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中的運用
作者: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思源實驗學校 /謝建春
發布時間:2017-12-22 10:43:1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口語交際的教學并不重視,但是當前語文教學目標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發展,也就是說要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提升,可見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生必不可少的技能。在當前小學語文口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運用進來,這就給口語交際教學提供了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加以利用,從而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一、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資源
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語言能力。”可見提升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學生不善于表達,或者是不會表達,口齒伶俐、思路清晰的學生很少。這一方面是由于學生膽小、害羞心理造成的,還有一方面就是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教學資源匱乏,因此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積極性不高。而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就能豐富課堂口語交際資源,吸引學生積極發言,從而提升口語交際能力。
比如: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柳樹醒了》一課,教師除了讓學生欣賞教材中的圖片文字以外,還可以通過幻燈片給學生呈現一些與春天有關的圖片,如河流、土地、花朵等,教師讓學生看著這些圖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必要的時候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放映一些視頻,讓學生對著這些視頻來進行對話,來表達自己對春天萬物變化的看法。通過視頻能夠激發起學生的表達欲望,在逐漸引導中,學生就愿意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口語交際能力也能夠得到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師生互動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師生的交流提供了平臺,能夠為師生的實時交流提供支撐,師生可以通過微信、QQ以及電子郵件等現代通信方式進行交流,教師還可以建立主題討論群。這種基于信息平臺的交流方式更容易使學生克服緊張、膽怯的心理,輕松地參與到交流中。在信息交流平臺中學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據角色定位來選擇信息,然后口頭表達。
比如:學習《我多想去看看》這篇文章以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放映天安門升旗的錄像,看完之后許多學生都表現得很踴躍,有的學生說:“我長大以后也要去北京看升旗。”有的學生說:“我將來長大了要當宇航員,要在月球上升國旗。”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沒有對學生過多催促,學生就能夠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且主動與教師進行交流,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利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活動
息技術已經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不能僅局限于課堂文字教學,教師利用計算機網絡提供的大量信息資源和多種形式的口語資源來優化課堂教學活動,例如:新聞發布會、專題新聞、紀錄片、科教片、各種演說等都是非常優秀的口語教學資源。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多樣化的口語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例如:教師讓學生對人教版小學語文中“保護有益的小動物”這個話題進行討論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欣賞與保護動物有關的紀錄片,如保護海豚、鯊魚、藏羚羊等,學生在欣賞紀錄片的時候會產生情感的共鳴。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有關“保護動物”的演講比賽,學生受到紀錄片的感染,在演講中就更容易表達自己的觀點,也會更富有感染力。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訓練的滲透是多方面的,教師需要注重教學形式的挖掘,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信息技術的存在,讓學生能夠利用信息技術,主動提升口語交際能力。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訓練提供了有利的環境,教師要依據學習目標和學習情況巧妙組織這些信息資源,合理利用信息化設備,開展多樣化的口語交際形式,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