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已成為教育工作必須面對的問題。作為學科教師,自然應該緊跟時代步伐,研究和思考學科核心素養相關問題,切實踐行素質教育。

、對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認識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主要包含:

1.數學抽象。

數學抽象是數學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維的重要基礎,反映數學的本質特征。在數學抽象核心素養的形成過程中,設置從具體到抽象的教學活動是必要的環節,讓學生從直觀認識,逐漸形成歸納總結、合理猜想的習慣,培養學生學會說理和主動運用數學抽象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

2.邏輯推理。

邏輯推理是指從一些事實和命題出發,依據邏輯規則推出一個命題的思維過程,是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的重要方式,是體現數學嚴謹性的基本保證,要從建構知識框架、論據的充分性、表述的條理性入手。

3.數學建模。

數學建模是架構數學與外部世界的橋梁,用數學語言表達問題,用數學知識與方法構建模型解決問題。

4.直觀想象。

直觀想象是指借助幾何直觀和空間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態與變化,利用圖形理解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

5.數學運算。

數學運算是數學活動的基本形式,通過運算能更好地促進數學思維的發展,養成程序化思考問題的習慣,形成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6.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是大數據時代數學應用的主要方法。在數據分析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數據整理、數據分析,從而依托數據探索事物的本質。

二、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對策與建議

1.明確認識,統一思想。

雖然新課程改革早已落實到教學當中,但是很多教師仍然堅守著傳統的觀念和模式。我們做了很多努力,挨個談話,溝通思想,統一認識。那段時間,基本上是逢會必講課改、逢人必談課改;緊接著,學校通過處室、年級、班級召開各個層次的會議,并安排教師代表外出學習。經過一段時間,老師和學生思想上的迷霧基本被廓清,大家對學科核心素養有了全面的認識,形成了統一的思想認識。

2.加強數學思維方法的訓練。

面對高一新生,首先要做好初高中教材的銜接,數學組同仁合力編寫了銜接教材和數學思想專題。比如:(1)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以及二次函數之間的關系,加強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訓練,為后續的集合、函數奠定扎實的基礎。(2)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分組因式分解法、立方差公式、立方和公式等。數學思想專題有:分類討論思想、等價轉換思想、方程思想、不等式思想、數據處理思想、數學建模思想等。利用開學前兩周時間處理好銜接教材,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高中數學學習方法與初中截然不同。高中數學的抽象性,決定了學生必須要用成熟的數學思想、思維和具體的方法來駕馭知識。

3.注重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數學文化試題的研究。

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標》)把“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作為高中數學課程的十項基本理念之一,強調“數學文化是貫穿整個高中數學課程的重要內容”,要求把數學文化“滲透在每個模塊或專題中”。課標給出了高考復習建議,逐漸由“以能力立意命題”的指導思想過渡到“以素養立意命題”。2017年高考數學考試大綱明確指出:在能力要求內涵方面,增加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有關數學文化的要求。同時,對能力要求進行了詳細說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確具體。數學文化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是一種理性思維方法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而形成的數學史、數學精神及其應用。教學中,教師要緊扣教材,挖掘教材,多開展數學文化實踐活動,拓展學生知識視野。

4.以定時訓練為突破口,提升學生數學運算能力、數據處理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對運算能力、數據處理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例題、習題和課時作業。我們充分利用編寫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方案》中的課時作業,每天定時訓練一節課,堅持不懈地訓練運算的速度和準確度。

5.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很多人沒有自我約束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利用編寫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方案》中的學案,要求學生自主預習、在預習中質疑生成問題,遇到問題學生首先會獨立思考,其次才考慮合作交流,很好地體現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不自覺中學習成長,不自覺中培養創新意識,實現了核心素養價值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