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布高中新課標 古詩文背誦篇目增至72篇
作者:劉佳
發布時間:2018-01-18 10:22:13 來源:北京晨報
昨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在新課標中,強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教育的比重,語文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也從過去的14篇擴增至72篇。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新課標中新增學科核心素養、學業質量要求兩項內容。據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學生將在高中3年進行學科質量測評,并以此作為高考、學業水平考試的命題參考。
關鍵詞:難度設置
必修部分有降低難度趨勢
新課標公布,難易度變化是外界關注的最直觀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湛回應,在課程容量和最低學分標準方面與2003年確定的課標保持一致,學生在高中3年期間只要獲得44個學分即可畢業。但新課標對課程類別進行了調整,分為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在必修課程方面,新課標要求有下降趨勢。
王湛介紹,從課程容量來看,目前,高中校每年上學時間為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每周35個課時;社會實踐1周,這與2003版課標保持穩定。學生在高中3年需修滿44學分就能拿到畢業證書,難度不變。但新課標在課程類別方面進行再細化,分為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根據《方案》規定,必修課程根據學生全面發展需要設置,全修全考;選擇性必修課程根據學生個性發展和升學考試需要設置,選修選考;選修課程由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統籌規劃開設,學生自主選擇修習,可以學而不考或學而備考,為學生就業和高校自主招生錄取提供參考。在難度設置方面,王湛表示:“高中階段教育是面向全體國民,必須強化共同基礎。”因此,在共同必修部分要保證所有高中學生在接受學習后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新課標有意控制難度,必修部分有降低難度的趨勢。
但在選擇性必修和選修課程部分,難度將逐步增加,滿足學生升學、自我發展的不同要求。“既要強化共同基礎,又要考慮學生多元化發展的需求。”王湛說,這是此次新課標研制過程的基本思路和最大亮點。
關鍵詞:學業質量
新增學業質量考評綜合能力
新課標的最大亮點,莫過于新增學科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要求兩項。據教育部部長助理、教材局局長鄭富芝介紹,學業質量要求是對學生多方面發展狀況的綜合衡量,學業質量要求將分為“了解、理解、掌握”等5個等級,通過高中3年的學習和測評為學生診斷相關學科的掌握情況,為高考和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做參考。
鄭富芝介紹,各學科增加的“學業質量”部分,明確了學生完成本學科學習內容后,學科核心素養應達到的等級水平,提出了學業質量標準。學業質量是對學生多方面發展狀況的綜合衡量,明確了新的質量觀,改變了過去單純看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學業質量標準把學業質量劃分為不同水平,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要求,因材施教,更加關注育人目標的有效落實。同時,學業質量要求的提出也為階段性評價、學業水平考試和升學考試命題提供重要依據,促進教、學、考有機銜接,形成育人合力。
關鍵詞:傳統文化
多科增加傳統文化教育內容
此次強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教育的比重,也是新課標的一大亮點。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將以語文為領頭,貫穿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各個部分。在“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中,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
語文課標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要求是,內容必須貫穿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各個部分。在“課內外讀物建議”部分,除保留原有《論語》《孟子》《莊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記》等文化經典著作,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類古詩文,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此外,在課內閱讀篇目中,明確要求中國古代優秀作品應占1/2。并設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專題,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作品深入學習研討。將原標準“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推薦篇目數量也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學習要求。除語文學科外,美術、音樂、體育與健康、數學等課標都增加了有關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如美術課標增設“中國書畫”,內容涉及中國傳統繪畫、書法、篆刻等經典作品欣賞及傳統畫論,促進學生堅守中國文化立場,增強文化自信。
關鍵詞:革命傳統
強化反映革命傳統作品的教育
革命傳統教育也被再次強調。語文、歷史、思想政治、音樂等課標都結合學科自身特點,對革命傳統教育內容要求做了強化。語文學科中,課內外讀物推薦篇目涉及毛澤東詩詞,以及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艾青、臧克家、賀敬之、郭小川、周立波等一批作家的反映革命傳統的作品,讓學生充分體會崇高的革命情懷。
課程實施涉及人員、資金和設備多方面因素,但最關鍵的還是師資隊伍建設。據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介紹,與《方案》配套的相關教師培訓方案也已經出臺,今年年內,教育部將完成全國180萬校長、相關教師等的專業培訓。昨天,首期500人培訓班已經開課。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在全國統一新課標發布的同時,教育部也要求各省市盡快制定出臺地方實施細則。
72篇背誦古詩文(部分)
文言文32篇,其中必修10篇
《論語》十二章、《勸學》、《屈原列傳》、《諫太宗十思疏》、《師說》、《阿房宮賦》、《六國論》、《答司馬諫議書》、《赤壁賦》、《項脊軒志》。
詩詞曲40首(選摘)
《靜女》、《無衣》、《涉江采芙蓉》、《短歌行》、《歸園田居》、《擬行路難》、《春江花月夜》、《山居秋暝》、《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燕歌行》、《蜀相》、《客至》、《登高》、《登岳陽樓》、《琵琶行》、《李憑箜篌引》、《錦瑟》、《桂枝香·金陵懷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念奴嬌·赤壁懷古》、《登快閣》、《書憤》、《臨安春雨初霽》、《念奴嬌·過洞庭》、《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青玉案·元夕》、《長亭送別》、《朝天子·詠喇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