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聯盟研討會日前在北京大學舉行,來自全國近40所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的校長,以及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光明日報《教育家》雜志社等單位代表參加了研討會。會上發起成立了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聯盟。

與會專家和校長認為,“用工荒”與求職難的矛盾,重要原因之一是勞動者技能與崗位需求不相適應。因此,建立健全職業培訓體制機制,發揮政府、企業和職業院校聯動作用,能使勞動力素質跟上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有堅實基礎。

專家們認為,職業教育的校企合作,一是體現了“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職業教育必須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切實從專業學科本位向職業崗位和就業本位轉變,實現學校與就業的對接,而校企合作模式是貫徹這一辦學方針的有效途徑;二是校企合作重構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從單純的學校教育向學校教育與企業實踐相結合轉變,構建了以能力為本位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專業基于市場需求設置,培養目標根據相應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確立,注重與社會特別是行業、企業對人才的技能要求相結合,課程的制定及教學的評價吸收行業、企業專家參與和指導,并根據勞動力市場變化不斷調整。在課程設計上以職業活動為核心,教學內容上除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和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外,還注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和現場教學。三是校企合作共同培養技能人才是職業教育的創新。

會上,一批中等職業學校交流了校企合作經驗并倡議,為推進中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構建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學校與企業交流合作的平臺,成立中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