發和構建。從這個角度來說,點就是生物知識網絡構建的一個重要目標,后期的知識網絡就是緊緊圍繞這個點進行的。并不是所有的初中生物知識點都可以用知識網絡的形式呈現出來,因此,點的知識網絡構建具有一定的選擇性。
關于找點的知識網絡構建方法,應該注重以下基本原則:首先,在點中能夠看到生物知識的系統性,也就是說,通過點的影射,可以找出生物知識的系統性,從一個知識點可以延伸出眾多的知識內容。所以,在找點的知識網絡構建上,其選擇性非常強。其次,找點知識網絡構建的方法應該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從這一點上來說,要求點的知識之間具有邏輯性,從一個知識點入手,能夠將知識點內部之間的邏輯性和聯系性展示出來,提高生物知識點內部的系統性。比如說,對于初中生物遺傳學當中的知識網絡構建,教師就需要找到一個知識點,這個知識點應該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概括性,能夠大體呈現出遺傳學的知識內容。
2.連線
在幾何數學中,點構成線,線構成面,面構成體。點、線、面、體之間具有層層遞進的關系。對于初中生物教學中的知識網絡構建,也是一樣的道理。點、線、網之間具有一定的邏輯性,也是層層遞進的關系。在上述的分析中,已經簡單詮釋了生物知識點構建的第一步找點。在這里,將分析生物知識網絡構建的第二步連線。在找點步驟中,已經將需要進行知識網絡構建的對象找出來了,找出對象,就要進行相關知識點的串聯,也就是將知識點進行線的連接,著重呈現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性和內部邏輯性。
線是由許多的點連接而成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是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在生物學中,組織、器官、個體在沒有經過線的連接時,它們只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而經過線的連接,就可以看出事物之間特有的聯系性。組織形成器官,器官形成個體,三者之間具有強烈的邏輯性和聯系性。一言以蔽之,連線是初中生物教學中知識網絡構建的關鍵一步,根據相關生物知識點進行線的連接,對于學生形成生物知識點的系統性具有重要的意義。生物是一門需要學生多記憶知識點的學科,在連線的輔助下,生物知識點之間自成一派,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準確把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和邏輯,為準確地記憶生物學知識創設優良的條件。
3.建網
建網,這是初中生物學知識網絡構建中的重要環節。點構成線、線構成網,知識網絡就是由無數的線構成的,每一條線都是一個重要的知識線,而網則是將這些線構成一個知識網絡系統,知識網絡構建中的生物學知識,與上面的點和線相比,其知識內容更加豐富,學生對于生物學知識能夠掌握得更加全面。在建網的時候,可以對點與線之間的知識點進行大膽延伸,對每一個知識點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細化,形成生物學知識點的系統性,完善生物學知識結構體系,促進學生理解知識。
比如:關于受精卵的知識網絡構建,首先,在受精卵形成之前,可以結合精子與卵子的基本性能、形成受精卵的條件和過程,進行知識的細化,著重表明受精卵形成的基本過程,還有精子與卵子的結合條件。其次,對于形成受精卵之后發育成個體,這中間還有許多的過程和內容,教師可以進行胚胎發育的相關知識延伸,讓個體的形成及其生命的發展形成一個巨大的網絡體系。形成知識網絡之后,能夠給學生一種直觀、形象的感覺,促進其對于知識的吸收??傊?,知識網絡的形成,對于學生基本學習能力的提升,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二、知識網絡的呈現類型
1.列表格網絡
列表格網絡,這是知識網絡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將生物學知識點用表格的形式展現出來,具有鮮明的特征。例如:對于初中生物學當中的營養類型知識點和微生物的基本營養類型舉例,可以用表1進行分析:
通過知識表格網絡的展示,加強了生物學知識點的聯系性,提高了學生對生物知識點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對于生物學中分門別類的知識點,使用列表格網絡,具有很強的直觀性。
2.流程圖網絡
流程圖網絡,這是生物知識網絡的重要表達形式之一。流程圖網絡可以展現出生物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比如說:關于生物的屬性劃分,可以運用流程圖網絡的形式按照一定的等級進行(界、門、綱、目、科、屬、種等)生物知識點的網絡建設。這樣就可以顯而易見生物分門別類之間的聯系性,還有界、門、綱、目、科、屬、種之間的聯系。如果在平時的生物教學中,沒有重視知識網絡的建設,而是使用枯燥乏味的語言進行知識點的講述,不容易讓學生深入理解。使用流程圖知識網絡,可以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學生可以一目了然地分析出生物知識點內部的關系,對于課堂教學效果的增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可以構建許多流程圖網絡,方便學生學習。
3.衍射圖網絡
衍射圖網絡,也可以稱之為樹形圖網絡。衍射圖網絡的基本定義指根據一個簡單的知識點,進行若干線條的延伸,也就是由樹干的知識進行樹枝知識的分解和延伸,將知識進行一個發散性的歸納與總結。例如:在構建動物的運動和行為衍射圖網絡時,可以以生物的運動和行為作為出發點,然后分別闡述與生物運動和行為有關的知識,對生物運動的相關結構進行分類,對生物的各種行為進行羅列。生物的運動和行為相當于衍射網絡中的樹干,而與生物運動和行為有關的知識則是樹枝。這樣,就可以對生物運動與行為的知識進行大體總結和歸納。衍射網絡的知識呈現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具有良好的應用空間和范圍。
4.括號圖網絡
括號圖網絡,是一種生物知識點結構導圖的形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非常喜歡使用括號圖網絡,括號圖網絡就是將性質、特征或者其他方面相似的知識點進行括號的總結,然后在括號的各個知識點內部,進行相應的括號歸納。例如:在講解生物圈知識時,可以將生物分成地面生物、空中生物、土壤生物、水中生物。然后針對每一個生物群體,進行一定的劃分。空中生物可以分為昆蟲和鳥類,地面生物可以分成植物和動物,而植物和動物又可以進一步劃分。土壤生物分為小動物和微生物,小動物和微生物又可以劃分成其他。水中生物可以分為藻類植物和動物,也可以進一步劃分。在括號網絡圖的指導下,生物學知識點越來越清晰。
總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對于生物知識點的網絡構建,主要分為三個重要的步驟,它們分別是找點、連線和建網。而生物知識網絡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列表格網絡、流程圖網絡、衍射圖網絡和括號圖網絡。每一種知識網絡都具有良好的教學功能和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