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在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發布時間:2018-01-18 09:42:35
【摘 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日漸推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到高校教學之中,經濟法作為集法學與經濟學于一體的高校教學課程,在其教學過程中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從而更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經濟法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在闡述翻轉課堂內涵的基礎上,首先分析了傳統經濟法教學所存在的弊端,然后論述了翻轉課堂在經濟法教學中的實用價值,最后總結了翻轉課堂在經濟法教學中應用的流程和步驟。
【關鍵詞】翻轉課堂 經濟法教學 教學模式 教學流程 應用價值
翻轉課堂的基本內涵
翻轉課堂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手段相融合的產物。翻轉課堂的內涵在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具體包括兩層含義:其一,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因為學生在微視頻的輔助下,能夠隨時隨地的學習;其二,促進學生個體差異化和個性化教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不僅能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反復多次地溫習同一內容,以彌補自身的學習不足。
傳統經濟法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
1.先教后學特點突出,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知識內化率較低
在傳統經濟法教學模式下,先教后學特點突出,經濟法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化,且忽視了對學生參與性和主動性的調動,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具有抽象性特點的經濟法理論知識,致使學生對經濟法的理解和認識只能停留在表面層次,對經濟法知識點的深層內涵仍然認識不到位。因此,該方法弱化了學生運用所掌握的經濟法知識來解決經濟糾紛的能力。
2.學生學習和認知能力存在差異性,教學設計難以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
由于不同的學生主體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不同,因此,經濟法教師無法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來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在經濟法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教師也無法依據學生學習層次的差異來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因此,因材施教成為傳統經濟法教學模式所面臨的亟待解決的難題。
3.教學過程保存率低,學生錯過的課程無法自主進行補充
由于經濟法課程知識體系龐大,知識點較多,且各個知識點之間又具有極大的關聯性。如果學生在經濟法學習過程中遺漏了對某個知識點的學習,就有可能造成經濟法知識的脫節,加之傳統經濟法課堂教學不能記錄教學過程,學生無法對遺漏的知識進行自主補充。因此,傳統模式下經濟法課堂教學的弊端和局限性就凸顯出來了。
翻轉課堂在經濟法教學中的實用性分析
1.翻轉課堂能夠將經濟法教學過程延伸到課堂外
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到經濟法教學之中,一方面能夠將經濟法教學過程延伸到課堂外,使學生能利用課前時間對經濟法教學中所涉及的教學內容進行預習和初步訓練;進而使學生更好地跟隨教師的引導來吸收、內化經濟法知識。另一方面在經濟法課堂教學課后,學生還能根據課上學習效果的反饋,自主進行知識點鞏固和補充。
2.為經濟法教師提供了更多與學生互動的機會,且增加了重難點講解時間
由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經濟法教師能夠在授課前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微視頻,從而讓學生有了更多課前預習的機會。這樣在真正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能夠集中對經濟法的重難點進行講解,還有了充分的時間來和學生進行互動,從而在提高課堂活躍氛圍的條件下,使學生積極學會獨立思考。
3.學生可自主掌控經濟法學習進度,為彌補自身不足創造了條件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個性化學習的機會。首先,學生在學習經濟法微視頻的過程中,能夠根據自身掌握知識的情況,自主進行學習進度的調控;其次,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個體能夠根據視頻后教師所提供的學習鏈接,進行資料查詢和課后練習,從而拓展經濟法知識空間;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個體可以通過反復觀看教學視頻,來強化知識點記憶和應用。
4.經濟法教學視頻的設計能夠突破傳統教材內容的限制,更加豐富和生動
在運用翻轉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經濟法教師需要制作教學微視頻,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對課本教學內容進行提煉和精簡,還要大量搜集網絡教學資源,從而有效地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中教材教學的限制。另外,隨著普法欄目劇和普法節目的增多,經濟法教師可以多選取一些具有經濟法教育意義的節目進行案例教學,從而深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翻轉課堂在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流程和步驟
在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經濟法教學的過程中,其教學環節主要包括:課前知識獲取、課中知識內化和課后知識考評。具體的教學步驟包括以下幾點。
1.確定經濟法翻轉課堂教學的目標
首先,在學生知識教育層面,要明確翻轉課堂經濟法教學的知識目標,如經濟法知識點的概念、特點和原則等;其次,在學生能力培養層面,要以培養學生的經濟法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為具體目標;最后,在學生素質提升層面,要以提升學生守法、用法等素質為目標。
2.分析經濟法目標學習群體的特征
確定完教學目標后,要對經濟法學習主體的特征進行層次性分析,如學生現有經濟法知識水平、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的差異以及學習經濟法的常見困惑等。
3.確定經濟法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微視頻
在全面了解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要加強對新舊知識點的銜接和跨越。其一要對經濟法教學內容和教學微視頻進行精心設計,以確保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其二要提高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引導性。
4.為學生設計和提供自主學習經濟法的教學環境
首先,由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將經濟法知識微視頻前置到了課前,因此,微視頻的設計最好以微課作為主要形式,方便學生能夠進行移動學習;其次,積極鼓勵學生間、學生與教師間進行經濟法知識的探討和溝通;最后,可以結合小組學習模式來提高學習任務的完成效率。
5.對經濟法教學效果進行課前和課中評估
經濟法教師要重點對課前預習效果和課中學習效果進行評估,然后不斷改進教學計劃和兩個階段的教學任務。
6.設計有效的經濟法教學活動
首先,經濟法教師要積極開展多樣化的經濟法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其次,要在評估完學生學習效果的基礎上,加強對探究性問題的設計,以提高翻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而提高知識內化吸收率。
7.加強學生間對經濟法學習成果的交流和反饋
首先,結合小組教學進行經濟法教學,能夠促進學生間對經濟法學習成果的交流和溝通,以拓寬學生思維模式;其次,在交流形式上,可以采取辯論式、報告式或比賽式等形式。
8.對課堂所授經濟法知識點進行強化訓練
由于翻轉課堂提高了課堂時間的利用率,因此,經濟法教師能夠有較為充足的時間來對難點、重點、易混淆知識點進行總結和補充,從而強化學生理解。
9.對經濟法學習效果進行全方位考核和評價
首先,要加強教師、學習小組和學生本人三方聯合評價體系的構建;其次,既要對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又要對學習計劃安排進行評價。
參考文獻:
[1]邵將:《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應用研究——以經濟管理類專業〈經濟法〉課程為例》,《公民與法:法學版》 2016年。
[2]呂繼妍:《翻轉課堂模式在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經營管理者》2015年。
[3]宋彪:《經濟法:翻轉課堂教學方法與實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4]張莉、陸岳松:《項目教學法在〈經濟法〉課程中的運用——以高職法律事務專業為例》,《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年。
[5]鄭翔、丁琪、李佩:《經濟法課程教學中的問題與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運用》,《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年。
[6]李慶云:《高職經濟法課程教學中的問題與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運用》,《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